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多胚水稻多胚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的培养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分析了普通稻和巨胚稻胚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1)普通稻和巨胚稻胚的生长在开花后前9d较快,是胚的快速生长期;从开花后第9~21天,胚生长缓慢,胚进入稳定生长期;开花后第21~30天,胚生长不再明显,胚基本成熟;2)同一时期,巨胚稻的胚大于普通稻,且细胞数目多于普通稻,盾片细胞大小也大于普通稻。  相似文献   

4.
胚拯救技术及百合的胚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合育种中由于胚败育致使杂交后代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胚培养技术解决了杂交幼胚生长发育的关键问题,在育种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综述了目前在百合胚培养研究中已获得的技术成就,这些技术不但对百合胚培养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百合的育种工作产生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经超排处理获黑山羊3日龄新鲜胚眙12枚,分别移植到同期发情的6只白色受体羊,其中2只妊娠,产羔3只,受体妊娠率为33.3‰(2/6),鲜胚移植成功率25.0%(3/12)。7日龄山羊冷冻胚胎35枚,分别移植到同期发情的18只浏阳黑山羊和白色马头山羊受体母羊,其中7只妊娠,受体妊娠率为38.89%(7/18)。产活羔10只,流产1只,冻胚移植成功率31.43%(11/35)。  相似文献   

8.
奶山羊非手术采胚和移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蘸有2%盐酸丁卡因溶液的纱布块填塞在奶山羊子宫颈外口处松弛子宫颈,用自制的采胚管和移胚管进行非手术采胚和移胚。8只超排羊中有6只采出胚胎,采胚成功率为75%(6/8),采胚率为35.8(24/67),头均采胚4.00±3.41枚(1 ̄10)。非手术移植2只受体羊,有1只怀孕。  相似文献   

9.
以小梨枣胚龄30~40d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噻苯隆(TDZ)、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脱落酸(ABA)及其组合对幼胚胚乳看护培养效果、体细胞胚发生、成熟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小梨枣幼胚(30~40d)胚乳看护培养的培养基为MS+IBA0.2mg·L~(-1)+BA0.5mg·L~(-1)+NAA 0.1 mg·L~(-1),成胚率达62.07%;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TDZ 0.6mg·L~(-1)+IBA1.5mg·L~(-1)+NAA 0.1mg·L~(-1),诱导率为53.32%;在MS+6-BA 0.3mg·L~(-1)+NAA0.02mg·L~(-1)组合下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发生率可达71.43%;ABA可促进体胚的正常发育,质量浓度为0.5mg·L~(-1)时,体细胞胚结构完整,体胚成熟率为21.83%;将成熟的体胚转接到含有IBA 0.03mg·L~(-1)+GA30.03mg·L~(-1)的培养基中,体细胞胚萌发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枣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态建成过程,以小梨枣幼胚为材料,采用苏木精-伊红法染色和石蜡切片技术对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胚型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而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细胞质稀薄。体细胞胚产生于幼胚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或内部细胞,且发生不同步,其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发育过程相似,即经历球形期、心形期和鱼雷期,最终形成子叶形胚。  相似文献   

11.
将蘸有2%盐酸丁卡因溶液的纱布块填塞在奶山羊子宫颈外口处松弛子宫颈,用自制的采胚管和移胚管进行非手术采胚和移胚。8只超排羊中有6只采出胚胎,采胚成功率为75%(6/8),采胚率为35.8(24/67),头均采胚4.00±3.41枚(1~10)。非手术移植2只受体羊,有1只怀孕。  相似文献   

12.
湿地松合子胚发育与体胚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地松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研究合子胚发育进程及影响体胚诱导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湿地松合子胚发育经历多胚阶段,即发育的第2、3阶段,此阶段的合子胚为体胚诱导最佳外植体,诱导率达30%;体胚诱导最佳培养基为LP+2,4-D 2.2 mg.L-1+6-BA 1.0 mg.L-1和DCR+NAA 2.0 mg.L-1+6-BA 0.63 mg.L-1+KT 0.61 mg.L-1,其体胚诱导率分别为24%和22.75%;球果短时间冷藏及培养基添加AgNO3、pH缓冲液均有利于提高体胚诱导率。  相似文献   

