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王强 《广东饲料》1996,(1):38-39
鱼用饲料中的促摄饵物质王强水产养殖方式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人工配合饵料的发展。人工配合饵料营养成分全面,蛋白质含量高达30-50%,但很多饵料未被鱼类吞食就沉入水底,难于被鱼类完全摄食,引起极大浪费,既污染了水质又使生产成本提高。为此,必须设法促...  相似文献   

2.
日本利用碳水化合物和高能低蛋白饵料养鲤鱼的动向安徽农业大学牧医系水产专业刘恩生鲤鱼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常是池塘和网箱等高密度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但是,养殖鲤鱼的饵料一般要求蛋白质含量较高,如从鱼种到成鱼养殖阶段的饵料蛋白质含量一般是38%左右...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鲤合理投饵对饵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鲤合理投饵对饵料效率的影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高志慧在鱼类养殖中,饵料效率的高低是衡量养鱼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们往往不予忽视。网箱养鱼是模拟鱼类在大自然的生态条件,再加上人们对鱼类进行饲养研究后,所摸索出来的一条集约化养殖方式。网箱养...  相似文献   

4.
鱼属变温动物,鱼的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在低温时鱼体内各种消化酶的量和活性都不高,影响鱼的生长。鱼类饵料的加工工艺,应考虑养殖时的水温等因素,才能生产出低温时有较高消化率的特制饵料。鱼根据食性分为: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和滤食性的鱼,不同食性的鱼体内消化酶的种类、活性和含量亦不相同,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各不相同,鱼饵料加工工艺应根据不同鱼的品种、不同生长期等特性来设计和配制,使其符合不同食性鱼的需要。随高油脂饵料的出现带来物料流动性差、加工设备易粘料、挂油现象和影响成品的储藏等问题,对包装及仓库的温度及光照设计标准应严格控制。促摄饵物质的应用,能对鱼类视觉、味觉和嗅觉产生强烈的刺激,激发了鱼摄取饵料的欲望,使消化酶的活性提升,能有效地促进鱼的抗病能力和增重。  相似文献   

5.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价值在鱼类间有着不同,温水性鱼类比冷水性和海水鱼可利用较高水平的日粮中碳水化合物。鱼类虽然没有列出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但日粮中如果没有供给,就需要其它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来提供能量和合成其它生物学上重要化合物的代谢中产物。因此,在养殖鱼类的日粮中供给适当水平的碳水化合物就显得很重要。鱼类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不同,与碳水化合物的复杂程度有关。比如,某些鱼类利用单糖和利用复杂糖类效果一样或更好,而另一些鱼却不能利用单糖作能源。大多数鱼类利用熟化淀粉效果好。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结果表明,鱼类持续高血糖。持续高血糖和鱼类对日粮中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相对不能利用,被认为是由于内源性胰岛素水平低。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鱼类胰岛素水平和哺乳动物一样甚至通常更高些,这表明鱼类并不象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易患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怀卵亲鱼饵料的营养质量对真鲷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世界养殖的鳍鱼类共有300多种,大部分鱼苗取自自然海区。由于自然苗种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的需要,因此需要人工繁殖亲鱼,以大量提供高质量的受精卵。培育优良怀卵亲鱼,其饵料营养成分对性腺的发育和产卵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摄食不同饵料的真鲷亲鱼的产卵能力、卵的质量及孵化率作了对比试验,以改善亲鱼的饵料配方。  相似文献   

7.
在鱼苗(种)饵料研究中,日本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加入鱼苗(种)所需营养成分,并使其微粒化,微粒在氯化钙水溶液作用下硬化,生产出一种适于鱼苗(种)摄食的新型颗粒饵料。这种饵料有以下特点:(1)颗粒直径在鱼苗(种)可食范围内;(2)饵料在水中最少漂浮30分钟不沉;(3)在水中不溃散,不膨润;(4)饵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溶解到水中;(5)鱼类喜食;(6)饵料散布水中不腐败;(7)幼鱼摄食后能充分消化吸收。具体制法为:方  相似文献   

