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MDA含量为指标,对10种草种进行了耐淹性试验研究。采用不同淹水处理,观测了10种草种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兰引三号、麦冬、矮生狗牙根在半淹水和全淹水条件下表现良好。就其美观及综合因素考虑兰引三号、麦冬、矮生狗牙根是适合江、河、湖泊、洲滩、堤岸种植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2.
以MDA含量为指标,采用不同淹水处理,对10种草种进行了耐淹性试验研究,观测了10种草种MDA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兰引三号、麦冬、矮生狗牙根在半淹水和全淹水条件下表现良好.就其美观及综合因素考虑,兰引三号、麦冬、矮生狗牙根是适合江、河、湖泊、洲滩、堤岸种植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3.
铺地木蓝对不同程度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于感潮河涌两岸或具有季节性消涨带河道景观绿化的植物必须能耐水淹。本试验以铺地木蓝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下,铺地木蓝的存活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铺地木蓝对淹水生境的响应机制,阐明铺地木蓝耐淹的生理机理,为该植物种用于感潮河涌或有水位变化的河道两岸绿化工程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过21 d淹水胁迫,铺地木蓝的存活率达到100%,虽然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能够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2)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地下根的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全淹处理下淹水茎部无不定根形成,而半淹处理下淹水茎部不定根迅速形成且根系活力较强;3)淹水后铺地木蓝的茎叶生物量大幅下降,根冠比增加。  相似文献   

4.
桑树春芽发育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桑树春芽不同发育阶段的时间与气温、日照、降雨、地温和蒸发 5种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从桑芽膨芽期至脱苞期、鹊口期、开 1叶、开 2叶、开 3叶、开 4叶和从开 1叶至开 4叶共 7个阶段发育时间与 5种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 ,经F检验表明这些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进一步采用向前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优化回归模型 ,表明 5种气象因子中地温对桑树发芽的影响最大 ,其次为气温。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模拟土壤添加稻秆后淹水的方法,通过对淹水处理期间土壤理化指标和尖孢镰刀菌(FOC)数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淹水深度联合稻秆添加对香蕉枯萎病高发蕉园土壤性状和FOC数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深度淹水和添加稻秆淹水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FOC数量,提高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机酸和Fe2+的含量。常规淹水至第36天,淹水3cm和淹水5cm处理土壤FOC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80%和78.3%;添加稻秆淹水3cm和淹水5cm处理土壤FOC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96.5%和95.7%。对香蕉连作高发枯萎病蕉园,可采用稻秆还田后淹水的方法以降低蕉园土壤FOC数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淹水梯度对紫穗槐的营养生长和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紫穗槐幼苗不同梯度淹水处理的研究,发现紫穗槐在短期内能通过不同的不定根生长方式和特化通气组织来适应不同淹水环境,各处理营养生长无明显差异,半淹不定根分枝发达,近全淹不定根数目最多;淹水能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并与正常间有显著差异(P<0.05),影响表面和半淹光合数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降低,影响近全淹是胞间CO2浓度升高;表面淹对根活性影响不显著,虽半淹、近全淹与正常相比根活性分别下降了58%和51%,紫穗槐能通过增加不定根来补充根活性的不足;并且淹水胁迫下紫穗槐能积累可溶性糖和脯氨酸来适应环境,并以此来保护脂膜,这也可能是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的原因,其中半淹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平均分别为22.43 mmol/L和570 μg/g,与正常间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紫穗槐具有强的抗涝能力,能适应不同淹水程度。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10日,海宁市遭遇-2.9℃的低温侵袭,农桑14号等早生桑品种发芽后遭受不同程度冻害,严重影响春叶产量。这是继1998年3月21日-1.7℃的冰雪天气对农桑8号造成严重冻害后,程度更重、范围更大的一次自然灾害。期间,在2005年、2007年、2009年春季也发生过农桑14号轻度冻害。在10余年时间内频繁地...  相似文献   