13.
巨胚稻胚重与糙米粒形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分别选取57个粒形差异较大的籼型巨胚稻品系和籼型非巨胚品系,对其糙米的绝对胚重和相对胚重与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粒重诸粒形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巨胚稻相对胚重与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有显著关系,选择粒重较小、粒长较短而粒厚适中的粒形可提高巨胚稻胚的相对重量;对非巨胚稻的相对胚重起显著作用的是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对巨胚稻,粒重的作用极显著,长宽比的作用不显著;而对非巨胚稻,粒重的作用则不显著,长宽比的作用极显著.本文还就巨胚稻及小胚稻的遗传改良及育种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影响胚发育的因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以12个无核葡萄品种或株系的自然授粉胚珠和6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不同培养基相态、低温处理、光照和暗培养对无核葡萄的胚发育率的影响。同时,研究花后不同时间取样,摘取果粒取出胚珠培养的适宜时间。【结果】在供试的8种培养基中,Nitsch+GA3 0.5 mg?L-1+IAA 1.5 mg?L-1和MM3培养基最适宜于无核葡萄离体幼胚的发育,其次是ER培养基。在供试的固相、液相和固液双相的3种相态培养基中,以固液双相培养基进行无核葡萄品种底来特离体胚珠培养为最好。在胚珠离体培养阶段进行低温培养,降低了胚发育率。暗培养有利于幼胚的发育,可提高胚发育率。不同无核葡萄品种和组合在花后摘取果粒,取出胚珠进行离体胚挽救的适宜时间不同,无核白为35 d、森田尼无核为40 d、火焰无核为40 d、底来特为60 d、黎明无核为55 d、无核紫为70 d、优无核为50 d、皇家秋天为70 d、奇妙无核为60 d、奥迪亚无核为40 d、红宝石无核×贵妃玫瑰为70 d。【结论】本研究中不同无核葡萄品种进行胚挽救宜选择Nitsch+GA3 0.5 mg?L-1+IAA 1.5 mg?L-1、MM3或ER培养基,在(25±2)℃常温下进行固液双相暗培养,有助于提高胚挽救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非肌细胞中存在类似肌肉细胞的的肌动蛋白的报道陆续发表了很多。肌动蛋白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中的报道也不少本文证明在玉米胚组织中存在肌动蛋白。材料和方法玉米胚取自普通玉米(Zea mays)种了。抗粘菌肌动蛋白抗体的制备参见 Lazarid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玉米花粉对于春小麦单倍体胚的诱导效率及影响因素,获得稳定且高效的单倍体胚诱导方法,并应用于春小麦育种实践.[方法]使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玉米分别和不同春小麦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分别采用两种授粉方式和两种激素处理方式获得单倍体胚.[结果]三种不同基因型玉米与不同春小麦品种均可以获得单倍体胚,爆裂玉米得胚率最高(9.59;),重复授粉以及重复喷施激素均能够有效增加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得胚率.[结论]采用爆裂玉米为父本与春小麦进行远缘杂交,间隔24 h重复授粉及重复喷施激素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得胚率.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胚抢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开展胚抢救的背景、目的以及胚抢救技术的发展、培养需求和应用领域,提出胚抢救作为一种育种手段不仅可以拓宽杂交范围,还可抢救即将败育的胚,缩短育种周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次生胚的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是油棕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中最关键的培养过程,通过建立油棕次生胚增殖培养方法可有效地实现油棕组培苗快速的增殖繁育。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对油棕体细胞胚发生及次生胚再生途径中若干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建立油棕体细胞胚和次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油棕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在不同基因型的油棕品种内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植物外源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油棕胚诱导效果较好;油棕次生胚增殖在不同基因型的油棕品种内差异不显著,木本植物培养基(WPM)在油棕次生胚增殖中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胚分割对大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多胚水稻不定胚的起源及胚胎发育中的异常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