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桦川县梨丰乡南林村农民曲万昌1987年在市农委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甜菜高产攻关组指导下,按统一制定的技术方案种植的14亩甜菜,总产达66080公斤,平均亩产4720公斤,比全市甜菜平均亩产增产3.72倍,创造了全市甜菜单产和亩效益的最高纪录。他采取的措施和具体做法是:1.选好茬 细整地。根据甜菜对地势和茬口的要求,选择了地势平坦、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大同区是黑龙江省甜菜重要产区之一.从1989年开始开展了大面积高产攻关,4年合计全区甜菜播种面积为420610亩,平均亩产1713kg.单产最高的1990年,11万亩甜莱平均亩产达2040kg.4年甜菜高产攻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深松整地.为创造甜菜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1989年全区购置地产深松犁1800台,实行深松整地.以春整地为主,先对原垄沟深松15~20cm,施肥后,再用大犁破茬掏墒,做成新垄。坚持深松、施肥、破茬掏墒、镇压连续作业.2.增施化肥.在施农肥1t/亩基础上,提高了化肥的施用量,平均每亩施用二铵17kg,尿素7kg,过石4kg,折合N6.28kg,P_2O_58.50kg.  相似文献   

3.
1997年新疆石河子148团1营5连肖莉华种植地膜甜菜4.5hm2,经农8师、新疆兵团两级丰产攻关专家组实地验收,平均单产119t/hm2,刷新了新疆兵团甜菜高产栽培纪录,荣获1997年度兵团甜菜丰产攻关冠军称号。其高产栽培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4.
1987年在内蒙古林西县统布乡进行了旱地甜菜高产攻关栽培试验,经过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共同努力,12亩高产攻关甜菜,经县农业站、农研所、乡农业站共同测产,平均单产4.022吨,平均含糖18.9%,达到了预期目的。我们采取的几项主要措施是:①抓了选地与整地这一关键措施。选择了4年以上轮作的土豆茬,采取早春  相似文献   

5.
52亩甜菜高产栽培措施徐承娥(新疆温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95年,在博州甜菜高产攻关组的统一安排下.笔者承担了50亩甜菜、单产4000kg的高产栽培示范试验。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贯彻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示范试验地点为哈日布...  相似文献   

6.
根据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国家部门关于“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于2000年11月9日~10日在北京召开“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002-02“主要农作物育种材料和育种方法研究”课题所属专题验收会。“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甜菜育种材料和方法专题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主持,由国内多家甜菜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共同承担的。经5年科技攻关,在专题主持单位的组织协调和参加攻关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筛选出48份达到或超过攻关合同考核指标的甜菜育种材料,其中抗病材料24份、丰产高糖材…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食糖重点产区之一,甜菜制糖工业是我省轻工业的重点行业,而甜菜生产又是制糖加工的基础,决定着制糖工业的兴衰。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甜菜生产,对我省制糖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为黑龙江省甜菜特大丰收年,总产达651.5万吨,平均亩产达1117kg,含糖率达17%以上,均创本省历史最高水平。为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一些问题,使甜菜生产在较高的基础上重新起步,笔者分析了“七五”期间我省甜菜生产形势,提出了今后发展甜菜生产设想,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高寒地区甜菜丰产栽培技术探讨刘印平,吴宇红,吴季红,徐东方,吴光正(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经作站)(黑龙江省孙吴县农技推广中心)为发展我国制糖工业,从80年代起对高寒地区进行甜菜生产开发。为加速开发进程,从1990年起进行了甜菜高产攻关45t/hm ̄2...  相似文献   

