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是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效果的"试金石",以上海市宝山区潘泾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水环境现状出发,通过现场踏勘、影像研读与入河污染物回溯性分析,揭示了流域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适用于平原河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及城镇管网系统建设、堆场及船舶污染协同治理、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性措施与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监管等配套管理性措施相结合的潘泾流域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巢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指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从生活污水治理及沼气工程两方面探讨了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措施,并阐述了巢湖流域整治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域源头农村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化肥农药等污染物伴随着径流泥沙的搬运而造成的面源污染直接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水土保持工作对流域面源污染的重视较少,开展的工作也不足,随着问题的日益凸现,开展以流域源头农村的面源污染为主要形式的治理及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对我国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与管理的重点任务,呼吁开展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和防治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构建了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提出了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居中,北部地区较差,绿洲面积、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是影响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流域生态安全和荒漠化现状的主要驱动力。为甘肃省其他地区的生态安全和荒漠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嫩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嫩江中下游地区(黑龙江省部分)的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对今后嫩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见解,并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嫩江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参照嫩江流域中下游北部的甘南县同盟站和南部泰来江桥站的水文资料,并通过嫩江流域水文分析和流沙量的分析得出嫩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嫩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兴建水库和营造水土保持林,在中下游地区加强堤防和林业生物工程建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江岸防风林和水土保持林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富荣  蒋顺岭  胡艳丽  王进  盛敏佳 《绿色科技》2019,(16):202-205,211
对江苏沿海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进行了调研,明晰了该地区农村居住建筑的历史演变,剖析了居住建筑的外墙、门窗、地面、屋顶等结构构造,从绿色节能角度提出了农村居住建筑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等方面的改进策略,希望对该地区农村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与改造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土整治中的森林和树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届世界林业大会的第3个讨论领域(C组) 是"城乡土地利用中的森林和树木"。本领域有4个专题,即农村地区的综合经营; 流域管理; 防止沙漠化; 森林和树木的社会、文化和景观功能。  相似文献   

9.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生态林业的角度出发,结合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黑河中游地区的植被、水资源、土壤等类型和该区域荒漠化成因,阐述了生态林业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生态林业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省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河北省功能定位的"三区"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支撑区。河北省地处京津周围,是全国生态建设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张承地区、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省情,决定了河北林业建设不仅担负着维护全省生态安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  相似文献   

11.
王利娟 《林产工业》2019,46(2):J0010-J0010
当前,家庭教育支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地区子女入学机会,切实减轻农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负担,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奖学金和助学金计划。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家庭教育负担依旧较为沉重,家庭教育支出结构和类型都与其他地区相比尤其是城市地区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同特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一书由余漫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发行。作者逻辑思维非常清晰,对当前农村居民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对策。除此之外,作者在进行写作时还深入到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事实和数据来反映当前农村居民家庭中教育支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东江流域林业的合理结构与布局,全文分4个大问题进行了论述:(1)森林在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中的作用;(2)东江流域森林的现状和问题;(3)东江流域林业结构与布局的设想;(4)有关东江流域林业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异龙湖流域森林植被、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及水环境等现状的基础上,对全流域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主要的点源污染有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面源污染主要有农村生活污水、渔业生产废水,化肥农药流失和农村固体废弃物.藉此提出了开展防护林体系建设、湖泊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辽西地区的母亲河,大、小凌河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为促进流域及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扼要介绍了辽宁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立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流域内荒漠化土地类型共有8类,分别为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风蚀残丘、戈壁、闯田、潜在沙漠化土地和非生物治沙工程地;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西山流域治理工程区位于集宁区西部,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为构筑西部绿色屏障,改善城区生活环境,2000年原集宁市委、政府决定加大对西山流域治理力度,启动了西山流域治理项目。2004年集宁区委、政府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西山流域列为一项重点生态项目来抓,使西山流域  相似文献   

17.
对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诊断,认为,流域存在着生态平衡失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流域各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地貌、人口密度、综合治理程度),揭示出在流域综合治理中资源开发与环境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水土资源、森林植被资源是立国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河流水域地区加强林木资源管理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辽东大部分流域地区养蚕面积过大,在经济利益趋动下,掠夺性经营时间过长,造成森林植被不能恢复、植物种类丧失,蚕场沙化、水土流失随处可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洪、旱、风沙、水库泥沙淤积、崩岗、滑坡和泥石流日趋严重,对流域山区民生已造成了严重损害。水土流失已成为流域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环境强烈要求加快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常天平 《绿色科技》2013,(8):249-250
从黄淮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土地承包制度、火烧秸秆简单廉价等方面,阐述了该地域秸秆禁烧工作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使农村耕种规模化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辽西地区的母亲河,大、小凌河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为促进流域及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扼要介绍建立辽宁省生态补偿机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立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