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桐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美称,是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黄美红 《蚕桑通报》2003,34(1):51-53
蚕桑生产是我市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历来以比价较高,收购稳定,收益较好著称。全市现有专业桑园1.17万hm2,年饲养蚕种50万张左右,产茧2万余t,白厂丝3000余t,茧款收入3~4亿元,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茧、丝产量居全国县级市之首。但是,去  相似文献   

3.
桐乡市历来是全省乃至全国蚕茧的重点县,近年来,虽然蚕茧产量有所下降,但仍为全省第一大市(县),在全国居10位左右。近几年蚕丝被市场的兴起,对稳定桐乡蚕业是一个极好的机遇。1桐乡蚕业在全省的地位以发种量为例,桐乡市在全省的地位,见表1。从表1可见,桐乡市发种量占全省的17%~2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茧丝绸价格的跌荡起伏、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和蚕桑比较效益下降,使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挫伤,传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笔者就个人观点对稳定和发展城固县蚕桑产业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桐乡市是全国优质蚕茧重点生产基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种桑养蚕优越条件,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蚕桑生产呈下滑趋势.为稳定我市蚕桑生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现就产业萎缩现状,制约因素及稳定措施进行初步剖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丽君 《蚕桑通报》2011,42(1):45-47
1基本情况建德市是我省蚕桑西进的8个重点县之一,现有桑园面积1466.7hm^2,分布在7个乡镇,主要集聚在大同、大洋2个镇,其中大同镇桑园总面积600hm^2;大洋镇桑园总面积606hm2,2个镇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82.3%,逐步形成了蚕桑两大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调整与稳定蚕桑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蚕桑产业历来是桐乡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及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蚕桑这项传统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2003年全市饲养蚕种只有29.6万张,比鼎盛时期下降62.5%;比上年下降38.68%,传统蚕桑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如何稳定桐乡的蚕桑产业,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思考及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蚕桑产业已成为宁南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托以及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宁南县在栽桑养蚕、收茧缫丝、综合开发、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走出了省内领先、国内瞩目的高效发展道路,这些创新发展做法对于我省的蚕区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13年,全县养蚕区域遍布25个乡镇,带动10.2万农业人口(占到了全部农业人口的60%)从事蚕桑生产。县内拥有桑园1.33万hm2,年养  相似文献   

9.
桐乡市蚕桑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记载迄今已有4700多年。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的驸马濮凤的子孙弃官归田,在今濮院经营蚕桑丝织生产,产品"濮绸",闻名全国,从此,掀起了桐乡发展蚕桑生产的一个高潮。此后,桐乡蚕桑几度变迁,1936年产茧曾达11600 t,但至1949年,由于战乱,蚕茧产量下降为2100 t。  相似文献   

10.
胡云峰  胡安素 《四川蚕业》2006,34(3):51-53,55
我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发种、产茧曾名列全省前茅,特别是四边桑栽植模式曾在全省推广。蚕桑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栽桑养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蚕桑生产是珥陵镇传统的骨干副业,曾为致富农民、振兴珥陵镇经济作出过很大的贡献。1994年珥陵镇的蚕桑生产达到顶峰时期,桑田面积达一万亩,年发种数四万余张,亩桑经济收入就达到2000余元,在全镇农副总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农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效益稳定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桥镇是临安市首个蚕桑生产基地大镇,养蚕、产茧均占全市的近30%.由于近两年多来蚕茧形势受围内外市场经济的影响,起伏波动较大,导致经营户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蚕农对培桑养蚕的积极性,据统计,毁挖桑约67 hm2,荒芜200 hm2,现有桑园缺乏管理,青、壮年弃桑外出,2008年全镇发展、改造老桑园33.3 hm2,2007和2006年分别是82.5和88.8hm2,是前6年平均的6成,为最少的一年.2009年春期发种3000余张,比2008年同期减5802张,比2007年同期减6800张,同比减193.4%和226.6%,养蚕户2000余户,比2008年减少1800余户,部分农户有桑也不养蚕.笔者通过调查,认为蚕农反响最大的也是影响、制约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产业基础面广量大:目前蚕桑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不能迅速改变和由其他产业替代。桐乡市目前尚有9333hm2左右桑园,有近9万户农户栽桑养蚕,蚕业收入仍占农业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农村历来有“吃饭靠种田,用钱靠蚕桑”的谚语。如蚕桑产业起伏过大,不可能由其他产业快速替代,势必影响整体农业经...  相似文献   

14.
殷剑频 《蚕桑通报》2009,40(2):48-50
桐乡市是全国优质蚕茧重点生产基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种桑养蚕优越条件,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明显,产业效益与传统产业比较,仍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许多老年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但近几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蚕桑生产呈下滑趋势,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吴纯清 《中国蚕业》2009,30(3):51-53
通过对传统蚕桑产区由于体制、机制、产业特点、市场规律和技术力量变化等导致产业急剧下滑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优化蚕茧收购办法、强化质量意识、培植健康市场、形成健全机制等稳定蚕桑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正堂 《四川蚕业》2000,28(1):53-55
<正> 南部县碾垭乡的蚕桑生产,前几年面大分散,养蚕零星粗放的付业,养蚕单产低,农民收入低,一受市场影响,农民则弃蚕不养蚕或毁掉桑树。现就碾垭乡11村8社养蚕大户罗先锋养蚕量大、单产高、收入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楼黎静 《蚕桑通报》2011,42(3):38-39
湖州是我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蚕丝业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湖州市茧丝绸生产素以优质高品位著称,是全国、全省高品位生丝和优质丝绸出口重要基地,1995年、2003年先后被国务院评为“中国丝绸之乡”和“中国绸都”之称。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蚕桑产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茧丝绸价格走低的形势下,各级蚕桑生产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基本保持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一是产业地位提高。江苏省把蚕桑产业列入了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内容,各地特别是主产区把蚕桑产业列入了地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组织领导力度加大,技术指导更加到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修水县2013年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支持蚕桑基地、蚕桑合作社、桑叶开发利用、龙头企业、蚕桑技术服务等项目的建设,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项目的管理、推进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稳定发展了修水县的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20.
刘畅 《四川蚕业》2004,32(3):55-56
大河苗族乡位于兴文县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86.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全乡辖1街村19行政村,由于区位优势差,且无好的工业企业,全乡经济一直较落后。2003年乡财政收入92.8万元,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长期以来,乡里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属我县传统农业乡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何在?这一首当其冲的核心问题就成了全乡上至党委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笔者近期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发展蚕桑这一绿色产业,不仅符合该乡实际情况,而且能为大河人民增加收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