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了20种果实类中药的丙酮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 g/ml时,鹤虱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93.9%,其他4种病原菌抑制率均在60%以上。益智、诃子、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病原菌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益智、五味子对小麦纹枯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3.2%和85%。砂仁对供试的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在供试浓度为0.1 g/ml时,诃子、益智丙酮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鹤虱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为69.8%。  相似文献   

2.
以20种植物花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一年蓬、商陆和广玉兰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中的4种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商陆和广玉兰提取物分别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100%;樟树、侧柏、夹竹桃和石榴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次之,对5种供试菌中的2种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广玉兰和华山矾提取物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其抑制率均为100%;一年蓬和金樱子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均在90%以上。一年蓬和广玉兰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10种中药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10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 .0 5 g/ml时,桂枝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 0 % ;藿香和木香提取物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次之,对5种供试菌中的至少4种抑制率在75 %以上;淫羊藿提取物抑菌活性也较好,对其中3种供试菌抑制率在6 0 %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 .1g/ml时,桂枝和黄柏提取物能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 0 % ;藿香、木香和木鳖子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均在75 %以上。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47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井冈山47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几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g/ml时,山鸡椒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所有供试菌抑制率均在90%以上,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凹叶厚朴、深山含笑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至少4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凹叶厚朴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表现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在供试浓度为0.1g/ml时,山鸡椒、凹叶厚朴、深山含笑、枫杨、南方荚迷、青榨槭、腊莲绣球、长柄双花木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均在90%以上;四照花、柏拉木、毛茛、紫萼、尼泊尔蓼、拟赤杨、鸭儿芹、金毛耳草、泥炭藓、戟叶蓼、庐山楼梯草、井栏边草、藜芦、下田菊、牛皮消、薄荷、木槿等17种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山鸡椒、凹叶厚朴和深山含笑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几种蕨类植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几种蕨类植物的抑菌活性,为发现植物源农药提供线索。[方法]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2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江西省吉安市的3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 mg/ml时,狗脊蕨的抑制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2种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8.8%和100%,海金沙抑菌效果次之,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73%和76.8%。但这3种供试植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萃取物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均不强。[结论]3种植物萃取物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供试菌种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狗脊蕨和海金沙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10种植物源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槟榔叶斑病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椰子泻血病菌(Ceratosystis paradoxa)和花生焦斑病菌(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1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25g/mL时,飞机草对3种供试病原菌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0%;其次是菠萝蜜,对椰子泻血病菌、花生焦斑病菌和槟榔叶斑病菌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2.2%和90.7%;三角梅对椰子泻血病菌的抑制率为91.1%,但是对其他两种的抑制效果均低于80%;芭蕉、假臭草的抑制率都在80%以上。在浓度为0.05g/mL时,飞机草对3种病原菌孢子的抑制作用明显,都在80%以上;菠萝蜜对其中两种病原菌椰子泻血病菌、花生焦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以上;三角梅对椰子泻血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0%以上;假臭草和芭蕉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iucticola)、李子干枯病菌(Macrophoma ku-watzukia)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黄连等13种药用植物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植物提取物为4 mg/mL时,13种药用植物的39种提取物对上述3种供试菌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丁香、绞股蓝、黄柏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高,对3种供试菌株的平均抑制率达50%以上,对孢子萌发的平均抑制率大于40%,其中黄连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最高,平均抑制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水、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了青蒿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其中0.1 g/ml浓度的水提取物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对辣椒疫霉病菌、蘑菇湿泡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制率为29.70%,对其余供试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0.60%以上(茄子枯萎病菌除外)。抑制孢子萌发试验结果,在0.04 g/ml浓度下,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丙酮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15%和64.98%;青蒿各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青蒿水提取物稀释20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40.70%,对照药剂嘧霉胺1 000倍液的防效为61.14%。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菌,对狗脊蕨等1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质量浓度为1 mg/ml时,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狗脊蕨的抑菌效果最好,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抑制率分别为88.8%和100%;海金沙抑菌效果次之,对两种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73.0%和76.8%。单从对一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看,截叶铁扫帚对小麦纹枯病菌抑菌率为100%。10种供试植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萃取物对两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不强,说明植物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狗脊蕨、海金沙和截叶铁扫帚的提取物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乙醇、石油醚和三氯甲烷为溶剂,对朱顶红鳞茎中的活性物质进行索氏提取,并对其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物质对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0.6 g/ml以上的抑菌效果明显;孢子萌发试验结果显示,石油醚提取物仅对荸荠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氯仿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荸荠枯萎病菌和枇杷叶斑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在62%以上,氯仿为提取朱顶红鳞茎活性成分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1.
陈浩  宁睿  苏兴海  李优琴  王春梅  石志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84-1485,1510
[目的]对中药提取物进行抑菌成分分析,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研制提供基础。[方法]以丁香等1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为材料,测定各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丁香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结论]初步证实丁香酚为丁香提取物的主要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2.