8.
<正> 春暖季节,桑树发芽开叶,迅速生长,与此同时,越冬的桑树芽、叶害虫也解除休眠开始活动为害。为此,在春季,特别是早春,抓紧扑灭芽、叶害虫,是提高桑叶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育2号、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三个桑品种的群体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由于育2号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芽多.因此,叶面积指数的上升,明显的快于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最高可达12.0以上,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达12左右.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达9以上时,树冠中下部就有黄落叶出现.但是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上.湖桑32号和新一之濑就没有发生黄落叶.夏代后由于育2号主要是由潜伏芽萌发形成条叶.所以发芽期反比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迟,加之节间又稀,所以叶面积指数低于其它两个品种.亩苗1000株的4年生桑园,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在夏伐后发芽生长的第一个月(7月5日).其叶面积指数约为1.5:第二个月为5.0左右;第三个月为9.2;第四个月为11.5.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夏秋季的叶面积指数可达12左右,两者之间开差不大.8月5日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5以上时,就有黄落叶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蒙古柞、尖柞和槲柞树品种为材料,对解除柞树休眠所需的低温时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解除柞树休眠与需冷量有关,低温时数对不同柞树品种的影响不同;柞树接触低温时间过长,其发芽开叶所需时间相对增长;柞树休眠后接触4~5℃低温时数达360h,蒙古柞、槲柞和尖柞树可有效提早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11.
对3个桑品种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4号和丰田2号等3个桑树品种的光合特征及叶绿素的部分参数。3个品种的光补偿点为3.58~50.1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22~0.051,湖桑32号>农桑14号>丰田2号;光饱和点为1 436.78~1 571.43μmol/(m2.s),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CO2补偿点为62.87~103.4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21.88~1 055.56μmol/mol,其中,湖桑32号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羧化效率及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最大再生速率(Pmax)均较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表明丰田2号单位叶面叶绿体数量较多,具有相对较大的光合潜力;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分别为0.746 2~0.801 8、1.58~3.43,其中丰田2号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具有一定光适应和抗逆性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桑树嫁接原理,对现行嫁接技术进行改革。研究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间,育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桑8号、盛东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荷叶白、海宁桑,分别为91.1%、89.4%、86.3%、84.6%、82.0%和80.5%:利用本技术,自行育苗,经济效益为3535元/667m^2;生产嫁接体出售,出售单位经济效益1000元/667m^2(2.5万株),种植农户经济效益2290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强桑2号。该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在区域性试验中与对照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比较,桑叶增产18.93%,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3.03%,并表现出抗桑疫病、抗旱耐瘠等特点。新品种适合在长江流域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桑树品种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农桑 12号、湖桑 32号、选 792、新一之 4个不同桑树品种的叶水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系列水分生理指标的分析 ,比较出 4个品种叶水势、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大小顺序均为农桑 12号 <选 792 <湖桑 32号 <新一之。表明农桑 12号、选 792对水分利用率高 ,湖桑 32号、新一之则对水分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15.
桑树不同品种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建设高产优质桑园,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等不同品种桑园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呼吸强度、CO_2浓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生态特性。4个品种的土壤呼吸速率依次为农桑12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顺序为农桑12号>选*蛇号>湖桑32号>新一之尬湖桑32号周围的地浓度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农桑12号降低气温的生态特性较为显著。对不同品种桑园与空旷地气候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认为,夏季桑园具有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的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新品种生长势旺 ,可扦插繁殖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已通过全国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周勤 《蚕桑通报》2011,42(4):12-15,23
通过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桑14号在生产中易受早春晚霜为害、黄落叶较多、难以养成良好树形、易受天牛为害和易发流胶病等缺陷。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和种植密度、搭配种植中晚生桑品种、采用第二年春伐和第三年春伐并夏伐定拳的树形养成技术、冻害后的肥培管理措施及天牛和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桑树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下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北方蚕区现行主要桑树品种选792、沙2、新一之舽、陕305、湖桑32号、农桑14号的1年生绿枝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桑树品种的膜伤害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加,电导率随之增强,作为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各品种细胞膜受到的伤害度有差异。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规律又有所不同。推测各品种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6个供试桑品种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选792>陕305>农桑14号>湖桑32号>新一之舽>沙2。  相似文献   

19.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用AlCl3有效地去除桑叶中的水溶性色素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探讨了影响桑树叶片中GABA含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中GABA的含量不同,陕桑305最高,育71-1次之,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含量稍低;相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为早期叶片高于后期叶片;同一时期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桑叶中GABA的含量在一天中以5:30时含量最低,17:00时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