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治茶树害虫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县常规喷治时要求每亩喷药液量100公斤以上,用药多,成本高,工效低。尤其在高山,水源缺乏的地区。但目前手动喷雾机社会存量大、售价又低,操作简便,稍加改革即可进行低容量喷雾,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2.
茶园农药优化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滴直径、密度和沉积率直接影响着农药在茶园空间的分布。采用机动弥雾、手动吹雾和小喷孔片等低容量喷雾与常规喷雾(常量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对分布在茶树冠面0—10cm的芽叶害虫的农药中靶率高达60%—79%,较后者高10%—17%,但在茶树中下部的农药沉积率则反之(小喷孔片除外),农药在土壤中的流失量,常量法明显高于低容量喷雾。不同喷雾技术农药在茶树上的化学降解速率和半衰期相近,主要差异在于原始附着量的高低,其高低次序为机动弥雾>手动吹雾>小喷孔片>常量喷雾。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对芽叶害虫的防治效果,低容量喷雾的半剂量处理与常量喷雾的全剂量处理相近。单位面积的农药沉积量及雾滴数与害虫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各种喷雾技术在树冠面的农药沉积量均已超过害虫的致死量,故在芽叶害虫的防效上无明显差异。重点在于通过改进喷雾技术,以提高低容量喷雾对丛内病虫的防效。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地形、集约化程度及不同分布部位病虫的茶园农药优化使用技术方案,按此方案喷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过婉珍  蒋爱琴 《茶叶》1995,21(1):45-46
临安县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是在1988年开展“三个一”的低容量喷雾试验基础上进行的,1989年小面积进行优化防治试验,1990年扩大示范和推广面积,并列入当年度丰收奖项目的主要配套措施,1991~1993年列入县级丰收奖项目。五年来,共应用推广面积889.5公顷,不仅控制了猖獗性害虫的为害,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优化防治的茶园平均年喷药次数比原来减少1.57次,五年共节约农药费12333.48元,节约防治用工费23646.32元,比常规防治增收茶叶产值472119.88元,共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朱俊庆  商建农 《茶叶通讯》1991,(3):37-38,25
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是我国茶区茶树主要害虫,一年发生4次,以第一代(夏茶期间)危害最严重,目前一般采用化学农药喷雾或敌敌畏毒砂(土)撒施防治,但防治时间与浙江茶区的其他害虫不能吻合,需单独喷施。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我省的特产之一,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严重影响了茶叶的品质,且残毒危害人民健康。过去资料报导,苏云金杆菌类对茶树鳞翅目害虫,茶毛虫、大尺蠖、茶蚕等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较理想的菌种,1979年5月起,我们开始进行茶树害虫病原微生物的调查和筛选工作,拟选育出杀虫效率高、残毒低、生产性能好的菌株,用来防治茶树害虫,提高茶树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茶树害虫防治可分为二个时期:发生期防治和冬季防治。实践证明,要控制茶树害虫的发生和蔓延,这两个时期防治必需同时抓紧,不能偏废。一、茶树害虫越冬的生理基础。目前,茶树害虫的活动正随着季节变化逐渐进入休眠状态。越冬过程中,害虫首先使体内脂肪和糖类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根据茶树害虫优化防治的现状,从茶园生态系、动态平衡的原理及近40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茶园害虫优化防治的重要性和目标,并制定了茶树害虫不同种群组合的防治模式,阐述了主要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措施和依据。多年通过对常发性小绿叶蝉多点对比试验,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合理用药保护天敌优化防治区,茶园蜘蛛比常规化防区多34.61%,叶蝉密度、芽叶被害指数比常规化防区分别低37.48%、9.98%。全园喷布农药次数由6—7次下降到1—2次,每亩比常规化防区减少治虫费用7.54元。鲜叶亩产三年平均多5.52%。  相似文献   

8.
任菊仕 《茶叶通讯》1990,(4):24-25,14
近年来,世界各国农业害虫的防治已由化学防治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综合治理。新的形势对茶树害虫综合防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综述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的发展概况、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就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的系统对策谈谈一孔之见,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树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化学生态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宗懋 《茶叶》2005,31(2):71-74
本文介绍了应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目前进展和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茶树挥发性互利素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主要利用人工模拟的雌性害虫的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害虫的雄性害虫以达到预测和迷向防治的目的。在茶树挥发性互利素的应用上,当害虫危害茶树后,害虫的口腔分泌物中的酶类会由叶片的伤口进入茶树组织内而使茶树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挥发性化合物。这种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对这些害虫的天敌有很强的引诱作用,而对害虫却没有或只有很弱的引诱活性,通过这类化合物可以使天敌很容易找到它扑食或寄生的害虫的位置,为天敌寻觅到害虫提供了线索,同时为被害的茶树提供了保护.应用化学生态学进行害虫的防治尽管还没有在生产上达到应用的程度,但前景辉煌。  相似文献   

