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福建省松溪县松源镇西门村茶场,在1985年以前,是一个茶叶单产、茶园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一直居于全县领先地位的先进茶场,80年代初曾受到过省委主要领导的好评.可是,近几年来,该场由于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反复变更,影响了茶园的管理,造成茶园树势衰败,水土流失严重,一些边远地块茶园长年抛荒失管等问题出现,导致生产大幅度下滑,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集体收入锐减,到1992年全场430亩茶园仅产茶1100kg,产值9.08S万元,上交利润1.62万元,与1985年时相比,其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为了扭转茶叶生产严重滑坡的局面,1992年底西门村村委会在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之后,决定转换该场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实行茶园租赁制,将现有的430亩茶园全部租赁到户经营管理.现将该场推行茶园租赁经营的做法及成效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1985年,福建省宁德市猴循、大坪两个村在地区茶业管理局等单位的帮助下,以股份制形式创办了平湖茶叶集体联办场。从1985年开始新种了576亩高标准茶园,到1992年,7年间共产毛茶157吨,产值146.8万元,提供国家税收29.7万元。  相似文献   

3.
平和县茶叶示范场,自然条件优越,属低海拔地区,四面环山,茶园均为原农建团开垦。至1992年止共有茶园面积320亩,投产茶园210亩,种植的品种有黄、毛蟹、本山、八仙、铁观音等。黄是该场的当家品种,其高产优质试验园种植于1981年春季,面积92亩,占全场投产面积的43.8%。据试验记载统计,黄高产优质试验片茶园产量、产值均稳步上升,其中1992年的平均单产已达365.5公斤,亩产量和产值是其他茶园的3.9信和5.25倍,效益显著。在现阶段茶叶生产处于不很景气时期,特别有必要大力推广高产优质茶园的栽培技术。现根据本人多年在该场培育…  相似文献   

4.
周理飞 《茶叶科学技术》1998,(1):40-40,F003
建瓯市东由镇东由村茶场地处东公路于线上,交通方便。现有茶园面积600亩,已全部投产。1996年产于毛茶65吨,平均单产108.3公斤,毛茶平均价310元/50公斤,年产值达40.3万元,上缴村利润12万元。茶叶总产量、单产、单价和产值分别与上年比增14.04%、7.5%、8.62%和16.92%,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势头良好。在当前茶叶市场极度疲软、连年滑坡、品质下降、利润降低,亏损面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该场却能够在逆境中生存发展,取得成效。究其原委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及时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营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管理和科技兴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1993年我省接受了农业部下达的《名优茶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并确定在绿茶主产区福安市、宁德市、霞浦县的二十一个乡镇(场)2.23万亩茶园中实施。通过二年实施,该项目已顺利完成,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区的2.23万亩茶园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超过了项目合同的要求。其中茶叶单产达85公斤,比实施前的1990—92年平均单产增加30公斤,增幅为54.55%;新增总产66.9万公斤,新增产值和纯效益分别为932.6万元、373.03万元;名优茶产量371.56吨,比实施前增150.79吨,增幅为6830%;茶叶平均值从0.8469万元/吨,提…  相似文献   

6.
龙海市浮宫镇际都村某场,一九五六年创建,一九六八年种植茶树,六十年代搞茶园营种果树。现有茶园面积90亩,套种安海、安海变杨梅900株,牛心柿600株。年产茶叶10吨,常年平均单产111公斤,最高年份单产150公斤。年产杨梅65吨.柿仔40吨,茶果产值16万元,其中茶叶产值7万元.占全场,总收入的训%,果树产值9万元,占56%,往年售给漳州茶场干毛茶上百担,春秋茶质量均在四级以上,其中有SO%为二、三级茶.一、茶园套果生态良好茶场地处我市西南部丘陵台地,海拔高度3006)尺,土层深厚、酸性红壤、茶园套种杨梅、柿等果树,以8-10米…  相似文献   

7.
地处江南旅游胜地江苏省宜兴市善卷洞附近的善卷乡茶林场,是1975年建立的。建场初期,是由几块村办茶园合并而成,仅有茶园200多亩,亩产干茶不足50公斤,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年产值不到3万元,到1978年,该场茶园面积还不足400亩,年产值也只有20万元左右。近十年来,该场有了较大的发展,十年迈了十大步,茶叶产量和产值每年以20%的幅度增长。十年中,该场大力发展新茶园,改用茶树良种,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单产,狠抓产品质量,添置制茶机械,开发茶叶销售市场。从1983年开始,场部对各产茶工区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进一步促进了该场的发展。目前该场的茶园面积达950亩,采摘面积为855亩。1988年平均亩产达190公斤,平均亩产值为1404元,每担茶  相似文献   

8.
茶怖村茶场茶园面积307亩,品种多为福大实生苗,树龄20年,1985年亩产绿毛茶15公斤。1986─2001年由懂技术,善经营者一人承包。投入10.14万元进行低产改造。1989年单产上70公斤。1994年单产75公斤,产值27.66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4倍和9.2倍。该场低改投入与产出比是1∶13.95;与效益(国家税费、集体和个人利润)比是1∶5.6;与个人纯利比是1∶1.97。主要体会是:1.低改应以“四改”(改园、改土、改树、改品种)为主要内容,以水土保持为重点。2.集体茶场承包的方式、人选、包期、上缴基数、管理条款和期满验收标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福建是丘陵多山省份,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丰富,茶类多品质优,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在茶区各级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科技人员及茶区广大茶农的共同努力下,解放50年来。茶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末,全省茶园面积达12.74万hm2,茶叶产量11.89万吨,平均单产72.78公顷/0.6hm2,毛条产值13.2亿元,分别是解放初的6.72倍、30.9倍、5.万倍和100倍。茶叶产量一跃而居全国第一,茶园面积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茶叶出口2万多吨,年创汇7700多万美元,居全国第三,茶叶单产居全国前列。所有这…  相似文献   

