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产冬小麦不同分蘖成穗类型品种群体光合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德昌  徐恒永 《麦类作物》1998,18(2):24-26,34
用Li-6200光合测定仪对高产冬小麦两种不同分蘖成类型穗类型的6个品种群体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类型小麦群体光速速率变化基本 全生育期内各体光速速率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至挑旗达最大值。小麦生长前、中期群体大小是决定光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开花期以后群体大小的影响逐渐变小,灌浆后期落黄好的品种群体光速率高,反之则较低,小麦各体光合速率与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呈正相关。证明建立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早熟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用Li-6200光合测定仪对高产冬小麦两种不同分蘖成穗类型的6个品种群体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类型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内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型曲线,至挑旗期达最大值。小麦生长前、中期群体大小是决定光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开花期以后群体大小的影响逐渐变小。灌浆后期落黄好的品种群体光合速率高,反之则较低。小麦群体光合速率与叶面积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呈正相关[R=0.8282*、R=0.9487**和R=0.9464**(135万苗/hm2)、R=0.7883*(270万苗/hm2)]。证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延长灌浆期绿叶寿命,有利于提高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耐旱种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的986份新育成小麦品种抗旱性的鉴定研究和某些品种在生产上利用效果的分析,将小麦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划分为旱肥型、旱薄型、水旱兼用型和水地型。根据小麦性状对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反应的稳定性,将品种分为综合性状稳定型、穗数稳定型、粒数稳定型、株高稳定型和千粒重稳定型。这种划分为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以及在育种上有地选择亲本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50年代以来在旱地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其苗期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50年代初期的地方品种,按各个性状处理与对照的比值都居于前列,抗旱性最强。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品种单株根数,根干重及根冠干重比等性状处理与对照比值有所增加,但是,抗旱性均地方品种差。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3年对986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旱性的鉴定研究和某些品种在生产上利用效果的分析,将小麦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划分为旱肥型、旱薄型、水旱兼用型和水地型.根据小麦性状对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反应的稳定性,将品种分为综合性状稳定型、穗数稳定型、粒数稳定型、株高稳定型和千粒重稳定型、这种划分对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以及在育种上有效地选择亲本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北部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胚乳增殖和灌浆对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冬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和灌浆对粒重的影响,选用不同冬小麦品种,研究了籽粒胚乳细胞分裂增殖和灌浆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和胚乳细胞数量均呈“S”型曲线变化。籽粒胚乳细胞数目与缓增期细胞的增殖能力密切相关,缓增期胚乳细胞增殖能力较强、胚乳细胞数目增加较多的品种,籽粒胚乳细胞数量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胚乳细胞数量与粒重正相关。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和灌浆中后期的灌浆速率趋势一致,最大灌浆速率高、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灌浆速率的品种,粒重较高。Logistics方程结果显示,小麦籽粒的胚乳细胞数量与胚乳细胞增殖活跃期和最大增殖速率出现的时间有关,与胚乳细胞最大增殖速率关系不密切;粒重主要与最大灌浆速率有关,与灌浆活跃期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没有必然关系。津农6号的胚乳细胞数量最多,粒重最高,其次是济麦22和山农16,石新828最低。产量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津农6号、山农16、济麦22和石新828。  相似文献   

12.
镉、铅积累与转运在冬小麦品种间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府河污灌区选取代表性农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北方冬麦区适种的10个小麦品种对镉(Cd)、铅(Pb)积累与转运的差异,以期筛选出具有Cd、Pb低积累潜力且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10个小麦品种的产量和籽粒中Cd、Pb含量在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石新633产量最高,为8 400 kg·hm-2,较其他小麦品种高出7%~23%;石新828和济麦22次之,较其他小麦品种高出1%~15%;籽粒中Cd含量较低的是良星66和济麦22,分别比其他小麦品种低11%~48%和2%~42%。籽粒中Pb含量较低的是鲁元502和济麦22,分别比其他小麦品种低14%~49%和14%~40%。10个小麦品种籽粒中Cd、Pb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2)。对10个小麦品种籽粒和秸秆中的Cd、Pb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知,济麦22、中麦175、良星66和鲁元502均属于籽粒、秸秆中Cd、Pb低积累类群。综合评价小麦产量、小麦地上部Cd、Pb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等指标发现,济麦22为既高产且籽粒具有低积累Cd、Pb潜力的小麦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部Cd、Pb轻度污染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根系生长发育、分布规律不同。高产多穗型中早熟品系95中44根系的最大量出现在4月5日拔节期,且衰退缓慢,到灌浆期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矮秆多穗型品种周麦13号根系最大量也出现在4月5日拔节期,而后迅速衰退,这是造成其籽粒灌浆差的主要原因;大穗型品系93中6(37系)的根系最大量则出现在5月4日扬花期(盛花期),衰退较缓慢。在四个不同时期,三个不同品种(系)根表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值均在0~20 cm土层,以后随着土层的增加,表面积逐渐减小。