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土保持植物类芦对土壤酸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酸度低是限制一些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类芦可在酸度极低的稀土矿废弃地正常生长,其中可能存在对酸胁迫特殊的形态生理响应机制。因此,采用室内土培盆栽模拟胁迫试验,设计不同强度酸胁迫处理(pH: 3.5,4.5,5.0和5.6),测定不同酸胁迫条件下,类芦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等指标,探讨类芦对土壤酸胁迫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类芦对土壤酸胁迫有一定的耐性,pH 3.5处理仍能较正常生长;随土壤pH的逐渐增大,类芦地上部分和根系各生长指标整体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弱酸胁迫对类芦根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pH 4.5处理均达最大值,为类芦最适宜生长的土壤酸度;酸胁迫条件下,类芦可通过加快根直径的生长,增大根系的生物量分配,以适应酸胁迫条件,但酸胁迫对类芦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类芦的固土护坡性状及其生产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论证了类芦水土保持、固土护坡的优越性状和生产应用价值。类芦地上部分生长快,生物量大,地下部分根系发达,能形成强大的根网。类芦寿命长,草层稳定,四季常绿,所形成的致密、均一而美观的草被,使其具有极高固土护坡和景观价值的形态学基础;类芦极强的耐旱、耐热、耐瘠薄、耐酸性及其抗逆性,是在严酷环境下生长的生态学基础;类芦在栽培条件下种子成熟的一致性、极强的侵占性、旺盛的生长能力,是有利于农作便于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植丛矮化及配套喷播技术的开发,是使类芦成功应用于水土保持、固土护坡、恢复裸露边坡植被景观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草原与草坪》2007,(6):F0002-F0002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佐忠 1、类芦野生植物,长期以来缺乏研究。研究者在资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实规律、种子生产、抗逆性、生产性能以及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为类芦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草原与草坪》2007,(3):F0002-F0002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佐忠 1.类芦野生植物,长期以来缺乏研究。研究者在资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对其形态特征、开发、结实规律、种子生产、抗逆性、生产性能以及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为类芦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权衡关系是植物生活史过程中的重要生存策略,植物生长过程的权衡关系对于理解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存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水土保持先锋草本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法对类芦进行不同干旱程度的胁迫处理,分析不同胁迫处理下的生长差异和物质分配特征,探讨干旱胁迫下类芦的生长权衡。结果表明:1)不同干旱胁迫下株高间差异不显著(P> 0.05);叶片数仅干旱胁迫中期,中度、重度与供水充足间差异显著(P <0.05);分蘖数仅干旱后期,重度与轻度和供水充足间差异显著(P <0.05)。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株丛高生长与分蘖、高生长与叶片数之间存在生长权衡,在中、轻度干旱胁迫初期(30 d)趋向高生长,胁迫时间延长则趋向分蘖生长;重度干旱胁迫初期趋向分蘖,随着胁迫时间延长,株高减小,分蘖数和叶片数增加。2)类芦体内的水分、干物质的分配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类芦叶、茎、根和全株的干物质比率均逐渐增加,含水率逐渐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水分、干物质和总生物量在叶上的分配逐渐减少,在茎上的分配逐渐增加,根系干物质的分配比例逐...  相似文献   

6.
《草原与草坪》2007,(5):F0002-F0002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佐忠1.类芦野生植物,长期以来缺乏研究。研究者在资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实规律、种子生产、抗逆性、生产性能以及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为类芦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佐忠1.类芦野生植物,长期以来缺乏研究。研究者在资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实规律、种子生产、抗逆性、生产性能以及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为类芦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佐忠1.类芦野生植物,长期以来缺乏研究。研究者在资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实规律、种子生产、抗逆性、生产性能以及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为类芦的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先锋植物类芦抗逆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以其抗逆性强、生态幅广等优良性状,成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在南方生态治理中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类芦的自然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从抗旱性、耐贫瘠性、抗污染等方面阐述了类芦的抗逆性,分析了类芦通过缩小根直径、延长根系长度、促进根系增生、扩大根系范围的根系形态策略和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策略来适应干旱贫瘠逆境,以及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和耐受机制,回顾了类芦在水土流失治理、边坡治理、土壤污染生态修复等方面应用,指出类芦抗逆性的分子机理与调控机制,以及逆境下的生存机制还有待研究。本文综述了类芦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和适应困难立地的机理,以期为类芦在植被恢复、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威宁球茎草芦在贵州不同区域的生长适应性,2008—2011年以当地主栽培牧草法恩(Fawn)苇状羊茅以及宝兴鸭茅为对照,对威宁球茎草芦在不同海拔区域的生物学性状、生产性能、抗逆性等进行了为期3年的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威宁球茎草芦较对照品种具有更高的生产性能和更强的适应性,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法恩(Fawn)苇状羊茅与宝兴鸭茅,是贵州省四季均衡供草、建立永久性混播草地及治理石漠化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1.
