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棉纺织品出口大国,棉花生产涉及到近1.5亿棉农的根本利益。良种补贴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台的第一个农业补贴政策。棉花良种补贴通过项目招标确定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对选用棉花良种的农户实行补贴,促进棉花优良品种的推广,扩大良种的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对提高我国棉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长江流域棉区棉(Gossypium spp.)麦(Triticum aestivum L.)轮作两熟种植模式下如何降低氮肥投入而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试验设置了5个氮肥用量处理,分别为低氮(N1,50%N3)、少氮(N2,75%N3)、中氮(N3,棉花季和小麦单季纯氮用量分别为180.0、150.0 kg/hm2)、高氮(N4,125%N3)、富氮(N5,150%N),分析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和棉花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间的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麦轮作总的生产周期在344 d左右,在长江流域棉区发展棉麦轮作是可行的;不同施氮量间小麦的有效穗、穗粒数、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综合2年的试验结果,当氮肥水平为高氮(187.5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不同施氮量间棉花株高、单株结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差异显著,当氮肥水平为高氮(225.0 kg/hm2)时,子棉产量最高;棉麦周年生产中总产出、生产效率、净利润、收益率和产投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施肥量为高氮时值最大,总生产周期和土壤...  相似文献   

3.
针对敦煌市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成本居高不下,种植面积及效益下降的现状,开展机采棉栽培模式棉花新品种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因素和耕作制度的机采棉栽培模式的新品种130415、新陆早47号两个,建议下年加大试验示范力度,继续验证新品种的机械采摘性状。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对中国棉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棉花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老棉区连年种植棉花,加上耕地复种指数不断提高,黄河、长江两大棉区黄枯萎病发生严重,棉铃虫日益猖獗,对棉花生产形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1996年国家再次对棉花生产布局进行调整、规划,总的发展要求是:稳定长江流域的棉花生产,发展新疆棉区的棉花生产,对于黄河流域单产低、自然灾害频繁、农民种棉积极性不高的地区进行适度调减。目的是通过生产布局调整,适当压缩棉花生产,逐步向依靠科技增加总产、增加效益的目标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安阳县农业人口81.8万,全县耕地面积107万亩,自西向东山丘平凹俱存,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棉花。针对目前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单产徘徊不前,植棉比较效益低,棉花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深入思考。1棉花生产现状1.1棉花品种多、乱、杂1.2种植棉花制约因素多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高,投工投资较大,生产周期长,施肥、施药、整枝、摘棉次数多,整个生育期间棉田离不开人。安阳县多数农户都是兼营户,不愿种费工多的农作物。近年来,虽然推广种植了抗虫棉品种,但棉花害虫由棉铃虫向其它害虫转移,棉花蚜虫和盲蝽象发生严重,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较重,并有蔓延趋势。同时,冰、雹、旱、涝、寒春、凉夏、寡照、早霜等气候条件,尤其是凉夏、寡照和  相似文献   

6.
冀丰4号棉花品种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选育。2009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津审棉2009001。  相似文献   

7.
冀丰4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转BT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其组合来源为97-668(冀668)x97G1,2008—2009年参加天津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12月通过天津审定。  相似文献   

8.
新疆植棉规模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2):1877-1881
2000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入波动期,特别是实施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规模波动受到多方关注。综合政策、效益、技术、种植习惯等多种影响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变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效益对新疆植棉规模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上期种植规模和单产水平,而收购价格和棉花生产效益对植棉规模变动影响较小。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巴西棉区自然资源及棉花发展现状与历史回顾的分析,明确该国不仅是产棉大国,还是产棉强国,棉花生产潜力巨大。分析表明,巴西在棉区生态环境治理、棉花种植管理新技术应用、棉花生产支持政策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明确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形态、生理及产量因子变化,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通过2018—2019年大田试验,以‘中棉所63F2’(杂交棉品种)低密度(4.5万株/hm2)为对照,研究‘中棉所63F2’和‘中棉所425’(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常规早熟棉品种)等3个棉花品种在高密度(9.0万株/hm2)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的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铃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中棉所63F2’单铃重、籽棉产量高于2个常规早熟棉花品种,但未达显著水平。常规早熟棉品种‘中棉所425’、‘中棉所50’成熟较早、集中成铃,适宜长江流域一年两熟模式下连茬种植。  相似文献   

11.
棉花简化育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江苏省通州市棉花主要栽培方式之一,在解决粮棉复种季节紧张,促进棉花早发高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加之该项技术的操作程序繁琐,技术要求高,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因素,限制了棉花规模化种植和种植效益的提高。实行棉花简化育苗移栽,可以解决目前生产上的这一实际问题,达到省工降本,简便实用,提高植棉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机采棉技术迅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随着机采棉技术在呼图壁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本县近年来植棉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严重不足、种植成本增加及人工采棉价格上涨等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效益化。作者根据实践经验,探索总结出呼图壁县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1麦棉套作一年两熟双丰种植技术及其优点为了缓解冀南地区粮棉争地矛盾,促进棉花、小麦双丰收,近年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们研究出了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棉麦套种机械化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合理安排种植模式为基础,选择适宜的棉花和小麦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合理改进机械设备,突破了以往阻碍棉麦套种发展的主要因素,实现了农田生产"两高一低"、"三增五减"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FAO转基因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00年开始实施由欧盟资助的FAO/EU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项目,项目参加国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越南等6个产棉国,项目国的棉花总产约占世界棉花总产的50%左右。该项目通过采用农民参与式的培训方法,通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在项目国推广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提高植棉效益。1999年以来,Bt基因棉在中国种植面积迅速增加,2001年在项目实施的山东、河北省棉区Bt棉种植面积在90%以上。同时,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从2000年已开始试种Bt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棉花种植过程长、用工多、投入大、比较效益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而高产轻简化管理的棉花品种可提高农民的植棉效益,保证我国的棉花需求。冀81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抗逆棉花杂交种,主要针对河北省东部、天津等滨海区域,以早熟、高产、轻简化栽培为培育目标,充分发掘了远缘杂交后代的综合抗逆潜力,该品种可满足冀东和天津市棉区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棉花棉尖象(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又名棉花象鼻虫、棉小灰象甲,主要以成虫咬食叶柄、嫩尖和嫩蕾危害棉花。近年随着Bt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尖象发生量逐年上升,成为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为科学指导棉农防治,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树立样板田,带动面上的棉花生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在棉花资源相对过剩的新形势下,由过去注重量的扩张向以质量和效益为重点转移的重要举措。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1998~1999年在山东省共安排了两个县的棉花高产高效示范,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高青县1.33千公顷棉花高产高效示范园,1998年棉花平均每公顷1410千克,0.153千公顷高产方,每公顷产量1710千克。0.33千公顷棉薯间作,每公顷产马铃薯15000千克,每公顷增效益12000元。成武县1998年以来,每年都  相似文献   

18.
禾盛棉66     
《湖南农业》2010,(2):6-6
湘杂棉19号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湖北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棉2009012),适宜在湖南省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当前南方棉花生产仍然是传统的作物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目前,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常规棉技术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导致南方棉花规模化种植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油后机械化直播棉种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育苗移栽成本,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实行机械化采收进一步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棉花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草埠湖农场紧密结合实际,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化农业,突破性的发展棉花生产,使棉花成了该镇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镇棉花面积0.33万hm2.实现优质杂交一代棉品种种植和两膜棉栽培两个100%,棉花单产90kg(皮棉),同比增长66%;皮棉总产277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