丁香等29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9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山核桃干腐病和油茶炭疽病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并对2种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得出抑菌效果最优的植物提取物,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提取物处理后的油茶炭疽病菌菌丝形态变化。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 g/L时,丁香和牡丹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植物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对山核桃干腐病和油茶炭疽病的抑菌率均为100%,牡丹提取物对山核桃干腐病和油茶炭疽病的抑菌率分别为(93.81±0.51)%和100%;室内毒力试验中,丁香和牡丹提取物对山核桃干腐病的抑菌中浓度值(CE50)分别为2.566和10.268 g/L,对油茶炭疽病的CE50值分别为1.005和10.988 g/L,由它们的抑菌中浓度值可知,相同质量浓度时,丁香对2种病原菌抑菌效果更好;显微镜观察发现,丁香提取物处理后油茶炭疽病菌菌丝出现菌丝隔的数目增多,细胞内原生质体减少,液泡增多等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21种中草药醇提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开发理想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链格孢菌和灰霉菌为供试菌种,用生长速率法分别对21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02 g/ml进行初次筛选时,丁香、牵牛子等7种提取物对灰霉菌抑菌率在70.00%以上;丁香、牵牛子等7种提取物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50.00%以上;用提取物质量浓度0.01 g/ml进行二次筛选,丁香、细辛、辛夷和苦参4种提取物对灰霉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69.67%、62.52%、62.21%,与多菌灵相当;丁香、黄连、苦参、高良姜、细辛5种提取物对链格孢菌抑菌活性分别为100%、72.60%6、7.30%、63.90%、54.30%,均明显高于多菌灵6.90%抑菌率。[结论]丁香、苦参、细辛对两种真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植物源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80%乙醇和丙酮为溶剂,提取19种区域性植物和66种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用琼脂扩散法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生药浓度200mg/mL条件下,有10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活性,7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菌活性,其中石榴皮、五倍子、没食子、肉桂、丁香5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抑制作用(DIZ≥20mm),用两倍稀释法测定这5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发现抑菌活性只与提取物的浓度有关,与溶剂种类无关,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至少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抗菌物质,而且这些活性物质很可能具有作为天然广谱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7种中草药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方法]以100尾平均体长为3.5cm的斑马鱼为试验动物,选用肉桂、薄荷、丁香、黄连、黄柏、黄岑、八角、山萘、乌梅、枝子、诃子肉、苦参、虎杖、黄精、黄芪、连翘、酸枣红作为诱食剂进行3组诱食试验,分析不同中草药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单方筛选试验:将17种中草药分别以2%的添加量加入到基础饵料中,用迷宫试验记录试验鱼进入诱鱼室和空白室的次数,以及试验鱼咬啄饵料球的次数。梯度试验:从单方试验中选出诱食效果较好的中草药进行梯度试验,浓度为0.5%、1.0%、1.5%、2.0%、2.5%、3.0%,不添加任何中草药作为对照组。两两组合试验:根据单方试验结果进行两两组合试验,中草药添加量各为1.0%。[结果]虎杖、八角、薄荷、黄芪、连翘、肉桂、黄连、酸枣红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显著;4种中草药梯度试验结果得出浓度2.0%虎杖、浓度1.0%薄荷、浓度2.0%八角、浓度3.0%黄芪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最好;两两混合试验中浓度1.0%虎杖和浓度1.0%八角混合物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最好。[结论]斑马鱼的诱食效果与中草药种类和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7种中草药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方法]以100尾平均体长为3.5cm的斑马鱼为试验动物,选用肉桂、薄荷、丁香、黄连、黄柏、黄岑、八角、山萘、乌梅、枝子、诃子肉、苦参、虎杖、黄精、黄芪、连翘、酸枣红作为诱食剂,以2%的添加量分别加入到基础饵料中,用迷宫试验记录试验鱼进入诱鱼室和空白室的次数,以及试验鱼咬啄饵料球的次数,以分析不同中草药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虎杖、八角、薄荷、黄芪、连翘、肉桂、黄连、酸枣红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显著;4种中草药梯度试验结果得出浓度2.0%虎杖、浓度1.0%薄荷、浓度2.0%八角、浓度3.0%黄芪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最好;两两混合试验中浓度1.0%虎杖和浓度1.0%八角混合物对斑马鱼的诱食效果最好。[结论]斑马鱼的诱食效果与中草药种类和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低温贮藏的腐烂龙眼果实中分离主要致腐真菌,并以丁香、甘草、花椒和高良姜4种常见药食两用植物为试验材料,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从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及有效的提取方法,然后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龙眼的致腐真菌主要是龙眼拟茎点霉菌,丁香提取物对该菌抑制效果最好;而且在室温下,用75%乙醇震荡提取48 h所得丁香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丁香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为12.50 mg·mL-1。  相似文献   

18.
栾树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栾树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5,65℃回流90 min。同时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提取物对4种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棉花立枯病原菌的抑制率为100%;提取物2和6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龙柏茎叶粗提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龙柏茎叶为材料.用乙醇进行提取,粗提物对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粗提物浓度在67mg/ml的情况下.对15种供试植物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其中9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了80%以上,并对抑制效果较好的8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进一步的测定.测定出了抑制作用的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