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庆  庹星婧 《现代园艺》2023,(18):92-94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平台,是城市景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倡导的生态建设理念及中国提出的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上澳塘港为例,提出一个综合的景观空间提升策略,以滨水岸线的功能提升和慢行系统的连贯性为导向,通过构建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便捷的慢行系统空间及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概念,通过对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全面考虑,使城市河道成为生长性景观,为今后城市中小河道景观提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绿色出行、城市慢行理念的逐渐形成,近些年,许多城市着力进行关于绿道与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城市道路景观提质改造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本文以城市道路慢行空间景观提质改造为对象,探讨了对这类空间的改造意义及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这类空间进行景观提质改造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滨水慢行空间的优化设计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及景观设计的重要任务。呼和浩特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市,除了具有北方城市共有的特征之外,呼和浩特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地形,整个城市背靠阴山山脉,大黑河、小黑河从城市南部穿流而过,带来了独特的地形特征和丰富的城市景观。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的慢行系统及小黑河滨河景观带的现状,针对滨水慢行空间的特点及呼和浩特的地域特色,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行空间优化策略。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健身、娱乐的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黄嘉隽 《花卉》2019,(12):68-69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土地的不断扩张,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交通拥堵,城市生活空间受到挤压。而城市绿道系统以及城市慢行系统的设计理念的结合,为上述城镇化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本文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经验,通过对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各设计要素的分析,对今后的城市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坪山河滨水景观工程是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的子项之一,结合防洪工程、截污工程、调蓄工程、净化站工程等工程建设,通过营建滨水慢行系统、修复河道生态,打造景观节点、串联城市公共空间等途径,探索构建山水相连、河城共生的活力水岸。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背景下公共空间所暴露出的诸多健康问题,提升滨水慢行系统的空间健康价值成为城市公共健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杭州市昌化镇昌化溪滨水景观带建设实践为例,梳理分析了我国滨水慢行系统建设中影响健康价值的环境因素,从主题性、可达性、生态性、亲水性、人本性入手,构建了滨水慢行系统的健康策略,为城镇区域滨水区域的慢行系统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卉》2018,(22)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尾气和噪音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为人们提供一种安全、低碳、舒适,且具有生活和休憩氛围的绿道及慢行系统,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迫切。东部新区作为台州湾集聚区的核心地区,构建区域慢行交通系统,无缝串联绿化空间和休闲设施,建立一体化的绿道慢行网络,以完善台州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绿道通常依托于风景道路规划绿色景观路线,具有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推动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简述了城市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内容和作用,分析了城市生态绿道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景观空间中包含的内容较多,其中涉及交通、建筑以及给排水等,并且需要将城市景观空间与美学和园林学、生态学等结合,共同进行城市景观空间设计。此过程中,首先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价值,其次,确定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原则,最后,研究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运用措施,充分利用园林景观设计手法,提高城市景观空间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慢行系统作为城市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生态游憩型城市绿道慢行空间为着力点,阐述了生态游憩型绿道的功能,浅析了生态游憩型绿道慢行空间的景观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伦敦滨水空间的持续繁荣得益于长达百年的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建设的支持。通过总结伦敦滨水地区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贯通性""多样性""持续性""聚集性""一体性"五大特点,深入探讨公共交通与慢行系统如何作用于滨水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为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合肥四里河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为例,论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与活力提升的方法:河流水体的生态修复,采用物理和生物方式,重建一个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让自然做功;岸上的景观提升工程,主题游园、滨水栈道、慢行系统的建立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空间场所,提升滨水空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李豫  刘丰军 《现代园艺》2023,(19):158-160+163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立体交通把二维的交通空间转向了立体,进而提高了通行能力,缓解了交通压力;其形成的交通空间虽然提高了城市效率,但也在桥体和道路间形成了大量无效环境空间,如何将立交桥空间建设为有利于城市发展和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洛阳市城市立体交通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分析洛阳市城市立体交通空间景观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优化空间功能、创建多样化景观元素、融入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景观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5.
城市内的区域性综合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区级公园改造应顺应时代发展,“消融边界”的改造策略强调可达性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从边界壁垒破除、内外空间融合、景观结构重构和慢行系统优化4个方面阐述具体改造手法。以期为今后的区级公园改造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徐杰 《现代园艺》2014,(12):75-7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在城市配套建设中,景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概述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的概念和作用,指出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城市景观绿地是城市生活和自然的载体,通过良好的景观绿地规划可以提供给城市居民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交通空间,促进城市的自然生态性发展,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实现健康发展的计划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灰色理论为基础,从连续性、便捷度、安全性、舒适度、人性化5个方面采取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特色小镇慢行交通规划的灰色-主客观综合评价模型,最终构建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系统评价体系;最后以银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特色小镇为例,运用提出的评价模型评估银川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出其未来慢行交通规划的薄弱环节,并对未来葡萄酒特色小镇慢行交通的规划设计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一类的特色小镇的慢行交通规划与设计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居民康养游憩的重要资源空间,康复性景观的科学构建是城市森林公园康养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以贵阳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取参与式观察与随机访谈方法了解城市森林公园在康复性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贵阳城市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营造存在自然康复性要素利用粗放、解说康复性景观严重缺失、健身设施康复性景观不足、社会交往空间康复性景观构建意识缺乏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因地制宜构建刺激人体各种感官的康复景观,构建普适性的康养活动空间、康复性解说景观、林区游览步道入口的仪式性空间、积极的交往互动空间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雨倩 《现代园艺》2023,(6):106-107+110
城市数量及规模日益扩大,现存的一些线性景观空间,功能性和公众互动参与感不足,并且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线性景观作为一种空间解决方式,除了可以遏制自然景观的丧失以外,还有助于在无序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下构建积极的社会功能。通过研究线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分析线性景观空间与其他空间的差异特点,得出线性景观空间设计策略。通过研究线性景观空间设计,解决现阶段景观模式趋同化、粗放化、封闭化等现状问题,对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利用性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起到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以"原型"的理论为指导,以台州乌龟山公园为例,通过资源利用、地形处理、场景营造三方面,结合公园基础设施、慢行系统,研究景观原型的空间塑造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