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东省常年种植花生面积稳定在86.7万公顷(1300万亩)左右,总产350万吨左右,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285千克,总产占全国总产的25%。年产花生油7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30%。出口花生6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85%,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花生增效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基地,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出口创汇均居全国首位,是山东省的第三大作物,因此,山东花生生产与农民的收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连。花生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既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也是食品加工的主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山东省莒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花生播种面积在2.00万hm2以上,2011年全县花生播种面积达到2.13万hm2,平均单产293 kg,总产9万t。长期以来,大量化学肥料在花生生产上的使用,在提高花生单产的同时,也影响了花生的内在品质。为进一步探索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及花生产量的影响。2012年,联合山东省临沂中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花生复合微生物菌肥田间肥效对比试验,为今后花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19年8月广东省湛江市农科院内的玉米、花生作物试验田,间作模式分别:为八行玉米、八行花生;四行花生、四行玉米;玉米单作;花生单作。通过研究四种作业模式的系统产量、土地当量比,对比分析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和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两种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受玉米对营养物质、水分、关照等条件的竞争,间作花生单产量相对花生单作模式的单产量有所下降。系统产量整体收益相对提高,通过系统平衡收益,玉米、花生间作的,平均每亩的系统产量分别是482.4公斤、164.9公斤,单作玉米亩产719.8公斤,花生亩产263.1公斤。这说明间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结论: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通过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有助于提高系统产量,从而提高同一土地玉米与花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镇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由青蚕(豌)豆、青玉米、青花生、青毛豆组成的“四青”作物也迅速发展。由于“四青”作物选用本地或引进的优良品种,通过设施栽培,产品营养丰富、色泽鲜嫩、食性可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农民种植“四青”作物积极性高,面积不断扩大。为实现“四青”作物的持续发展,应重点抓住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花生是山东省的重要油料作物,与其他主要油料作物相比,花生产油量最高,约为大豆的4倍,油菜籽的2倍,在保障油脂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基本稳定,年均种植面积77.3万公顷,年均总产337万吨,但年份间面积和总产略呈下降趋势。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成本"地  相似文献   

7.
<正>花生是山东省莒县主要的油料作物,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的锐减,花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莒县是全国油料生产基地县,是山东省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花生常年播种面积为2万hm2以上,产量稳定在300.00 kg/667 m2左右,总产9万余t。近年来,连续多年重茬种植,加之大量使用化肥,花生区空秕果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而增施硼肥可以减轻花生空秕果的发生,鉴于此,通过设置硼肥用量处理试验,论证得出花生田的纯硼最佳用量为120.00 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在间作条件下不同互作因子(地上部互作、根系竞争、土壤环境改良)对不同复合群体的生态效应。【方法】以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组合为研究对象,设置了间作无隔、间作网隔、间作全隔和3种作物的单作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间作处理的种间竞争关系和互作因子的产量贡献率。【结果】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均能提高群体产量,其中玉米增产起到主要作用,不同作物的竞争力排序为玉米大豆花生;地上部互作效应主要体现在提高了两种间作组合中玉米的产量,其产量贡献率分别为15.83%(玉米/大豆)和15.98%(玉米/花生),但却显著抑制了花生的产量(-11.42%);根系竞争对玉米/大豆间作组合的单一作物和群体产量均起到负效应(玉米-2.87%、大豆-5.35%、群体-4.52%),而对玉米/花生间作组合的玉米和群体产量起到正效应(5.88%和0.80%);土壤环境改良对两种间作组合中各作物产量均表现出正效应,可显著提高间作系统的产量和稳定性。【结论】不同间作组合之间,由于作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各互作因子对间作群体产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其中土壤环境改良对玉米/豆科间作系统的增产及稳产起到主要作用。通过量化不同互作因子对间作作物产量形成的生态效应,可为优化间作的田间作物配置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山东省花生种植管理情况,利用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种植生产中的管理措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产量变异范围较大,品种更新速度较慢,但重茬率仅为4.1%.前茬作物秸秆还田率为14.5%;种植前采用翻地的方式进行整地的农户占48.9%,免耕的只占17.2%.山东省种植户比较注重花生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但施肥不合理,表现为有机肥施用过少,氮磷肥超量,基追肥分配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临沂市是山东省的重点花生生产区之一,花生大都种植在丘陵旱地,缺少灌溉条件加之瘠薄的土壤,已成为制约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施用保水剂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旱地作物都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水剂,筛选出适宜丘陵旱地推广应用的产品,为稳定提高丘陵旱地花生产量,解决地膜覆盖带来白色污染等问题,提供可行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前茬作物对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观察丹参药材性状和病害情况,用重量法测定丹参醇浸出物和水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前茬作物丹参药材的产量、病害、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有一定差异,以玉米、红薯、花生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优于以丹参和棉花为前茬作物的丹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果树复合群体高能高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原旱地幼龄果园间作种类、效益及其调控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幼果树套种不同的作物经济效益不同,且套种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随着果树成为果树复合群体的优势种而逐年降低;一般种植瓜菜、棉花、甘薯经济效益高,种植小麦、花生经济效益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石家庄地区主要农作物1985—2010年历年单产数据,分析讨论了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单产的变化、突变和周期。结果表明:从年代际变化情况看,大部分主要农作物单产均在1990年代波动最强,在1980年代波动最弱,其中蔬菜单产波动最为剧烈,稻谷波动最弱,大部分主要农作物呈现明显增产趋势,其中蔬菜、小麦和花生单产增产趋势最为明显;从年变化情况看,蔬菜单产波动最为剧烈,棉花波动最弱,大部分主要农作物呈现明显增产趋势,其中蔬菜、小麦和花生单产增产趋势最为明显;主要农作物均呈现增产趋势,增产趋势大多出现在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初期,玉米、棉花和大豆气候单产出现突变现象;全区主要农作物气候单产均存在准7年的低频振荡周期,其中棉花和稻谷气候单产低频振荡周期振幅最大。  相似文献   

14.
