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是雌性动物卵泡发育、黄体形成、退化、排卵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的生殖器官,其在microRNA(miRNA)调控下分泌产生的性腺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等多种激素和生长因子,控制着动物机体的发育和生理活动.miRNA作为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和关键调节因子,通过与3'UTR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并通过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在卵...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KiSS-1和GPR54 mRNA在小尾寒羊卵巢中的表达规律,为从分子水平阐明小尾寒羊多胎性的奠定基础。将12只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处于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每组3只,颈动脉放血致死后采集卵巢,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发情周期不同阶段母羊卵巢上KiSS-1和GPR54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母羊发情周期各阶段卵巢上均有KiSS-1和GPR54基因表达;发情期母羊卵巢KiSS-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1),比发情后期、间情期和发情前期分别提高了1.0、1.7倍和1.4倍,发情周期不同阶段GPR54基因在卵巢上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发情期母羊卵巢上KiSS-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发情周期其他阶段,提示卵巢上KiSS-1表达可能参与母羊排卵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15.5胚龄和17.5胚龄小鼠卵巢中原始卵泡发育相关的miRNAs并解析其生物学功能,试验随机选用8~10周龄40只雌性和8只雄性健康小鼠进行饲养并合笼处理,提取小鼠原始卵泡发育关键时期15.5胚龄和17.5胚龄卵巢组织总RNA,PCR扩增筛选目的片段,高通量测序获得miRNAs,对其进行聚类、相关性、主成分和碱基偏好性分析,按照表达量倍数差异和表达差异显著性筛选差异表达miRNAs,对差异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最后对获得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经测序筛选共获得25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上调的miRNAs有11个,下调的miRNAs有14个,差异倍数大于2且上调的miRNAs总共有5个,分别为mmu-miR-3471、mmu-miR-3472、mmu-miR-5132-3p、mmu-miR-3962及mmu-miR-7118-3p; 15.5胚龄和17.5胚龄的卵巢样品分别被聚集在两个区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miRNAs的长度不同,首位碱基的偏好性也不同;miRNAs在不同染色体上的碱基偏好程度也不一样;对筛选到的25个差异miRNA...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高邮鸭为研究对象,选择双黄蛋高、低产组高邮鸭各6只,颈动脉放血致死后立即采集下丘脑、垂体、肝脏、输卵管及卵巢组织,将采集的卵巢组织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并对双黄蛋高、低产组高邮鸭卵巢中等级卵泡进行统计对比;进行特异性标记蛋白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高邮鸭卵巢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及卵巢颗粒细胞分布;同时提取下丘脑、垂体、肝脏、输卵管及卵巢组织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SHR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双黄蛋高产和低产组高邮鸭卵巢在组织结构及卵泡发育上存在明显差异,高产组卵巢上的卵泡繁密且发育良好,密布着众多小黄卵泡、大白卵泡及小白卵泡,各级卵泡大小差异明显;而低产组卵巢上的卵泡稀疏且发育较为迟缓,小黄卵泡、大白卵泡及小白卵泡数量较少。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高产组高邮鸭下丘脑、垂体、肝脏及输卵管中的FSHR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而卵巢中FSHR基因表达量在两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双黄蛋高、低产组高邮鸭的卵巢结构及卵泡发育存在显著差异,卵巢上的微环境可能是影响高邮鸭双黄蛋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用48头成年母牦牛,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发情周期中不同时期黄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黄体主要由2种细胞组成,即颗粒黄体细胞(granulasa lutein cell,GLC)和膜黄体细胞(theca lutein cell,TLC),其特征性变化主要表现在GLC和纤维的分布。成熟黄体中GLC及其胞核的平均直径分别为36.6μm和15.2μm,而TLC则分别为14.4μm和10.9μm。黄体细胞胞质中线粒体的比例随黄体的成熟而增高;脂滴在Ⅰ期黄体时较多,Ⅱ期时减少,Ⅲ期时显著增多,后又减少;滑面内质网也随黄体的成熟而增加,并随黄体的退化发生膨胀。黄体组织中有同心圆状或同心轮状的粗面内质网膜系统。黄体细胞间主要是缝隙连接,偶见中间连接。黄体组织中存在窗孔型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6.