9.
采种甜菜是我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收甜菜种籽24万公斤,产值达50万元。自1982年开始种甜菜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6—1987年度采种甜菜种植面积已达4200亩,占全场耕地面积的16.3%,预计收甜菜种籽可达50万公斤以上。由于采种甜菜播种期较早(夏播),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距初霜期尚有90—105天,故田间杂草多,对甜菜早期营养生长影响较大,母根重量达不到越冬标准直径3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研305、甜研306两个雄性不育多倍体品种,经国家“七五”攻关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鉴定验收,并于1993年6月由轻工业部甜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推广良种。甜研305与甜研306在黑龙江(对照品种双丰8号)、吉林(对照品种范育1号)两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当地对照种块根产量提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和九三管理,对农垦系统的甜菜科研工作十分重视,1980年把九三科研所列为甜莱科研重点攻关单位。该所抽调科研骨干力量组建了甜菜研究室,几年来他们在育种、栽培、机械化等项课题研究中取得了成果。在局机械厂配合下,几经改进研制成功了4TW—3型甜菜挖掘机和甜菜种球剥裂机,并与国外合作开展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的研究。此外还做了播期、密度、施肥等多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为垦区甜莱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黑龙江省甜菜低产低糖面貌,把已获得的科研成果,迅速变为生产力。省科委组织轻工部糖所、安达市和中国农科院甜菜所共18名技术人员,深入安达市的万宝山乡和羊草镇,进行了万亩甜菜综合栽培试验研究。经1981~1983三年的共同努力,万亩甜菜平均亩产达2,034公斤,含糖达16.3度,达到了预计的产量和含糖指标,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亩纯收入达123元。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黄羊镇糖厂原料产区,甜菜播种面积98,912亩,收购甜菜数量达131,099吨,加工期莱丝含糖率达16.69%,其加工量是建厂以来最高的。  相似文献   

14.
甜菜史话     
甜菜,又名糖萝卜,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的作物。但甜菜真正以它的“甜”味进入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才仅仅是最近二百年来的事情。 美味的莙达莱 甜菜因其味甜才有“甜菜”之名。它的祖先是供作叶用的。我国古代叫菾菜,火焰菜,苍莙菜等。现在市场上有时出售的一种叶用莙达菜,或者叫厚皮莱,原来也是甜菜同一祖先的家族。  相似文献   

15.
甜菜是一种重要的制糖原料,制糖所剩余的残渣还具有一定的附加价值,甜菜种植和制糖产业逐渐发展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本文回顾了甜菜育种产业发展历程,简介了甜菜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方法。发现我国甜菜育种产业发展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抗性育种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因此未来育种方向应致力于研发具有耐贫瘠、抗旱、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特性的品种。结合我国现阶段甜菜育种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建议:(1)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2)联合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共同进行关键技术攻关;(3)积极引进甜菜种质资源,创新资源性状;(4)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纸筒育苗移栽甜菜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这已在日本甜菜生产实践中得以证实。日本在战前每公顷甜菜产量仅有10余吨,1965年以前亦只限于25吨左右,自1956年增田昭芳博士开始研究“纸筒育苗移栽法”起,由于其增产幅度可达20—30%,便很快运用于生产,至1965年纸筒育苗移栽面积达甜菜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十年后的1975年达80%左右,这时日本甜菜产量提高到45—50吨/公顷。到1981年,移栽面积己达日本甜菜总面积的93.5%,平均公顷产量达58.5吨。日本在15年内,甜菜单产增加一倍以上,除运用高产杂优品种、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施肥水平外,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做好甜菜保藏工作张兴,孙树贵,刘宝侠(黑龙江省红光糖厂)(黑龙江省拉哈甜菜原种站)甘南甜菜管理站所辖的甜菜种植区是红光糖厂甜菜产区的一部分,该站所收的糖料甜菜,必须在外站做中、长期保藏。该站下设9个甜菜收购站,每年甜菜保管量达10万t...  相似文献   

18.
张才 《中国糖料》1989,(1):46-48
吉林省是我国甜菜重点产区,甜菜区域化、基地化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甜菜加工业也得到迅速地发展,榨季加工能力已达到120~130万吨。到1988年甜菜栽培面积已达120多万亩。然而甜菜单产徘徊不前,近40年的甜菜生产史,有5年甜菜亩产1吨多,但最高的年份也只不过回1.2t,有34年甜菜亩产不足1t。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甜菜纸筒育苗移植技术,是对甜菜传统的栽培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提高甜菜单产增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危害甜菜的害虫达三、四百种。我国北方甜菜栽培区有记载的也有130余种。这些种类虽不能全部造成危害,但其中的许多种类对甜菜生产已构成很大威胁。为有效地控制甜菜害虫,我国甜菜科技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明确了甜菜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从而改善了甜菜生态环境,提高了单产  相似文献   

20.
甜菜是我区栽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最高年份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近两年由于迎茬和连作问题,使甜菜褐斑病在我区的各甜菜产区普遍发生,据调查,一般可使块根减产10%~20%,含糖降低1~2度。影响了甜菜产量和效益,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