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电极表面聚合L-半胱氨酸制得修饰电极,再利用DNA与蛋白质的特异性结合,将小牛胸腺DN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依次滴加到聚L-Cys/Pt电极表面,制备得到DNA-HRP/L-Cys/pt电极,实验证实该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线性范围为1.2×10^-6~9.0×10^-3mol·L^-1,检出限:8.0×10^-7mol·L^-1.  相似文献   

2.
以铂电极为基底,用恒电位沉积一层普鲁士蓝(PB),然后用纳米金和明胶构成的复合固酶基质,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普鲁士蓝修饰的电极表面,再用戊二醛(GA)对复合酶膜进行交联改性,从而制备了性能良好的过氧化氢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交流阻抗法(EIS)对传感器进行了电化学表征。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探讨了工作电位、pH、温度以及干扰物质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较高灵敏度、较好抗干扰能力、良好稳定性及重现性。传感器对H2O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2×10^-6~1.3×10^-3mol/L,检测限为6.0×10^-7mol/L。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金溶胶,戊二醛(GA)及牛血清白蛋质(BSA)构成新型生物复合固酶基质,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于天青Ⅰ(AI)修饰的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复合固酶基质可很好的保持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对H2O2的响应范围为3.0×10-6~8.0×10-3mol·L-1,检测限为1.2×10-6mol·L-1,并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在玻碳电极上电沉积四(1,4-二噻英)四氮杂卟啉铁(FePz(dtn)t),将其作为电子媒介体与纳米金结合,利用纳米金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最后用聚乙烯缩丁醛包埋修饰好的电极,制备了过氧化氢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以-0.25V为工作电位,在pH=6.5,温度为25℃的最佳条件下,其峰电流值与H2O2浓度在3.5×10^-6~7.35×10^-3mol/L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10^-6mol/L(S/N=3).该传感器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响应较快、灵敏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粗毛淫羊藿ISSR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buffer、2.0mmol·L^-1Mg^2+、0.10mmol·L^-1 dNTP、1.5UTaq酶、40ng模板DNA和0.6μmol·L^-1引物;PCR反应程序为:95℃5min;94℃30s,52℃45s,72℃2min,共35个循环;72℃10min,4℃保存。  相似文献   

6.
在NaOH介质中,山奈酚对H2O2-luminol体系的化学发光有抑制作用,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山奈酚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本法测定山奈酚的线性范围为2×10^-8~6×10^-6 g·mL^-1,检出限为1.8×10^-8 g·mL^-1,对1×10^-6 g·mL^-1山奈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8%.研究了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特性,提出了发光反应可能的机理.将本法用于合成样品中山奈酚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基于铝酞菁为中性载体对亚硝酸根离子(NO2^-)具有独特选择性的一种聚合膜(PVC)电极。该电极对NO2^-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和近Nernst电位响应,其线性范围为1.0×10^-1~1.5×10^-6mol/L,检测下限为9.5×10-^-7mol/L,斜率为(-58.3±0.5)mV/decade。该电极作为直接电位法的指示电极,能运用于废水中亚硝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Cu胁迫对柑桔叶片膜透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脐橙52(C.sinensis(L.)Osbeck.cv.Navelorange No.52)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Cu胁迫对柑桔叶片膜透性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20、40μmol·L^-1Cu处理下,K^+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5.8%、30.85%、60.3%;Cu^2+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17%、222.6%、298.1%;大分子渗漏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6%、13.47%、27.8%。当Cu的处理浓度为5μmol·L^-1时,MDA含量显著提高,且随着Cu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着Cu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而POD则一直上升,SOD和CAT活性在0.1μmol·L^-1Cu处理时达最大,而PPO活性则在5μmol·L^-1Cu处理时达最大。0.1、5μmol·L^-1Cu处理下,柑桔叶片的蛋白质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20、40μmol·L^-1Cu处理时,柑桔体内一些原来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受阻,同时诱导一些新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培微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光合环境中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CO2浓度及培养基中蔗糖和无机盐含量对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时,无菌苗的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增幅、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在对照条件下即PPFD为40μmol·m^-2·s^-1、CO2为400μmol·mol^-1时,这些生理指标降低,二者差异显著。不同培养基组分对无菌苗生根影响显著,其中含20g·L^-1蔗糖的培养基优于无糖培养基,1/2MS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结论:PPFD为100μmol·m^-2·s^-1、CO2为1400μmol·mol^-1,含20g·L^-1蔗糖的1/2MS培养基有利于驱蚊香草无菌苗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10.
从断奶大鼠中获得新鲜的胃粘膜,分离培养胃粘膜上皮细胞,培养30 h后,试验组换为分别含有1×10^-4、1×10^-3、1×10^-2和1×10^-1μmol/L生长素(Ghrelin)的新鲜培养液,对照组换为不含Ghrelin的正常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4 h,收集培养液和细胞,分别测定培养液中胃蛋白酶活性和细胞中H^+-K^+-ATPase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10^-3μmol/L的Ghrelin可显著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1×10^-4、1×10^-3和1×10^-2μmol/L的Ghrelin显著提高胃黏膜上皮细胞中H^+-K^+-ATPase的活性(P〈0.05)。表明Ghrelin体外作用于胃粘膜上皮细胞可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HNO3酸性介质中,强力霉素与Ce(Ⅳ)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罗丹明6G对该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简易、快速测定盐酸强力霉素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在1.0×10^-8~1.0×10^-6g/mL范围内与强力霉素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IUPAC的建议计算得到的检出限为2×10^-9~g/mL(3a),对1.0×10^-6g/mL的强力霉素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5%。将本法用于强力霉素药片及血样和尿样中强力霉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荧光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一定条件下阿魏酸的相对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在3.0×10^-7到5.0×10^6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起一种荧光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9×10^9 mol/L,同时测定1.0×10^-6 mol/L阿魏酸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法操作简便,灵敏,迅速,用于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秋水仙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存在时,高锰酸钾可在酸性介质中氧化秋水仙碱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高锰酸钾-甲醛-秋水仙碱化学发光测定秋水仙碱的分析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秋水仙碱浓度在1.0×10^-7~6.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90A(c=1.0×10^-6mol/L,n=11).该方法用于药物制剂中秋水仙碱含量的测定,其分析结果与药典方法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木薯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木薯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光反应曲线测定,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Pn(net photosynthesis)对光、CO2的变化规律,运用Sigmaplot软件利用非线性方程拟合分析叶片对光、CO2的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木薯叶片的光和CO2反应曲线变化均呈现非线性变化,各品种在高CO2浓度下均表现较高的Pn值。5个品种中,SC5品种的CO2补偿低最低(15.67μl·L^-1),而饱和点最高(2053.91μl·L^-1);同时,SC7品种的光补偿点最高(46.98μmol·m^-2.s^-1),光饱和点最低(895.63μmol·m^-2.s^-1)。另外,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的品种为SC8和SC205,分别为1.53和1.17μmol·mmol^-1。  相似文献   