牦牛发情周期子宫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对发情周期牦牛子宫的组织结构及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牦牛子宫壁具有3层结构,分别为黏膜(子宫内膜)、肌层(子宫肌层)和浆膜(子宫外膜)。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在卵泡期为单层柱状上皮,在黄体期上皮高度明显增加,为假复层柱状上皮。表面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组成。分泌细胞可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2种。亮细胞呈柱状,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弱嗜酸性;暗细胞呈两侧压扁的细条状,胞质强嗜酸性。腺上皮的细胞组成与表面上皮相似。PAS反应可见黄体期子宫内膜表面上皮、腺上皮和基质中阳性分泌颗粒较卵泡期的多。卵泡期固有层内偶见嵌套腺管、扩张腺管和弥散淋巴组织,但黄体期固有层内仅偶见嵌套腺管。此外,与卵泡期相比,黄体期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的厚度显著增加(P0.01)。黄体期子宫内膜腺管的平均直径、单个腺管的面积和周长、每平方毫米内腺管的总面积和总周长都较卵泡期的大,差异极显著(P0.01),而每平方毫米内腺管的数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见,牦牛子宫的组织结构在发情周期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用切割法采集卵泡液,收集卵丘一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s comlexs,COCs)和自然裸卵,将部分COCs去除卵丘细胞获得机械裸卵,COCs放入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为成熟卵母细胞,加入获能的精子液,进行体外受精。结果表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卵泡直径密切相关,大卵泡(80.95%,P〈0.01)和中等卵泡(75.50%,P〈0.05)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高于小卵泡(50.27%);犬卯泡(53.53%)和中等卵泡(47.13%)的卵裂率显著高于小卵泡的32.26%(P〈0.05)。COCs、机械裸卵和自然裸卵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5.0%、54.2%和10.5%,差异极显著(P〈0.01),卵裂率分别为53.8%、10.8%和0%,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和1×10^5、1×10^6个/mL颗粒细胞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8.6%、69.6%和67.8%,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1×10^7个/mL(51.5%,P〈0.05)和1×10^10个/mL(35.5%,P〈0.05)颗粒细胞组,但各组间的体外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大卵泡和中卵泡的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显著高于小卵泡,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高浓度的颗粒细胞能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8.
猫的繁殖活动较为复杂,有许多规律和特征。近年来,关于猫的发情活动、生殖生理、繁殖习性及繁育技术等均有报道[1-3],但对其生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资料甚少,尤其是关于母猫妊娠期卵巢的显微结构观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门诊收治1例猫卵巢子宫摘除病例,经临床诊断该猫处于  相似文献   

9.
将40只20日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给3个处理组小鼠分别连续2d腹腔按体质量注射醋酸铅10,20,40mg/kg,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注射后24,72h分离卵巢,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率,研究卵巢组织结构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醋酸铅可使小鼠卵巢组织结构发生病变,加速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且凋亡率随着攻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醋酸铅对小鼠卵巢具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貉属食肉目犬科,一年繁殖1次,每年1月份上旬-3月份上旬为繁殖季节,貉的妊娠期为59~64 d,4~5月份分娩,平均每胎产6~8只幼貉.幼貉8~9月龄即达到性成熟,2岁时繁殖能力最强.在一个繁殖周期中,生殖器官呈季节性变化.卵巢一般从秋分前后开始发育,至次年1月底、2月初可有发育成熟的卵泡和卵子.  相似文献   

11.
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己烯雌酚可以促进出生18~20日龄左右的小鼠大量卵泡同步发育(有腔卵泡),每只小鼠可获得300枚左右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并在体外成熟培养16 h后,90%以上的卵母细胞排放第一极体,体外受精后2细胞的分裂率达到50%~65%,受精卵经体内培养后,发育到囊胚的比例达到50%以上.以上结果表明,幼龄小鼠卵巢卵母细胞能在外源的雌性激素作用下大量同步发育,并能在体外成熟、受精与发育至囊胚期胚胎.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探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及成熟机制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大家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卵母细胞的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发情周期中奶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催产素(OT)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穹窿周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神经纤维仅见于室旁核、下丘脑前核、视上核等少数核团,在正中隆起和第3脑室室周可见到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未见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的卵泡及间质未见OT免疫阳性反应,,在黄体组织中存在数量较多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呈圆形、卵圆形,小梁两侧及黄体中央近腔区域的阳性细胞呈长梭形,有相当数量的阳性细胞具有突起.连续切片HE染色对照观察显示,黄体中OT主要由大黄体细胞产生,但小黄体细胞也存在OT免疫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对53头成年黄牛和44头成年牦牛卵巢形态、表面卵泡数量、黄体状况以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等进行了比对研究,探讨牦牛和黄牛卵巢的形态学差异和卵泡卵母细胞发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年黄牛卵巢的体积(11.12±5.77vs.6.92±7.0)和重量(5.85±2.98vs.3.19±1.58)显著大于成年牦牛卵巢(P0.05);成年黄牛Ⅰ级卵泡数(13.04±8.12vs.7.97±3.72)、Ⅲ级卵泡数(0.42±0.52vs.0.02±0.15)、总卵泡数(14.46±8.92vs.8.98±3.87)和卵巢黄体直径(1.54±0.44vs.1.2±0.51)显著大于牦牛(P0.05);采集卵巢卵母细胞,黄牛卵母细胞数量显著多于牦牛,经体外成熟培养A级卵母细胞培养24h第一极体的排除率显著高于B级和C级卵母细胞,同一体外成熟时间和相同分级的黄牛和牦牛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排除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牛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前期生长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探讨了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前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 :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 ,卵泡颗粒细胞层数达 5~ 6层时 ,开始出现不连续卵泡腔 ;其层数在 8层以上则以连续腔为主 (占 94 .74 % ) ,连续腔出现最多的层数为 8~ 16层 (占 84 .2 1% )。次级卵泡在颗粒细胞层数达到 3~ 4层时 ,已形成完整的透明带 ,颗粒细胞层数达到 5层时 ,透明带增厚。随着颗粒细胞层数的增多 ,卵泡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均增大。次级卵泡卵母细胞直径的增长和卵泡直径增长速度基本接近 ;而进入有腔卵泡阶段 ,卵母细胞直径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其卵泡直径的增长缓慢。次级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在 2~ 5层 ;颗粒细胞层数达 5层之后进入三级卵泡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5.
