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雏鸡肌胃溃疡病 雏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病,是由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这种有毒物质可能是游离的组氨酸和组织胺,在加热时与鱼粉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而形成的。本病的特症为病鸡吐黑色物,肌胃角质膜糜烂、溃疡。  相似文献   

2.
据资料报道,国外鱼粉生产厂家,为消除鱼粉原料中有毒鲳鱼对畜禽的毒害,将该种鱼进行120—130℃的高温处理。但高温处理中,可产生过多的游离组织胺和组织胺,它们与鱼粉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而产生叫做肌胃糜烂素的有毒物质。如给雏鸡过量喂饲含有这种毒素的鱼粉,或使用劣质或变质糜烂的鱼作原料生产的鱼粉,会使雏鸡发生肌胃溃疡病。 1996年4月,我市发现一起肉仔鸡群中以暗褐色下痢及呕吐物为主要症状并以肌胃糜烂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经观察和剖检诊断为鱼粉引起的肉仔鸡肌胃溃疡病。  相似文献   

3.
家禽肌胃糜烂是近年来普遍引起重视的一种疾病,是禽的一种与哺乳动物和人的胃肠溃疡出血相类似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和5月龄以下的蛋用鸡,呈散发性发生,成年鸡往往零散单个发生。临床特征为病鸡呕吐黑色物,肌胃角质膜糜烂溃疡。 一、肌胃糜烂的原因:引起肌胃糜烂的原因是饲料中鱼粉质量低劣或数量过多。鱼粉中一般都含有一  相似文献   

4.
鸡肌胃糜烂病又称“黑色呕吐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鸡的肌胃角质膜糜烂、溃疡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发生在肉仔鸡,其次蛋鸡和鸭,发病龄期多为2~10周龄。1发病情况某养殖户共养了2000只肉鸡,在15日龄时鸡群出现异常,整群鸡表现精神倦怠,采食量明显减少,有的倒提时口中流出黑褐色黏液,死亡5只。剖检病死鸡发现,鸡的腺胃增大,有黑色黏液,肌胃增大,内容物黑褐色,2只出现肌胃糜烂。根据以上情况,初步诊断为鸡肌胃糜烂病,并进行了及时治疗,5天后状况得到了好转。2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饲料中的鱼粉质量低劣或用量过大。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  相似文献   

5.
养禽三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饲料高营养,各营养要素间 的失衡。 1.追求高蛋白 有些专业户在禽正常饲料中加入蛋白质含量 高的如鱼粉、奶粉、蚕蛹等,由于雏禽肾代谢功能 还不很完善,使机体产生的大量尿酸盐不能顺利 排出而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表面,引起痛风。也 有的专业户在饲料中加入的鱼粉超过10%,甚至 更高。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它能刺激胃酸大量 分泌而腐蚀组胺酸,后者分解成组胺使雏禽的肌胃局部受损,发生肌胃糜烂症。 2.追求高脂肪 一些专业户在正常饲料中加入过多的动植物 油脂,使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造成脂肪肝综合 症、…  相似文献   

6.
肌胃糜烂又称肌胃溃疡,以肌胃黏膜糜烂或形成较深的溃疡和出血为特征。随着肉仔鸡业的发展,由于饲料中添加高比例的鱼粉,肌胃糜烂的发生和流行也在增加,成为肉仔  相似文献   

7.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是一种导致雏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病程长、死淘率高的疾病。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或诱因1.非传染性因素(1)日粮中的生物胺: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筛出物、豆饼、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如组胺、3-羟色胺、5-羟色胺、组氨酸、多巴胺、肌肉糜烂素、血清素等)。这些生物胺是代谢过程中氨基酸脱羧后的降解产物,对动物有毒性,其真正的潜在来源是动物副产品及其降解产物。(2)霉菌毒素:镰刀霉菌产生的T2毒素是一种腐蚀性刺激物,它可造成腺胃、肌胃黏膜和羽毛上…  相似文献   

8.
雏鸡肌胃溃疡病也称肌胃糜烂。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鱼粉中含有一些组织胺及其他有毒化合物,组织胺在饲料中含量如果超过0.4%即可引起典型的肌胃糜烂:鱼粉如果腐败、发霉、变质等会协同引起肌胃溃疡糜烂:另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6、维生素B12、硒、锌等及鸡舍卫生不佳、鸡群拥挤和阳光不足等均容易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9.
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肌胃腐蚀症或黑色呕吐病.是由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或称糜烂因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不同年龄的鸡群均可发生,但多发生1~5月龄之间,死亡率为0~5%.实践证明,日粮中鱼粉达10%以上时,可发生本病.鱼粉含量越多,发病率越高,鱼粉颗粒越细,发病越严重.现将我地区一例此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禽肌胃糜烂又称肌胃溃疡病,以肌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为特征,该病是由于饲喂劣质鱼粉造成的,值得引起肉鸡饲养户的重视。我镇海南村杨某于2004年8月饲养1800多只AA肉鸡,因采用劣质鱼粉喂鸡,20天后引起肌胃糜烂,先后死亡百余只,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鸡的肌胃糜烂病主要发生于仔鸡,特别是肉食鸡中的胃肠溃疡性疾病.此病引发的原因很多,当前众多专家认为鱼粉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市在肉鸡饲养中多采用进口鱼粉作动物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变质鱼粉与肌胃糜烂病发生有密切  相似文献   