15.
S3307对郁金香切花的抑菌和保鲜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S3307在郁金香鲜切花瓶插期间的抑菌作用和保鲜效果,以郁金香品种阿波罗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设计4种不同保鲜剂处理:T1(5mg·L^-1S3307)、T2(150mg·L^-1柠檬酸+3×10^4mg·L^-13%蔗糖)、T3(150mg·L^-1柠檬酸+3×10^4mg·L^-1蔗糖+300mg·L^-18-HQC)、T4(150mg·L^-1柠檬酸+3×10^4mg·L^-1蔗糖+300mg·L^-18-HQC+5mg·L^-1S3307)。于处理第4天测定各保鲜剂中的细菌数量,调查观赏品质、鲜重、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结果表明,S3307可减少瓶插液中细菌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极显著,以T4抑菌效果最好。4种保鲜剂均可延长郁金香的瓶插寿命、增加花朵直径及每天开放时间.并减少花瓣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以T4的效果最好。T4与CK相比,瓶插寿命延长5d,花朵直径增加3.81cm,每天开放时间增加4h,盛开持续期增加5d,瓶插第7天丙二醛含量降低37.83%,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降低37.39%。S3307在郁金香切花保鲜剂中可以单独使用,与其他保鲜剂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柑桔与土壤中螺螨酯农药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混合提取剂(乙腈:水=4:1)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建立了螺螨酯在柑桔与土壤中残留量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螺螨酯在0.01—1.0mg·L^-1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农药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仪器最低检出量为1×10^-12g;柑桔全果与土壤中螺螨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0.8%~93.8%和87.2%-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85%-11.0%和2.05%~5.17%(n=5),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mg·kg^-1.  相似文献   

17.
酸性土壤有效硒提取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酸性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浸提剂(0.5mol·L^-1NaH2PO4,0.03mol·L^-1NH4F-0.025mol·L^-1HCl,0.5mol·L^-1NaHCO3)中,0.5mol·L^-1NaH2PO4是最佳浸提剂。对0.5mol·L^-1NaH2PO4提取条件的研究表明,硒提取量随液土比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反而降低,故将提取的液土比定为15∶1;当振荡时间从15min增加到90min时,硒提取量有所增加,但当振荡时间继续增加,硒提取量反而降低,故将振荡时间定为90min;硒提取量随振荡速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当振荡速度超过210r·min^-1时,硒提取量反而下降,故将振荡速度定为210r·min^-1;当提取温度从17℃升高到30℃时,硒提取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超过30℃时,硒提取量反而下降,故将30℃定为有效硒的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18.
UASB的启动及其对畜禽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UASB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用畜禽废水直接启动UASB反应器是切实可行的,絮状污泥接种后经过54d的驯化,有机负荷由0.8kgCOD·(m^3·d)^-1提升到5kg COD·(m^3·d)^-1,进料COD浓度由800mg·L^-1提高到4000mg·L^-1,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5%以上;用UASB反应器处理畜禽废水也是切实可行的,畜禽废水经过UASB反应器处理,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同时对TN和TP也有一定的去除,且反应器较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病毒类肠道疾病肠炎病 危害对象:草鱼、青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严重时鳍调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防治方法:(1)鱼种放养前,用10×10^-6浓度的漂白粉浸浴。(2)流行季节每隔半月用1×10^-6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或投喂磺胺作药饵。  相似文献   

20.
1,2,4-三氯苯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4-三氯苯(1,2,4-TCB)处理后斜生栅藻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培养液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改变来检测1,2,4-TCB对斜生珊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4-TCB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2,4-TCB处理4 d后,斜生栅藻细胞蛋白质含量下降,10 mg·L^-1和15 mg·L^-11,2,4-TCB处理后,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2.89%和80.22%,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含量下降最显著,在5 mg·L^-1处理组即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膜结合酶SOD和POD活性降低,15 mg·L^-1 TCB组藻细胞的SOD和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40.57%和77.42%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培养液中TOC含量升高,其中10 mg·L^-1和15 mg·L^-11,2,4-TCB处理组TO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57.95%和72.55%.这表明1,2,4-TCB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及各种生理功能产生毒害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藻细胞生物膜通透性和生物膜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