95中44根系表面积最大值在5月23日,达13 000 mm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分阶段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根据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对小麦实行了分阶段化学调控研究。结果表明,壮丰安拌种能显著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次生根数,有效控制拨节前生长叶片的长度和宽度;拔节前喷施壮丰安能显著抑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增加每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喷施增粒增重剂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与大穗型品种相比,多穗型品种更适宜于应用化控技术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结实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2021年以大穗型品种衡观35和多穗型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每公顷基本苗180万(D180)、300万(D300)、420万(D420)和540万(D540)株,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小花结实、籽粒空间分布特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衡观35主茎穗上部和I分蘖穗下部、济麦22主茎和I分蘖穗中上部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呈增加的趋势。降低种植密度促进了两个品种穗中部小穗位弱势小花、上部和下部小穗位强势小花的结实。衡观35主茎穗中上部和I分蘖穗中部小穗位的结实粒数均高于济麦22。开花期穗干重与可孕小花数呈显著正相关。低种植密度处理下开花期穗干重的增加为其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种植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衡观35的穗数。由于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协调作用,两个品种均在D300处理下获得了最高产量,但与其余种植密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来看,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会促进冬小麦主茎和分蘖穗结实,进而增加穗粒数和产量,可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鉴选指标并筛选出适宜缺水地区种植的高产抗旱节水高水效小麦品种,在雨养旱作和常规灌溉条件下对56个河北小麦品种的产量(GY)、耗水量(ET)、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冬小麦品种的GY、ET和WUE表现稳定,未见极高或极低品种。联合使用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YHWUEI)、GY-ET-WUE指数对参试品种进行筛选,可将小麦品种划分为产量-高水效组、高产抗旱低耗水高水效组2个优势组。对2个优势组的品种取交集,最终筛选出5个具有高产、抗旱节水、高水效特征的品种,分别为衡444、衡H116021、科农1223、石麦28和中信麦15。这5个品种的典型特征是株高60~65 cm,穗下节间长度15~20 cm,穗粒数28~35粒,每穗不孕小穗数2~4个。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品种(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在大田条件下应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对18个冬小麦品种(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不同生育时期的观测,分析了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Fo等14个荧光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荧光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将1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压缩成可变荧光转换因子、实际量子效率因子、光合因子、稳态荧光产量因子和基础荧光因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分别决定总变异的49.06%、20.25%、15.96%、9.12%和4.30%,累计可表达总变异的98.69%。并通过聚类分析将18个小麦品种(系)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8.
水旱生态型冬小麦品种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冬小麦水旱生态型杂种优势表现,在雨养条件下,选用水旱两种生态型的小麦品种各4个,组成4×4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F_1代株高(X_1)、穗下茎长(X_2)、单株穗数(X_3)、穗粒数(X_4)、千粒重(X_5)、单株生物产量(X_6)、单穗重(X_7)、单株粒重(Y)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各性状优势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F_1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单株粒重的平均优势最高,其次是单株生物产量。产量三要素平均优势以千粒重优势最高,单株穗数次之,穗粒数优势最低。各性状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间存在较大变异。各个性状优势对产量优势的贡献排序为X_3>X_4>X_5>X_6>X_7>X_2>X_1。其中,单株穗数对产量优势的直接效应最高,穗下茎长和单株生物产量对籽粒产量主要起间接作用,与单株粒重优势相关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试验表明,旱地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选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下颈较长,具有一定株高和生物产量的品种,在保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协调好千粒重与穗粒数及其它农艺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淮麦区钾高效小麦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钾高效品种,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黄淮麦区当年广泛种植的28个小麦品种在两个钾素水平下的干物质积累、钾素积累、钾素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耐低钾能力不同,淮阴9628、济南17、798、郑州9023、龙丰1号、龙丰2号等6个品种,钾利用效率高,具有低钾下产量性状良好、钾积累能力强、钾利用指数高等特点;不同小麦品种对钾肥的响应程度不同,西安8号、豫西832、偃师16为施钾肥敏感小麦品种,具有低钾下产量水平低、施钾后产量提高幅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DTOPSIS法综合评价冀中北冬小麦新品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运用DTOPS IS法对参加2003~2004年度河北省中北部冬小麦新品种区试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TOPS IS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并能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11个参试品种中,矮丰11号和唐99-5039的Ci值最高,综合性状优良,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同时讨论了DTOPS IS法在冬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