几种作物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孙长霞  卢树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2-5323
[目的]为食用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松籽、核桃仁、棉籽、葵花籽、花生、芝麻、黄豆和亚麻籽等8种市售作物进行粗脂肪含量测定,再将作物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葵花籽、芝麻、黄豆、花生、棉籽、核桃仁、松籽和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3.16%、56.10%、23.77%、49.81%、30.06%、72.88%、60.37%和42.1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量的87.29%、83.25%、84.35%、83.90%、72.71%、92.04%、71.17%、89.03%。[结论]各作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因而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8个花生品种干物质生产的研究表明:高产花生品种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系数。盛花后干物质的生产对花生经济产量的影响最大。盛花到成熟积累的干物质平均占总干物质的68.84%;经济系数平均达0.57。高产花生品种生育后半期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16.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明小麦合理轮作制度和磷肥管理。【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连续两年在花生(PCR)、玉米(MCR)和花生‖玉米(ICR)茬口下种植冬小麦,分别设P0(0 kg P2O5·hm-2)、P90(90 kg P2O5·hm-2)、P180(180 kg P2O5·hm-2)和P270(270 kg P2O5·hm-2)4个施磷水平,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分蘖及成穗率、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同一茬口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和单穗干重均呈P270>P180>P90>P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率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180施磷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不同茬口下,各施磷水平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均表现为PCR>ICR>MCR;在不施磷(P0)和低磷(P90)水平时,花生茬口下的冬小麦各时期干物质量、产量均大于花生‖玉米茬口和玉米茬口,但在P180、P270施磷水平时,花生‖玉米茬口下的冬小麦各时期干物质量、产量则均大于花生茬口和玉米茬口。(3)结合施磷量与产量拟合曲线,花生茬口冬小麦最高产量为10 493.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77.0 kg·hm-2;花生‖玉米茬口最高产量为10 749.8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78.9 kg·hm-2;玉米茬口最高产量为9 936.2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89.3 kg·hm-2。【结论】花生茬口及花生‖玉米茬口的冬小麦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与转移、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方面均优于玉米茬口,冬小麦产量潜力大,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低,为177.0—178.9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产地速效钾含量偏低,钾肥施用量不足的现状,探究不同钾水平对花生根系、根瘤特性、主要养分吸收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最佳的钾肥施用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设0(CK)、112.5 kg·hm-2(T1)、225 kg·hm-2(T2)和337.5 kg·hm-2(T3)4个钾肥处理,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生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根瘤特性、植株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花生根系干重影响不大,各处理的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未施钾肥的CK相比,T2处理的施钾量可显著增加花生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根瘤对钾素较敏感,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时,根瘤数量及干重在各时期均达到最大,钾素的施入促进了根瘤在花生结荚期的衰老;增施钾肥提高了植株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量,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施钾225 kg·hm-2时单株荚果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钾量为225 kg·hm-2(T2)时,最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增产效果最好;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T1)时,最有利于根瘤的生长,增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不同花生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生产中推广的花生品种白沙1016、远杂9102、豫花7号和豫花15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花生形态及产量的影响2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参试品种的主茎高度、侧枝长、干物质质量、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降低,其中远杂9102主茎高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073 cm、1.24g;产量和经济系数在4个参试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几种花生种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适合齐齐哈尔地区花生栽培的方法,达到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下,抚州地区的气候也正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抚州市近20a的气候变化和粮食产量变化资料,分析了抚州市的气候变化特征及粮食产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州市气温在波动中呈升高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全年的总降水量呈波动发展的趋势,个别年份出现过较严重的洪灾和旱灾;粮食产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还讨论了气候变化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气温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粮食增产,但是由温度升高导致作物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普遍缩短,减少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等因素又不利于粮食单产;抚州市的年光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有利于早稻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晚稻的生长发育;抚州市降水量总体的上涨趋势有利于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年份中,一定程度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