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两广地区现行生产用桑蚕一代杂交种7.湘×9.芙的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120d后,比较不同冷藏时间、浸酸处理条件对蚕种解除滞育的效果。结果表明:赤豆色蚕卵入库冷藏15d后,按常规的人工孵化法浸酸18min,蚕卵的实用孵化率达91.93%;冷藏30~75d后,浸酸18min,实用孵化率约为91%~95%;冷藏期达到90d以后无需浸酸处理可直接出库催青,孵化良好。当冷藏期达到120d时出库催青,孵化正常,实用孵化率仍符合生产要求,即使作18min的浸酸处理,也不会影响其孵化率。  相似文献   

2.
在25℃保护时间短、尚未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用一般即时浸酸方法处理,即可使2天孵化率达到90%以上。但保护时间长、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低浸酸强度下,滞育解除率少,且有一部分已解除滞育卵蚁蚕不能破壳孵化而死亡;高浸酸强度下,一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胚胎不能发育到成熟就死亡;加上来自不同母蛾的蚕卵对盐酸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因此,用一般的浸酸方法处理,难以达到实用孵化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特殊浸酸方法,可使在25℃下保护15天和10天、5℃低温冷藏0至50天不等的滞育卵的2天孵化率接近或达到90%。  相似文献   

3.
合成滞育激素对家蚕卵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阐明家蚕滞育激素在诱导滞育卵发生以及对蚕卵滞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 ,对低温 (16℃ )暗催青的二化性品种大造 ,在化蛹初期注射合成滞育激素 ,诱导其产下滞育卵 ,然后将这种滞育卵分别用 2 5℃和 5℃保护 ,调查其在滞育过程中糖元、海藻糖、山梨醇和甘油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化蛹第 3天开始 ,每天注射 15 0pmol/头合成滞育激素 ,连续 3次 ,可得到 70 %左右的滞育卵。这种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的含量与自然滞育卵相似 ,但山梨醇的含量仅有自然滞育卵的 5 0 %左右。诱导滞育卵在 5℃中保护时 ,解除滞育的时间比自然滞育卵提前 ,孵化率比自然滞育卵低 2 0 %左右。未孵化卵大多在转青期死亡。由上述结果推测 ,这种诱导滞育卵在产卵初期糖元与山梨醇的代谢间存在某种障碍 ,从而影响山梨醇的合成 ,导致滞育的提前解除和胚胎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4.
产卵后4日内不同保护温度对蚕卵浸酸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蚕卵产下至产后4日的各个不同浸酸处理时期内,不同保护温度对浸酸成绩的影响。产后4日内,以20、25、(?)0℃及变温(昼12小时30℃,夜12小时20℃)保护,浸酸后都有实用价值的高实用孵化率出现,但不同保护温度通过影响蚕卵胚子的发育和滞育进程来影响浸酸孵化率。保护温度越高,蚕卵发育越快,达到高实用孵化率所用的酸刺激量也要求越大。在20~30℃的范围内,保护温度高与低,恒温与变温之间对孵化蚁蚕的体质及发育整齐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家蚕二化性品种(品系)转基因用蚕卵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家蚕为卵滞育昆虫,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的化性由上代卵期温度与光照等调控。