类芦根系对不同磷胁迫的形态学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在极耐瘠薄条件下生存的机制,通过设计5个不同磷胁迫盆栽模拟试验,测定磷胁迫条件下类芦根系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低磷胁迫的加剧,类芦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条数、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系体积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根径 < 0.5 mm的细根长度、表面积增加明显,根冠比增大,在中度磷胁迫条件下达到最大;从中度磷胁迫至极度磷胁迫,随着磷胁迫程度加重,根系各形态指标逐渐减少.根平均直径则相反.可见类芦根系通过缩小根直径,促进不定根形成,增加细根数量、延长根系长度,形成庞大根系网络,增加根系-土壤接触面,扩大根系吸收磷范围,以此来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表层沙砾化影响植被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限制其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促进沙砾化土壤植被恢复,本研究以水土保持先锋草本植物类芦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土壤颗粒组成模拟5种不同沙砾化程度的土壤,添加不同含量土壤黏着剂PAM(0、0.125、0.250和0.500 g·kg-1),研究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黏着剂对类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M使类芦种子发芽提前1~2 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促进幼苗生长;黏着剂含量对类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黏着剂含量为0.125 g·kg-1时最有利于种子萌发;0.250和0.500 g·kg-1较有利于幼苗生长。黏着剂对幼苗生长影响还与土壤颗粒组成有关,随着土壤粗颗粒比例增加,黏着剂的添加量增加对幼苗高生长有利。土壤颗粒组成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在土壤粗细颗粒比例适中(>2 mm、1~2 mm、<1 mm配比为2∶3∶3)时适宜类芦种子萌发,粗颗粒(>2 mm)含量比例较大(≥75%)时可以促进类芦幼苗生长。研究结果为类芦在水土流失区的植被恢复和边坡治理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地样方法和地上生物量收获法对广西西部(桂西)5个县的天然草地进行调查,结合养分含量分析,探讨桂西天然草地生产力及其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桂西草地主要由禾本科草类组成,根据优势种不同,分为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水蔗草Apluda mutica等9个类型,为中草和高草草型,具有相对稳定性、耐旱、耐热的特点.草地群落生物量较高,从产量而言,均达到一级草地水平.但营养型仅为碳型至碳氮型.根据蛋白质含量状况,绝大多数草地类型为中等饲用等级.因此充分利用桂西草地资源优势,引进现代牧草科学的理念和管理技术对天然草场进行改良,引进豆科牧草,提高桂西草场营养等级,促进南方草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石质边坡植被建植两周年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泰  包玉  李毅 《草业学报》2012,21(2):34-42
为了解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植被建植初期植被特征与基质养分变化规律,依托实际工程,采用定位研究法,对3个不同坡向、坡度的边坡在人工植被建植后2年主要群落特征(物种、盖度和高度等)和土壤养分因子(有机质和速效态养分元素)等每月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1)边坡人工植被建植初期,群落特征总体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建植后第1年物种主要以初播物种为主,物种数相对较少,第2年,随着当地植物的入侵,物种数大量增加。边坡植被一年存在2个枯黄期,分别出现在夏季高温期和冬季低温期,存活部分盖度在冬春季平均盖度最低,到5月随气温回升而突增,8、9月下降,10月又上升,到11月覆盖度最高。群落高度第2年同比第1年均高,表现出较旺盛的长势。2)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在植被建植后2年内波动下降,均低于建植初水平;1、2号坡速效钾质量分数在波动变化后有所下降,3号坡在波动变化后略有上升;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在第1年波动变化后大幅度增加,第2年前3个月明显下降,之后基本持平,第2年末比第1年末有所下降。3)在植被建植初期的2个月内,不同坡向和坡度的边坡之间在群落物种组成和盖度等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之后随着边坡植被的大面积覆盖,坡向和坡度对群落特征的影响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退耕坡地栽培紫花苜蓿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播种方式结合不同坡度对比试验,认为播种方式与坡度两项因素中,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各项生长指标影响明显,而坡度因素次之。采用晚秋沟播覆土技术对紫花苜蓿当年生长及次年春季返青具有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系统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连续两年对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系统不同坡向、坡位进行取样,以期对该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人工灌草生态系统土壤种子库共有9科,15种,其组成因坡位、坡向以及年份而异;坡向、坡位均显著影响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土壤种子库密度(P<0.05),土壤种子库密度为3 218~5 492粒·m-2,总体呈现为阴坡显著高于阳坡(P<0.05),下坡位显著高于上坡位(P<0.05);坡位和坡向均对物种均匀性系数无显著影响;年份对土壤种子库无显著影响。上述研究可为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winning best in show at the annual Westminster Kennel Club Dog Show was associated with a subsequent increase in breed popularity. DESIGN: Analysis of archival data. STUDY POPULATION: Breed-specific numbers of individual purebred puppies registered with the American Kennel Club between 1946 and 2002. PROCEDURE: For breeds that had won the Westminster Show, the slope of the curve for number of new registrations per year for the 5 years prior to winning was compared with the slope of the curve for the 5 years after winning. In addition, th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number of new registrations for the breed that won each year was compared with th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number of new registrations for the nonwinning breed most similar in popularity to the winning breed. RESULTS: For breeds that had won the Westminster Show, the slope of the curve for number of new registrations per year for the 5 years prior to winning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slope of the curve for the 5 years after winning.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number of new registrations for the breed that won each year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number of new registrations for matched nonwinning breeds. CONCLUSIONS: Results do not support the view that being named best in show at the annual Westminster Show results in a surge in popularity of winning breeds.  相似文献   

18.
希拉穆仁草原根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阴山北麓希拉穆仁草原土壤水分的自然变化规律,采用AZ-DT自动水分监测仪长期定位监测天然草地根层土壤水分,结合降水量观测和植被调查,分析该区域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水是坡面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由于该地区降水稀少,导致坡面土壤水分经常处于体积含水量15%以下的较低水平;坡底土壤水分除降水以外还有径流来源,径流形成地面积水,使坡底土壤水分较高甚至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2)生长季降水量对坡面植被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影响明显,但对坡底植物生长影响很小。坡底土壤通气不良并且盐碱化,致使植株低矮、细弱,但株丛数较多。3)由于冻融和积雪融化的影响,春季土壤水分较高且波动剧烈,这有利于牧草返青期的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