10.
40—1菌防治茶尺蠖和油桐尺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茶树害虫,苏云金杆菌是最有竞争能力的。在国外,苏云金杆菌虽大量生产和应用,但未见防治茶树害虫的报道。1983年以来,从已有和新分离的菌株中,筛选出对茶毛虫和茶尺蠖毒力较高的40—1菌。1985~1986年,在茶园中应用40—1菌进行了防治茶树主要害虫茶尺蠖、油桐尺蠖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菌剂:40—1粉剂,含40亿芽孢/克  相似文献   

11.
茶叶农残与茶树病虫的科学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公害食品(包括茶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给茶树病虫的科学治理和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茶树病虫的防治现状、茶叶农残面临的形势及茶树病虫科学治理的对策等谈点看法。一、茶树害虫种群的变动及其防治现状茶树栽培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随着种茶时间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茶树害虫的种类不断增加,种群数量也发生很大变化。正如陈宗您(1979)分析我国茶树害虫种群的演变趋势,大体可以归纳为4点:1)由体型大的害虫向体型小的害虫演变;2)由食叶性害虫向吸汁性害虫演…  相似文献   

12.
张进华 《中国茶叶》2008,30(2):25-25
钻蛀类害虫是指那些钻人茶树枝干和根部的害虫。近年来,随着宜昌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茶园种植的单一化,茶树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种类不断增多,人们往往只注重防治叶部害虫,而对钻蛀类害虫的危害不够重视,导致成年茶园特别是老茶园中钻蛀性害虫严重发生,影响茶树树势,甚至导致茶树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钻蛀类害虫的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技术顾问     
为什么使用一种化学农药防治茶树某种害虫,效果不及初期显著? 目前,部分地方反映,使用一种农药防治茶树害虫的效果,不及以前高。除了药剂出厂年限久或保管不善,及产品质量差,药效降低外,还有下列两个原因。一是长期单一施用,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二是使用浓度不当,喷布不均匀或错过防治适期,导致防治效果低。因各地使用情况不一样,其防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条件、茶叶生产与害虫发生的关系以及茶树害虫防治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茶树害虫的预测预报是防治茶树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基础。为了能准确、安全、合理、有效地对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对害虫必须做好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夏秋茶期间茶树主要害虫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期间,气温低、病虫害发生少,而夏秋茶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害虫的生长发育,因此常出现害虫大暴发现象。为了有利做好夏秋茶期间(5-10月份)的害虫防治工作,确保夏秋茶经济效益和次年茶树高产高效,笔者进行多年的摸索、探讨,初步了解这一期间发生的,容易造成经济损失的常见害虫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方法,现归纳如下:一、吸汁害虫(一)茶小绿叶蝉:1、发生规律与危害: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芽梢的汁液危害,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为害盛期有二次高…  相似文献   

17.
在茶树病虫化学防治中,长期喷施大量农药,不仅会使茶叶残留农药,杀伤大量天敌,而且会使害虫产生抗性,使化学防治效果逐渐降低,引起某些害虫为害猖獗。近年来,各地喷施化学农药防治茶树害虫的利弊虽有争论,但认为化学防治仍是今后防治茶树害虫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之下,各地必须十分注意茶树害虫抗性问题。在我国,对农业害虫抗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一般认为还不能找到完全克服产生抗性的方法,而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害虫抗性延缓发展。据报道,目前我国测定证实对一种或几种农药有抗性的农业害虫仅十余种。国内对茶树害虫肯定有抗性的种类虽未见详细报道,但各地反映,在某些茶区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农药使用技术水平解决农残问题。笔者通过8年的研究探讨,引进先进的低容量喷雾技术和药械进行农业、工业、科研方面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较好地掌握了低容量喷雾技术并设计开发出高效专用药械,采用”绿色食品A级”标准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对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取得良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 材料11 药械低容量喷雾法使用福州市农工商集团配套开发的3WDR-08型充电手持式电动低容量喷雾器,高容量喷雾法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2 病虫害与药剂生物防治的供试病虫害为茶黑毒蛾、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和茶…  相似文献   

19.
在茶园中,传统的施药方法是用工农-16型背负式或工农-36型担架式喷雾器进行常量喷雾,这些喷雾方法都是液力式雾化,所采用的雾化器均为切向离心式涡流芯喷头,所产生的雾滴直径较粗,沉降较快,在茶树树冠层作水平扩散分布较难,因此,每亩用液量多达75~125公斤。农药用量较多,耗工大,防治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近年来,发展了低容量和超低容量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茶园植绥螨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省茶园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利于害虫天敌的栖息和繁衍,若保护得法,对抑制茶树害虫的发生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植绥螨是捕食茶树害螨和其他小型昆虫的有效天敌,为了查明茶树上植绥螨的种类,为茶树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1988~1990年在湖南省主要产茶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