将若干个二化性家蚕品种(品系)以17~18℃温度催青诱导子代蚕卵非滞育,筛选出1个经济性状较优的实用品种"秋丰"、1个突变品系P33,二者非滞育卵圈比例分别达到96.4%和89.6%,正常催青的良卵实用孵化率分别达到96.11%和98.58%,解决了采用显微注射法以家蚕实用品种构建转基因系统过程中因蚕卵滞育不能及时孵化的难题。另对利用20%盐酸-2%甲醛混合液刺激解除蚕卵滞育的方法以及非滞育蚕卵表面用70%乙醇消毒的方法进行了尝试,前者可以获得96%以上的孵化率,后者可以缩短蚕卵预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6.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2006,34(1):10-16
为了探寻已经进入滞育状态的蚕种的利用方法,对夏芳×秋白、洞庭、碧波等蚕品种,在蚕卵产下后,放置于室温下6~50d,其间用盐酸、硫酸进行浸渍处理、发现滞育卵可以解除滞育而孵化。对滞育卵浸酸发现:含多化性血缘品种的孵化率明显优于不含多化性血缘的品种;浸酸处理后,蚕卵胚胎发育开差较大,孵化明显不齐。对滞育卵进行浸酸时间与孵化率回归相关分析发现,其最佳浸渍时间为24min,在6~24min范围内,蚕卵孵化率随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超过24min时,蚕卵的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延长而减小。蚕卵在47℃浸渍42min和46min后,明显有死卵的发生。根据回归分析,夏芳×秋白的最高孵化率为62.7%,虽然试验中部分蛾区有100%的孵化,但群体总体孵化并未达到80%,若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滞育卵浸酸方法尚须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二化性家蚕滞育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二化性家蚕卵以25℃和15℃催青,可分别诱导成虫产下子代滞育和非滞育卵,而即时浸酸和5℃左右的低温处理可以分别阻止和解除胚胎滞育。利用1-氯-2,4-二硝基苯(CDNB)显色法测定了经上述处理后的胚胎滞育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活性,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后期的蚕卵经25℃催青,卵中的GST活性显著高于15℃催青蚕卵;蚕卵即时浸酸未显著改变胚胎滞育发动阶段蚕卵中的GST活性;5℃低温处理显著提高了滞育卵中的GST活性,但是未能显著改变即时浸酸卵的GST活性。上述结果表明,蚕卵中的GST活性变化与二化性家蚕胚胎滞育诱导和解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活性变化及其与滞育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从家蚕C108品种蚕卵精制酯酶A4,首次测定了产卵后24~96h浸酸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蚕卵经盐酸处理后在体外5℃1~2d或体外25℃1~3h出现酶活性峰。与低温活化蚕卵比较,产卵后24~96h的浸酸蚕卵,在体外5℃酶活性峰出现时间提早了8.5~22d,在体外25℃提早了3~9h。浸酸后蚕卵迅速解除滞育,滞育发育时间显著缩短。将不同卵龄未浸酸蚕卵与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ATPase活性峰出现时间差制成曲线,在体外5℃或25℃的结果几乎都完全与5℃冷藏时蚕卵的滞育发育时间曲线重叠。盐酸处理蚕卵酯酶A4的活性变化与蚕卵活化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将不同酸类物质、不同浸渍时间对家蚕卵的孵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磷酸、醋酸、温水等都能促进家蚕卵活化而解除滞育。用15%的硝酸刺激适当时间,可以使蚕卵孵化率达到95%以上;用15%的磷酸、15%醋酸可以促使蚕卵孵化,但孵化率偏低,而随着浸渍浓度的逐渐提高,蚕卵孵化效果会越来越好;温水也能促进蚕卵孵化,但孵化率稍差。酸类物质能促使蚕卵解除滞育,效应离子为H+以及一些氧化酶。  相似文献   