12.
已知某些鱼粉含有一种能够导致仔鸡肌胃溃烂(GE)的物质(GES)。但关于该物质的分离尚未见报道。GES 是在鱼粉含有大量游离组氨酸的情况下,受高温(如130℃,4小时)作用形成的。GES 形成的反应不仅见之于鱼粉中,酪蛋白与组氨酸-HCI 混合时也可形成。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侧链可能会与游离组氨酸分子起作用。GES 由活性鱼粉酸解液经六个净化步骤分离而来,净化采用两步离子交换色谱法,纤维素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两步反相液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出肉鸡患传染性腺胃炎时诱发肌胃炎的发病机理,本试验通过对发病肉鸡腺胃、肌胃组织形态学的观察,酸度对肌胃类角质膜重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肉鸡患传染性腺胃炎时,腺胃固有层复管泡状腺的腺上皮细胞以立方形为主,使腺胃分泌胃酸功能增强,引起胃液中酸度增高,加速了肌胃类角质膜的溶解;肌胃腺导管中的黏液凝固,堵塞导管,使肌胃腺分泌物不能及时运转到肌胃黏膜表面,同时,肌胃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核裂解、核浓缩、核溶解,使肌胃腺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降低,减少了黏液的分泌量,引起肌胃类角质膜生成障碍。在肌胃类角质膜溶解增快、形成障碍的情况下,引起肌胃类角质膜溃疡、糜烂,严重的引起肌胃上皮溃疡,甚至肌胃穿孔。  相似文献   

14.
肉用仔鸡肌胃糜烂穿孔症在国外已有报道,其原因与某些鱼粉的成分有关。Kulena认为秘鲁鱼粉在肉鸡日粮中达7~10%时会引起肉鸡肌胃糜烂。增村忠宏(1980)证实肉鸡肌胃糜烂是由鲭鱼、鲳鱼为原料的鱼粉所引起,在这类鱼粉中含有过量的游离组氨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潮安县某鸡场一批 AA 鸡由于饲喂霉变鱼粉而发生了肌胃腐蚀病。其主要特征是鸡冠苍白、贫血,拉稀粪,肌胃角质膜腐蚀,严重者糜烂溃疡以至肌胃穿孔,消化道尤其是肌胃的内容物呈棕黑色,胆囊肿大,脾脏缩小、苍白。停用发霉鱼粉、改用新鲜鱼粉7天后死亡逐渐减少、鸡冠逐渐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桦木酸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建立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以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表示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表明,桦木酸能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模型的溃疡指数,提高其溃疡抑制率和胃内容物pH值(P0.01)。说明桦木酸对大鼠乙醇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胃酸分泌以及增强组织自身生长和修复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控制鱼粉加工中肌胃糜烂素的含量,本试验以鲭鱼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组胺含量、温度、pH、干燥时间等条件下制得鱼粉,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得每种鱼粉中的肌胃糜烂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组胺添加量的增加,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成正比增加,在组胺含量为6.00 g/kg时,生成肌胃糜烂素最多时为4.51 g/kg;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成波动变化,在最短加热时间1 h时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少为2.97 g/kg,在加热时间为2 h时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多为4.03 g/kg;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先增加后减少,在130℃时,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多为3.37 g/kg;随着pH的增加,肌胃糜烂素的生成量先增加后减少,在pH 6.5处生成的肌胃糜烂素最多,达到0.21 g/kg。  相似文献   

18.
鸡肌胃溃疡病也叫肌胃糜烂、肌胃腐蚀症、黑色呕吐病等,是由于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或称糜烂因子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1 诊断方法 1.1 大多数研究认为,从鸡发病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可以初步确诊。此病多在鸡群喂鱼粉10天后发病,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有的鸡呕吐黑色物,或从口流出黑色液体,严重贫血,消瘦,可初步确诊。  相似文献   

19.
日本尼波恩配合饲料制造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苏格赫勒、赫托里、纳克吉马建议,实用日粮中的L—肌胃肽(Gizzerosine,2—氨基—9—(4—咪唑)—7氮杂壬酸)含量应保持在0.4PPm以下。他们的研究表明,这将有助于防止肉用仔鸡的肌胃糜烂。含有鱼粉的日粮会导致一种叫“肌胃糜烂”的状态。其特点是肌胃衬细胞坏死,伴随饲喂加热过度的鱼粉而产生。Okazaki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引发原因是肌胃肽。这是赖氨酸的ε—氨基与组氨酸或组氨的咪唑乙基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日本科研人员做了两个试验。研究日粮  相似文献   

20.
肌胃糜烂是近几年来养鸡业中经常见到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国外叫“黑色呕吐病”,对鸡危害甚大,尤其中、小鸡极易得此病,肌胃糜烂造成鸡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鸡产蛋率下降。其主要原因,国内外都曾报道过,初步认为是鱼粉热加工和变质产生组织胺所致,尤其国产鱼粉,一些厂家,不考虑用户利益,把一些变质、掺假鱼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