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竞争力农业浅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竞争力农业的内涵、特点,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提出要把农产品的流通与营销作为发展竞争力农业的重点来抓;要研究竞争对手;要分清竞争主体,层次推进:要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原则,识别、培育优势产业和产品,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在关联,认为两者间并不存在冲突与矛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接着分析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产业化程度、相关支持产业、市场需求结构、政府的管理与政策等。最后,基于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龙头企业;完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增加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推动企业投资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行业面临如何持续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基本框架,构造了我国食品行业区域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然后依据2004—2010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综合实证结果,认为对我国食品行业总体以及三个子行业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都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农业资源因素、劳动力成本因素、产业集聚因素、企业规模因素;而产业开放度、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营销支出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各异。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食品行业区域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俞礼亮  齐俊英  宋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82-12684
介绍了保定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保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竞争环境,系统分析了竞争优势的4个关键因素和2个辅助性因素,提出了增强农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粳稻国内竞争力研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粳稻国内竞争力指标体系,选择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安徽等粳稻主产省作为参照,从粳稻的生产、加工和流通3方面入手,对江苏粳稻的国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测定。发现江苏粳稻在生产技术、运输与贮藏、加工规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而在品质、加工技术、生产成本、营销能力、流通规模和流通地域等方面竞争力还不强。要提高江苏粳稻国内竞争力,不仅要提高粳稻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精加工技术,而且还需要加强市场组织、树立品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宁夏枸杞的竞争力分析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有很多的学者专家对不同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由于运用的分析方法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目前国内学者对枸杞竞争力的研究极少,而种植枸杞,提高枸杞的竞争力又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一个很好出路.鉴于此,作者运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对宁夏枸杞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发现与其他省份相比较,宁夏枸杞具有的传统优势正在衰退,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针对这种趋势,提出了提高宁夏枸杞竞争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评价农业竞争力,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将模糊集理论中模糊聚类方法和粗糙集理论的知识熵结合起来,从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出发,根据各指标值中所包含的信息来确定其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应用实例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海南热带农业区域优势,论述了海南发挥热带农业竞争优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发挥海南热带农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竞争、经济竞争的概念阐述,提出农产品竞争力的含义,说明其构成要素,从而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研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农业科研活动对我国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影响,介绍了农业高校学生参与农业科研的主要方式,如参加课外的农业科研活动、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把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提出农业高校学生通过参加农业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个人沟通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强学生择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英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47-19248
应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实证调研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竞争力表现在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与信誉竞争力三个方面。目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总体水平不高。区域专业化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来提升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通过资源禀赋优势的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等农业科技的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通过品牌建设、制度建设、农户和企业的相互制约来增强农产品的信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孙晓  杨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41-14043
研究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的双指标组合,构建了一个旅游市场竞争态的模型。据此将黑龙江13市区的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划分为4种类型:明星市场、金牛市场、幼童市场和瘦狗市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黑龙江13市区旅游市场呈现出明星市场少、金牛市场不足,幼童市场、瘦狗市场集中的特征。由此说明黑龙江旅游市场需要进一步的开发经营。  相似文献   

16.
翁鸣 《农业展望》2006,2(5):3-5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在对外开放的压力中有了明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不仅反映在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从农业生产方式到农产品对外贸易体制的一系列变化和进步,尽管目前农业生产方式和进出口贸易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  相似文献   

17.
从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市场竞争力的角度,论述了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应对入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转移农村劳力,提高非农化水平和走向知识农业的必然要求。提出要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的意识,重视和加强农技推广和职业技能培训及再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省的农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根木性变革的新阶段,除从农业内部着手外,更需要从农业之外寻找出路。做大做强农厂品加工业将提高我省农厂品竟争能力,农厂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将担负起优化结构,增加收入的历史重任。而要发展农厂品加工业,必须实现六个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张燕伟  谢钦铭  孔江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097-16100,16111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和衣藻间的种群竞争关系。[方法]以Lotka-Volterra的双种竞争模型为基础,通过纯培养取得参数K和r,变模型的微分形式为差分形式,以生长拐点出现时间作为竞争参数的起始时间,经模拟计算获得2种藻间的竞争参数。[结果]在中、富、重富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抑制能力要高于衣藻,而在基础培养条件(M-11培养液)中2种藻的竞争抑制能力相近。[结论]该研究为防控水华的暴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产量优势指数为比较优势计量指标,分析了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主要的8种农作物在1995~2000年间产量在国内和省内绝对优劣势的变动情况,发现除个别作物的产量绝对优劣势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个别时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外,多数作物的产量绝对优劣势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根据该8种农作物在1995~2000年间的产量优势指数均值及其相对优势排名,还对产量国内和省内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同高层次区域,作物的比较优势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