8.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天然虾青素的来源之一,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β-胡萝卜素和藻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较强,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多。文章综述雨生红球藻的营养特性及其在虾蟹饵料中的应用情况,为雨生红球藻及其产物在虾蟹饵料中的研究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油脂是供应能量的最好来源,每克油脂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它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一样,是对虾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徐明起等研究认为,对虾配合饵料中最适油脂含量为8%。但国内配合饵料油脂含量偏低,大多不添加,即使添加,对于油脂是否已氧化一般也不进行测定。对虾配合饵料中的油脂主要是植物油和鱼油,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因高温、紫外线、酶或其它助氧化因素影响,很容易发生酸败。酸败的脂肪中不饱和  相似文献   

10.
彭爱明 《饲料工业》1996,17(5):12-12
鱼类的感觉机能对饵料形态特征的影响江苏省泰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彭爱明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不论使用动物性饵料还是植物性饵料,鱼类对其都有不同的嗜好习性,这一嗜好习性都是由鱼类感觉机能的作用所致。鱼类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因此,专...  相似文献   

11.
吡哆醇有提高养殖鱼类养分利用率的重要作用RemiTMBaker著曾虹摘译裴德纯校养殖鱼类营养物利用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改善饲料宏量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控制代谢辅助因子以使宏量营养素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吡哆醇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草鱼属于草食性鱼类,能较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不影响其生长。本文就影响鱼类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因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在鱼体内的代谢机制进行综述,为大规格草鱼对膨化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3.
配合饵料是根据不同养殖对象如鱼类、甲壳类、贝类等的食性和对营养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制造和投喂的。因此对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14.
油菜籽中含朊酶抑制剂、植酸和丹宁酸,而且纤维含量高,并含芥酸和异硫氰酸等有毒物质,故用作动物饲料蛋白源受到限制。为研究油菜籽粉用作莫桑比克罗非鱼苗(平均体重0.3克)实用饵料中的蛋白源对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生物系鱼类饲料和营养研究室配制了六种等氮且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平衡的饵料,对鱼进行56天的投饵试验。对照饵料的蛋白源为鱼粉或豆粉。结果表明:油菜籽粉可代替15%的豆粉,高于此含量鱼苗摄食量下降且生长减慢。投喂油菜籽含量高的饵料,鱼苗甲状腺滤泡的中心胶体区出现啮蚀状。  相似文献   

15.
鱼类系在水中摄饵,环境的影响因素复杂,能否给予营养平衡,以保持在水中营养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饵科不被溶化是养殖鱼类成败的关键。因此,水产饵料的配制技术颇为重要。第一节配制原料的选择用作鱼虾类配合饵料的原料品种很多,在设计配方时,对所用原料需认真选择。在选择原料时应考虑下列诸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金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动物性伞科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它要求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的食物才是保证金鱼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金鱼的天然动物性饵料主要是各种水蚤,植物性饵料有芜萍等.我国目前尚无定型生产的喂养金鱼的专门颗粒饲料,有关金鱼的颗粒饲料都是各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在鱼类饲料生产中,油脂的添加问题,特别受到重视。添加油脂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节约蛋白质,提高饵料能量,降低饲料成本,促进鱼体生长。一克脂肪的总能量(燃烧能)相当于9.40千卡,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高二倍以上。鱼类一般肉食性倾向较强,需要高蛋白饲料,脂肪作为  相似文献   

18.
淀粉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代谢能力相对较差。文章就淀粉对鱼类生长、免疫及血糖的影响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对鱼类的氮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可以通过影响蛋白质合成时转录模板DNA含量、转录效率和翻译水平而实现对鱼体蛋白质的调控。影响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对鱼类氮代谢的调控因素包括水温、鱼的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鱼体内的激素含量以及饵料的营养水平等。本文综述了鱼类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的结构及其影响鱼类氮代谢不同作用方式等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以后在鱼类上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磷在鱼类生长、代谢、骨骼矿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水中磷的含量低且鱼类对水中的磷利用率很低,鱼类所需的磷大部分源于摄食的饵料.文章从鱼类饵料中磷的来源与形式、不同形式磷的利用率、适宜的钙磷比、磷需要量的评价指标以及海水鱼与淡水鱼对饵料中磷的需要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鱼类对饵料中磷的需要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