脱氢表雄酮诱导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诱导雌性大鼠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的方法.采用性成熟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0只,腹腔注射DHEA 6 mg/100(g·d-1);对照组10只同时注射生理盐水.试验中每天用阴道涂片法进行发情鉴定,31 d后分剐称取大鼠的卵巢、子宫、肝脏、肾和脾的重量,并对卵巢做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大鼠的发情周期严重紊乱,卵巢呈多囊样病变,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肝重上差异极显著,且卵巢出现了异常的多卵母细胞卵泡现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胚胎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授精、转基因、核移植等胚胎生物技术需要大量的卵母细胞。对于一些小家畜以及优良的种畜禽、珍稀野生动物和人而言,从其本身采集的卵母细胞比较有限,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科研和生产的需求。目前,胚胎生物技术研究主要是从屠宰场收集卵巢,获取大量未成熟的卵  相似文献   

17.
从屠宰场采集的卵巢567枚,用抽吸法获COCs2851枚,其中适宜体外成熟培养的A、B级COCs1129枚,获可用COCs2.0枚/卵巢;繁殖季节的卵巢平均回收COCs数、COCs可用率和平均可用卵数分别为5.8枚、49.2%、2.9枚,均较非繁殖季节高(分别为4.7、34.5%、1.6),山羊发情较为集中的秋季卵巢卵母细胞的回收数和可用数均较其他季节高。对2种来源的屠宰场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结果显示来源于“烫毛+烤皮”屠宰方式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为84.5%;来源于“屠宰+烫毛”,不经过烤皮处理的屠宰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为90.4%,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屠宰时经高温处理羊只的卵巢卵母细胞也能在体外培养中继续发育成熟;试验采用的成熟液和培养体系较适合山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分离与培养小鼠、鸡不同等级卵泡颗粒细胞,比较其培养和形态差异,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试验选取3周龄雌性昆明系小鼠,200日龄的海蓝褐蛋鸡,分别采用优化的方法分离培养卵巢颗粒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H.E.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对比不同种属颗粒细胞提取方法、培养条件及生长状态。结果表明,与采用机械法分离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相比,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的鸡不同等级卵泡颗粒细胞贴壁较快、生长速度快、伪足较多。分析得出小鼠与鸡不同等级卵泡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均有差异,且对已有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所培养的颗粒细胞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卵泡大小、培养基、激素、培养时间等.试验对不同培养时间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成鸡卵巢的嗜酸性细胞、卵泡外腺细胞和卵泡膜腺细胞作H.E染色、油红—O染色和电子染色,然后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嗜酸性细胞单个分布在卵巢基质中,形态不一。胞核形态多样,异染色质数量中等,核仁位于核的偏中心部位。胞质中有许多电子密度较高的圆形嗜酸性颗粒,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粗面内质网数量中等,有少量嵴少、基质电子密度低的线粒体,其它细胞器较少,油红—O染色阴性。卵泡外腺细胞分布在卵泡之间,由数个细胞结合成一细胞团。细胞形态多样。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一至数个核仁,异染色质少。胞质中充满大小不一的卵圆形脂滴,线粒体嵴多、基质电子密度较高,有管状嵴和板状嵴,还有较多囊泡状的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数量少,油红—O染色阳性反应。卵泡膜腺细胞也是数个细胞结合成一细胞团,分布在卵泡膜内层,结构与卵泡外腺细胞极为相似,油红—O染色阳性。卵泡外腺细胞和卵泡膜腺细胞都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