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水地育种室培育的冬小麦品种晋麦45号49号的选育过程和经验。着重介绍了最新育成的冬小麦品系临汾125和临汾127,同时在小 量育种模式、品种适应性选育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晋麦73,原名临抗1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协作,利用小麦黄矮病抗源,采用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穿梭育种、异地选择、联合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抗病耐旱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2002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晋麦63号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旱性强、高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广。1995-1996年参加全国黄淮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411.5kg/hm^2,比对照晋麦33号平均增产10.18%。1995-199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三年平均产量3843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和晋麦33号平均增产3.5%。截止2001年底累计推广39.55万公顷。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原名汾4858)是以晋麦62号为母本、97水32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8年6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小麦专家进行了田间考察验收.同年9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86号,审定编号为2008006。  相似文献   

5.
地处黄土高原吕梁山区的柳林县 ,土层深厚 ,很适于种植马铃薯。近年来推行了 8项技术改革 ,使马铃薯生产走上了高产高效之路。1 改常规种薯为脱毒种薯以前常规种薯农民自己留种 ,退化严重。近年来从山西省五台脱毒种薯基地引进了脱毒东北白和紫花白两个脱毒优种 ,具有抗逆性强、耐干旱、不退化、薯块大而整齐、产量高等优点 ,一般增产 50 %~80 % ,还有的翻一番。2 改秋季收获为夏、秋两季收获以前是 5月下旬播种 10月中、下旬收获 ,夏季马铃薯在市场上出现断档 ,货缺价扬。我们引进了津引 8号、夏波蒂、克新 4号等 3个生长期较短的优种 ,…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最近审定、认定了15种作物的31个品种。新审定的品种共21个,即晋麦35号(原名临辐4094)、晋麦36号[原名77(4)7]、晋麦37号(原名临汾514)、晋麦38号(原名吕旱189)、晋麦39号(原名旱选11号)、晋麦40号(原名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小麦主栽品种抗叶锈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14个具有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叶锈菌系,推导分析了来自山西省6个育种单位和种子部门的24个重要小麦品种所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状况。在供试的44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中,推导出了Lr1,Lr3,Lr13,Lr23,Lr26,Lr30等6个抗叶锈病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形式分别分布在19个小麦品种中,其中Lr1,Lr3,Lr26是供试材料的主要已知抗叶锈病基因。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4个供试品种中,仅有晋麦62号和鲁麦14号两个品种表现出对叶锈病良好的抗性,晋麦31号、晋麦56号和晋麦61号3个品种表现为中抗至中感(杂合类型),晋春9号、晋春13号、晋偃746—9等12个品种具有慢叶锈病特征。  相似文献   

8.
1997—1998年,在山西省襄汾就从国外引进的冬丰1号小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年型肥沃旱地条件下,冬丰1号小麦品种的产量与晋麦47号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主要农艺性状优于晋麦47号。建议在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肥沃旱地及扩浇地积极示范。  相似文献   

9.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阿豆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豆1号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87年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黑河5号,经过连续多年乌鲁木齐与阿勒泰之间的异地选择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系。2002—2003年参加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大豆品比试验,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均表现较好。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原品系名“阿豆1号”命名。  相似文献   

10.
晋麦68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有性基因转移方法选育而成。由于其亲本聚合了胜利麦与燕大1817及早洋麦等黄土高原核心种质特性,因而具有抗旱、优质、稳产的突出特点。山西省区试结果:产量超过对照晋麦5号15.5%,产量构成三要素比晋麦5号更合理。国家品质测试中心分析结论为:结构成分合理、品质优良、抗病性能强,是山西省中部、陕西省延安地区及甘肃庆阳地区种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是以晋麦66号为母本、忻915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6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小麦专家进行了田间考察验收,同年8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12.
远缘杂交冬小麦新品系临远28013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远28013是小麦研究所采用远缘杂交手段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系。该品系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吸浆虫,中抗麦长管蚜,高抗条锈病和叶锈病,经连续3—4年的产量试验,均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0%左右,于1999年5月20号通过山西省品审会组织的田间验收,是继晋麦31号、32号以后选育的又一个高抗吸浆虫综合性状好丰产型新品系。  相似文献   

13.
高抗吸浆虫冬小麦晋麦32号晋麦32号,原名“临远4055”。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远缘杂交组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用77-3295作母本,泰山1号×山前麦的杂交种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1990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麦32号。晋...  相似文献   

14.
品种信息     
《作物杂志》1985,1(3):26
晋麦23号 晋麦2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用钴60辐射(丰产2号×碧蚂4号)×南大2419二代后,由早熟突变系71E3-3选育而成。1979~1981年参加全省南部冬麦区试,平均亩产758.8斤,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1983年在运城地区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02.7斤,比对照晋麦11号增产13.8%。 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17.66%,干面筋含量达13.84%,沉淀值达30%左右,是……  相似文献   

15.
王效平 《种子科技》2011,29(10):43-43
晋麦85号,原名“临旱6207”,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属冬性品种.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晚2—3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抗倒性较好,一般旱地亩产270~320kg。我县于2009年引进种植该品种。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猕猴桃原产我国,分布很广,其种植已成为很多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猕猴桃果实中种子很多,很容易用种子实生繁殖,因此品种非常混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大量的天然杂种中已选出了不少优种,加上科研单位新培育出的和从国外引进的优种,品种数量不少,对于这些优种,最好用无性繁殖方法来发展。春季是发展猕猴桃优种的有利时机,在此季节进行高接换种,大砧木嫁接成活后可直接进入丰产期,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猕猴桃高接换种需要的一些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种子市场经营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种子市场经营管理现状 1.1种子市场品种现状 韩城市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新兴能源化工城市,共有作物播种面积2.87万hm^2,其中灌区面积占到65%左右,耕作上推行一年两熟制,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农作物,常年小麦播种面积1.57hm^2,玉米播种面积0.93hm^2,历年经营推广小偃6号、小偃22号、晋麦47、晋麦54、  相似文献   

18.
晋麦50号冬小麦1品种来源:原名“运丰早3号”,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平阳181”为母本、“庆丰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4月经山西省品审会审定通过。z特征特性: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80~95cm,株叶清秀,穗层整齐。穗粒...  相似文献   

19.
毛巧巧 《种子科技》2012,30(3):37-37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农作物品种,加快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更换,使育种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扩大优种入户率,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我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引进花生品种海花1号等品种,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现将花生引种应坚持的几个原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芳  王峰 《种子世界》2006,(10):29-31
2004~2005年在宁夏隆德县对从中国农科院等育种单位引进的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长6878、洛川9538抗病性强,丰产性好,产量高,分别较对照增产16.7%和11.8%,可作为固原市旱地冬小麦接班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陇原032、洛川9510抗病性强,丰产性较好,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增产7.7%和6.7%,可作为固原市旱地冬小麦搭配品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