10.
以家蚕两广二号秋制原种滞育卵为研究对象开展滞育卵不同冷藏时间的浸酸技术研究。试验设计入库前保护30 d后,在2.5~5.0℃的内库分别冷藏10 d、20 d、30 d、40 d、50 d、60 d、70 d、80 d、90 d后出库浸酸,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在3~28 min时间范围内,每个冷藏分20个不同浸酸时间处理,调查催青经过和实用孵化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出冷藏时间过短,蚕种实用孵化率偏低、成绩不稳定。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适浸范围内,蚕种发育趋于整齐,孵化、催青经过逐步缩短,实用孵化率提高。同一冷藏时间内,浸酸刺激过量导致蚕种发育变慢,实用孵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冷藏10~20 d,中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着浸酸时间增加而增加,日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生产上如要提前出库用种,中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50 d以上,日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70 d以上。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中系原种的浸酸时间分别为:冷藏50 d,浸酸时间13~14 min;冷藏6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7~8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6~7 min。日系原种的浸酸时间为: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8~9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7~8 min。  相似文献   

11.
外源H_2O_2活化家蚕滞育性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进一步探讨H_2O_2与家蚕滞育的关系,研究了外源H_2O_2 活化家蚕滞育性卵的处理方法。发现H_2O_2 的浓度、处理时期和处理时间对活化效果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产于连纸的家蚕滞育性卵在产后2 4h(2 5℃)用6 %H_2O_2于4 7℃下处理30min可有效活化家蚕滞育性卵,孵化率达到96 % ;盐酸处理可有效活化经H_2O_2处理不能孵化的滞育性蚕种,表明盐酸和H_2O_2在活化家蚕滞育性卵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即浸种浸酸刺激不足导致蚕种不孵化和部分孵化,将这些蚕种进行人工越夏、冷藏,再浸酸,这些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均可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家蚕雌蛹冷藏对人工孵化处理蚕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蛹期冷藏是蚕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苏5×苏6(正反交)和苏菊×明虎(正反交)等江苏省现行蚕品种,羽化前日的雌蛹冷藏对蚕种质量有显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受精卵率增加,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下降。10℃冷藏的影响程度显著超过5℃冷藏,冷藏4d的影响显著超过冷藏2d。雌蛹冷藏对冷藏浸酸卵的孵化率影响显著大于即时浸酸蚕卵,结果显示应避免冷藏家蚕雌蛹,如无法避免,应该尽量将生产的蚕种作即时浸酸使用。  相似文献   

14.
家蚕染色体工程及其应用研究——Ⅳ.家蚕人工单性生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瑗  徐安英 《蚕业科学》1989,15(4):202-206
按张果(1952)的方法,用46℃水浴处理家蚕未受精卵18分钟,获得发育卵,进一步对30多个蚕品种和杂交种,对热处理卵的孵化、生长情况作了比较,发现蚕品种间热处理效果差异大。先后饲养近2万条热处理后代,全是雌蚕,标记基因证实它们的基因型和母本相同,在AcmaypoB(1973)的基础上,将热处理卵发育成雌蛾的未受精卵,再次用热处理继代成功,连续用这种方法继代,已获得几个雌蚕无性繁殖系(clonc),处理卵的孵化率逐代提高,蚕也一代比一代好养,按Stronnikov(1975)方法,用-11℃或-17℃冷冻30分钟,处理了30多个蚕品种或杂交种的未受精卵,获得一些雄蚕,用标记基因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都是纯合体,进一步饲养这种雄蚕,用雄核发育方法继代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种蛋储存期对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散养东北当地土鸡种蛋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保存期(1~3 d、4~7 d、8~15 d和16~30 d)种蛋孵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当地散养土鸡种蛋的最佳保存时间为7 d,种蛋保存时间在1~3 d和4~7 d之间的受精蛋孵化率变化不明显,保存超过7 d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且保存时间越长受精蛋孵化率越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胚胎死亡率增高,保存1~15 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保存时间超过15 d会导致中后期死胚率增高。说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性能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5—2018年,在湖南省雉类繁殖基地对人工饲养的白冠长尾雉404枚卵进行了人工孵化和育雏研究。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每只雌雉平均产卵数为15.53枚,平均卵重29.48 g,卵受精率均值83.41%,人工孵化的孵化率均值82.49%,1龄幼雏的成活率均值83.47%。人工孵化温度为(37.8±0.1)℃,孵化湿度为50%—60%,孵化时间为24—25 d,白冠长尾雉在人工孵化过程中平均失重率为13.1%。白冠长尾雉幼雉破壳体重18.48—23.61 g,1—2日龄体重会有轻度下降(17.8—22.29 g),15日龄后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30日龄达到117.3 g(106.27—175.11 g),45日龄前,育雏室采用电地暖进行控温,通风系统用于通风换气,育雏室温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步下降,直至降到常温。采用人工孵化与育雏技术有利于提高白冠长尾雉的繁育率和成活率,对于白冠长尾雉种群的快速复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不同品种鸡种蛋在高海拔地区的孵化性能,选取4个品种蛋鸡的种蛋在海拔3 780 m的环境条件下开展孵化试验,观察并比较高海拔环境下各品种鸡种蛋的孵化效果。结果表明,拉萨白鸡种蛋的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都是最高的,分别为94.32%、76.70%、81.33%、94.41%;北京藏鸡种蛋的受精率最低,为74.00%;北京油鸡种蛋的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都是最低的,分别为0.84%、1.00%、5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