10.
松溪县西门大队共有茶山362亩,其中可采茶园188亩,几年来该队积极开展科学种茶,茶叶总产、单产与茶叶品质不断提高,获得了高产、稳产、优质。79年该队产干毛茶398担,平均每亩221斤;80年产干毛茶462担,平均亩产246斤;81年产干毛茶482.5担,平均亩产255.7斤,三年平均茶叶售价每担达198.97元,81年平均售价206.52元,比80年每担增加17.22元。茶叶产值12万元,占大队总收入的31.5%平均每户产茶102斤,收入248元。茶叶等经济  相似文献   

11.
平和县茶叶示范场创办于1981年,现有茶园208亩,年产茶36吨。自从1985年开采以来,由于是大集体管理模式,年年亏损,到1987年已亏损2.4万多元。1988年起改为承包责任制,实行低耗的栽培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年实现税利10多万元。茶园低耗的栽培管理主要是抓好以下六条措施:一、少耕或免耕平和县茶叶示范场茶园覆盖率超过90%,茶蓬已基本封行,自1988年以来对茶园很少进行深耕,中耕除草也少进行,没有发现土壤板结,茶园面貌明显好于周围失管的同龄茶园。二、药剂除草长期以来茶园都是实行人工除草,费工费时。该场自八十年…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以来,湖北茶产业快速发展,产销两旺,成为山区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湖北省茶叶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茶园总面积322万亩,其中采摘茶园233.9万亩,总产量16.6万吨,茶叶农业产值52.4亿元,综合产值102亿元,按投产茶园计算,单产达到71公斤信,  相似文献   

13.
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卸家坪村四组的曾桂英农户,1987年春在海拔940m的山地开辟了双条密植茶园3.02亩.在她与老伴的精心管理下,茶园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鲜叶收入1992年为800元,1993年达6500元,1994年在全县茶叶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她家的鲜叶收入仍达到9728元,平均每亩鲜叶收入达3221.19元,成为全县茶园单产鲜叶收入最高的茶叶栽培科技示范户之一.据调查了解,她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谢继金  廖天宝 《茶叶》1997,23(4):8-10
1996年羊岩茶场产茶5.8万公斤,产值210万元,创税利45万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该场每年春茶开采期比山下茶园推迟15天,没有一个茶叶推销员,可是茶场年年生产的数万公斤茶叶却销售一空。其主要战略措施是:第一,把开发名优茶作为实施茶叶品牌战略的基础来抓;第二把提高名优茶质量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来抓;第三,羊岩山“茶叶商标注册和统一包装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杨芳 《福建茶叶》1998,(4):41-43
茶叶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全省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产量增加,单产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据统计,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266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0.99万吨,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比1979年分别增长26.9%和82.01%。茶叶单产673公斤/666.7m2,茶叶总产值12.68亿元,茶叶出口量1.7万吨,比1979年分别增长163.9%、1403.1%、183.3%。为了在新形势下茶叶生产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就我省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我省茶叶提出几…  相似文献   

16.
日照市东港区上李家庄子茶场是一个山区村办茶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为总结推广该场经验,提高茶叶生产水平,特进行了调查。1 基本情况上李家庄子茶场建于1967年,是日照市规模最大的老茶场。现有茶园面积13.3hm2,其中投产茶园6.7hm2,幼龄茶园1.3hm2,1999年新发展5.3hm2。1999年茶叶总产量6250kg,总收入5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250kg,收入40.5万元,名优茶收入占茶叶总收入的81%,交农业特产税1.8万元,交村委会茶园承包费7.5万元。2 主要经验2.1 积极探索茶场管理方法该茶场从1984年起实行了由一人牵头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菜价下跌,种茶效益下降,致使有的茶农粗放管理茶园,不治虫,不施肥,不培育,茶园荒芜,低产园面积不断扩大,大部分的乡村小茶场只采制少量的小品种,大宗茶几乎没有采制,制茶厂房被征作它用。茶园被果园、竹园等其它经济作物所替代,严重不利于茶叶生产。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茶叶生产管理责任制不完善,承包年限太短,承包人只注重眼前利益,科技、资金投入少,只采不管,造成茶园一部分抛荒失管,单产低,效益差。据1992年不完全统计,三明市集体茶园80%推行个人承包,其中近一半由外地…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对我国茶叶生产贡献率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祝成  陆德彪 《茶叶》2002,28(2):67-69
技术进步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茶园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近30年技术创新对我国茶叶生产的影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的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1991年单产增加由时间变量解释部分为84.2%,它和集体茶场经营制度改革、技术创新以及幼龄茶园逐渐进入成年采摘期等因素有关,而1985年-1991年期间56.1%部分则主要是技术进步所致。  相似文献   

19.
越南是个农业国家,地处东南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6%。越南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发展茶叶生产。2004年茶叶总产量达到13.8万吨,其中出口10.5万吨。越南现有茶园12.18万公顷,其中10.69万公顷是老茶园,平均单产1288.9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20.
连年来,各地茶叶销售都不景气,出现了许多茶厂倒闭,一些茶园抛荒,茶树砍掉改种其他农作物的现象。而赤溪镇的茶叶却出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三年来,这个镇年销茶叶间7.5吨,占总产的95%,年产值840万元;1996年到5月中旬止,已销茶叶17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三年来全镇3O0多个茶贩,年收入共约50O万元,使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665元猛增到1995年的1788元;三年来,为国家提供了茶叶税收共410万元,茶园面积还扩大了一倍多。赤溪茶叶产销两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镇党委和政府积极组织、鼓励、支持茶厂、茶贩开拓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