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126名足月新生儿脐血红细胞铁蛋白含量的结果表明:126例新生儿脐血红细胞铁蛋白为161.4±67.5ag/cell,脐血红细胞铁蛋白含量与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红细胞铁蛋白含量与体内铁储备密切相关,它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评价新生儿铁储备的作用优于血清铁蛋白。 相似文献
3.
4.
腺苷脱氨酶是机体重要腺苷代谢酶之一,能催化腺苷嘌呤环上6-位氨基脱氨,从而生成肌苷的氨解反应,与腺苷激酶、5′-核苷酸酶及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共同使机体腺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文献报道人体组织中的腺苷脱氨酶分子有多种形式,其表观分子量分别为36000、114000、200000和298000。本文报告一种用亲和层析法,从人红细胞胞浆液中分离腺苷脱氨酶的新的简便快速方法。所采用的亲和层析胶,为 N~6-(6-氨己基)腺苷-Sepharose4 B 凝胶,是由N~6-(6-氨己基)腺苷与经溴化氰活化的 Sepharose4 B 胶偶联而成。人红细胞胞浆液中的腺苷脱氨酶,经两次亲和层析分离后,比活性提高了197倍,酶活性回收率为49%。高效液相凝胶排阻层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酶蛋白制剂含有表观分子量分别为36000、72000、114000和64000的四种蛋白质组分。其中前三种组分的表观分子量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26对正常产妇及其新生儿红细胞锌、铜含量。结果表明:母血红细胞锌高于脐血,而红细胞铜低于脐血,差异显著;母婴间红细胞锌、铜均呈显著正相关;新生儿红细胞锌、铜含量与母亲血清锌钢浓度无直线相关。认为红细胞锌、铜在母婴间锌、铜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含量稳定,更能准确反映体内的锌、铜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总蛋白含量 ,为临床不同胎龄出生的新生儿营养状况的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新生儿出生断脐时取血 ,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浆总蛋白含量。结果 :不同胎龄组新生儿脐血总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1 ) ,以足月儿组脐血总蛋白含量较高 ;早产儿的脐血总蛋白含量随其体重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胎龄及体重可影响胎儿血浆总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对地中海贫血初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与地中海贫血的关系。方法 :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新生儿脐血的MCV和MCH ,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脐血的HbBart’s,用跨越断裂点PCR(gap PCR)法检测东南亚缺失型α 地中海贫血 1基因。结果 :地中海贫血组的新生儿脐血MCV和MCH明显小于正常新生儿组 (P <0 .0 1) ,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结论 :新生儿脐血的MCV和MCH可为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联合检测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50例IM患儿血清ADA活性水平及外周血涂片分类100个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并与5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排除EB病毒感染)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血清ADA检测对小儿IM鉴别诊断特异性为71.0%、敏感性为55.6%、准确性为69.8%;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分类计数特异性为61.1%、敏感性为58.6%、准确性为63.3%;联合两项指标检测特异性为76.9%、敏感性为67.8%、准确性为79.8%。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DA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有助于小儿IM的诊断,较单一指标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患儿出现不规则发热,且血清ADA水平及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时,应考虑到有EB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2.
小麦胆色素原脱氨酶的联合酶活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以小麦匀浆液中δ-的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催化δ-氨基酮戊酸(ALA)生成胆色素原(PBG),并以PBG作为底物测定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的酶活,的结果表明:将ALA缓冲液与粗ALAD酶液1:2混合,25℃,黑暗反应4h,可获得最大量的PBG,加入部分纯化的PBGD,37℃反应1h后,测得底物PBG减少,产物原尿卟啉原I增加,该联合酶活测定法以PBG减少来直接确定加热处理后的凝胶过 相似文献
13.
6个鸡种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肌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主要的催化酶之一的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1,AMPD1)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分析了其在6个鸡种中的序列多样性,发现在525 bp的片段中共存在10个多态位点,其中120位的A→G,355位的A→G的碱基变化仅在泰和乌骨鸡、北京油鸡、茶花鸡肌苷酸含量较高的鸡种中出现,推测这两个位点与肌苷酸含量密切相关。另外该基因与体重也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淀粉凝胶电泳法检测广东省湛江市和广西省贵县两个汉族群体ADA的遗传多态性.确定3种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81例新生儿疾病及20例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初步评价新生儿疾病时红细胞免疫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①对象:新生儿肺炎24例、新生儿败血症12例、新生儿硬肿症15例、早产儿14例、新生儿轻、中度贫血16例。正常对照组20例。②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简称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以上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新生儿肺炎、败血症RBC-C3bRR分别16.3±5.4、15.8±4.7,T值为2.68、2.16,与正常12.3±4.3对比,明显增高,P均<0.05。RBC-ICR分别为17.9±5.7、21.3±4.8,T值分别为5.24、4.75,与正常对照组14.6±3.2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新生儿硬肿症、早产儿RBC-C3bRR为14.0±4.6、13.6±3.4,RBC-ICR分别为14.2±3.4、13.5±4.1,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新生儿轻、中度贫血16例,其中8例RBC-C3bRR、RBC-ICR低于正常。结论:①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时,红细胞免疫增强红细胞膜上C3b增加, 相似文献
16.
小麦内生固氮菌分离及其ACC脱氨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小麦内生固氮菌数量,筛选具有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活性的小麦内生固氮菌,确定筛选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与分类地位,为微生物肥料生产收集菌种资源。【方法】样品表面灭菌后采用无氮培养法筛选内生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采用ACC唯一氮源法筛选ACC脱氨酶阳性菌,比色法定量测定ACC脱氨酶活性;PCR扩增得到菌株16S rDNA,通过序列测定和相似性分析研究菌株的系统发育;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种。【结果】小麦体内固氮菌数量为(0.2-17.8)×105 cfu•g-1鲜重;分离到小麦内生固氮菌60株,固氮酶活性在1-36 nmol C2H4/h•mg蛋白,其中9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活性在0.87-9.32 µmol α-丁酮酸/h•mg蛋白;新分离菌株9136固氮酶活性为1.82 nmol C2H4/h•mg蛋白,ACC脱氨酶活性为9.32 µmol α-丁酮酸/h•mg蛋白,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结论】 田间自然生长的小麦体内有大量固氮菌,数量在105 cfu•g-1鲜重,其中部分菌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个别菌株具有较高的ACC脱氨酶活性,可能对作物抵御不良环境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了一种测定蜂花粉中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10%乙醇提取,过 Waters OASIS柱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分离,257 nm波长处检测,腺苷在1~10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回收率较高,达到97%~101%,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逐步深入,逐渐认识到红细胞不仅具有呼吸功能,且有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免疫粘附功能。目前已发现许多疾病均与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改变有关。为了观察小儿肠炎时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我们对肠炎患儿35例的红细胞C3b花环和免疫复合物花环作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对照组:正常儿童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7岁。(2)病例:肠炎急性期患)L30例,迁延性肠炎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月~6岁。肠炎患儿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1.2方法参照郭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