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绵羊发情周期的子宫内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检测绵羊发情周期子宫内膜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结果表明:MVD的标记物CD34和VEGF在绵羊发情周期的子宫内膜中呈现相同的表达特征,即表达位点均在子宫内膜上皮固有层及肌层;两者均在发情后0d开始表达,5d最高。5d开始到15d表达量缓慢下降。子宫内膜VEGF表达量和MVD相关系数r=0.669,P=0,表明子宫角中VEGF表达量和MVD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促性腺激素(GTH)在动物的生殖调控中占据中心地位,其生理功能主要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SHR和LHR所介导的.研究表明,GTHR在输卵管、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子宫颈、子宫血管等部位存在,其对雌性哺乳动物生殖道功能的发挥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FSHR、LHR在子宫和输卵管中分布和在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对子宫和输卵管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发情周期雌性绵羊子宫、输卵管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绵羊子宫、输卵管的表达、定位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相关图像分析软件对抗原染色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输卵管在发情0~15d,VEGF表达量在第9天达到峰值后经历波动逐渐下降过程,输卵管内膜上皮细胞是VEGF抗原的主要靶细胞;而子宫角在发情0~15d,VEGF表达量在第5天达到峰值后经历波动逐渐下降过程,子宫内膜固有层及腺体周围细胞为VEGF抗原的主要靶细胞。该研究结果为绵羊生产中进一步提高受胎率和妊娠率及频密产羔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也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作用于毛囊的生长因子。毛囊具有周期性生长的特性,而在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血管的新生。作者对毛囊周围血管新生及VEGF在该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血管新生是哺乳动物在出生后发生于周期性生理变化的器官中的特殊生理机制,卵巢作为具有明显周期性变化特征的器官,其上卵泡发育与闭锁、黄体的形成与退化均具有明显的血管周期性变化特点。在卵巢的周期性血管变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Ang)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表达的时空特性与血管的周期性变化是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同期发情后0、5、9、12、15d的绵羊卵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强度变化,以期了解VEGF在绵羊卵巢发情周期不同时期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VEGF阳性目标主要出现于卵泡膜与颗粒细胞。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VEGF表达依次增强(P〈0.05)。发情周期0~5d,大窦腔卵泡(颗粒细胞4~8层)VEGF表达量骤然上升(P〈0.05),而9d开始显著下降,与5d比较差异显著(P〈0.05)。12d继续下降(P〈0.05)且为最低值,15d又明显上升(P〈0.05)。VEGF在卵巢间质呈弱表达,各个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绵羊卵巢存在着血管周期性新生的变化特点,而VEGF在这种周期性血管新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畜卵巢黄体早期发育过程中血管新生是保证黄体形成所必须的营养与激素得到供应。血管新生是血管生长的一个过程,主要局限于健康成年动物的生殖系统。在哺乳动物中,黄体是血管新生比较强烈的地方,所以黄体是理想的研究血管生成的细胞和分子调控机制的模式系统。目前对其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这个过程中期主要作用,通过拮抗剂特异性阻断体内黄体时期的作用,发现黄体血管形成和功能被显著抑制。对黄体时期VEGF依赖性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策略用于治疗黄体相关的不孕症,以及改善动物繁殖性能。本文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对影响家畜黄体早期发育过程中血管新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因子(VEGF)是一种由各种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VEGF家族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PGF 5个成员,VEGF有3种受体,即:Flt-1,Flt-4,Flk-1/KDR。VEGF与受体结合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提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VEGF及其受体在雌性动物卵巢上的卵泡、黄体正常发育与维持,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胚胎发育与附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胚胎附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在哺乳动物的妊娠环节中至关重要,其发生受到很多转录调控因子的影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核苷酸(nt)的转录本,基本不编码蛋白质,但其参与胚胎发育、肌肉发育、性别决定与分化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和疾病的调控。本文简述lncRNA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lncRNA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蜕膜、调节子宫内膜增殖、调节激素水平等途径促进胚胎附植,以期为哺乳动物胚胎附植期中lncRNA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昼夜节律系统是哺乳动物的内部计时系统,在大多数动物中,下丘脑视交叉神经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是主要的昼夜节律时钟,通过协调动物机体各个组织的时钟使内部节律与环境周期一致。SCN核心区细胞能够直接从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ipRGCs)接收光信号,其内源性振荡决定了整个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节律。雌激素能够调节哺乳动物的多个生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发情周期的节律行为,雌激素通过和SCN协同调节GnRH分泌、LH峰以及排卵,最终影响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雌激素分泌和昼夜节律、雌激素和昼夜节律之间的分子联系以及二者对雌性哺乳动物繁殖调控机制3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探究雌性哺乳动物繁殖的节律和激素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子宫内膜腺的发育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膜腺可合成和分泌或转运一些蛋白及相关物质 ,这些物质在胎儿存活、发育、妊娠识别信号的启动及胚胎着床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腺的发育包括内膜上皮出芽形成内膜腺上皮、内膜腺上皮管穿过固有层及内膜腺上皮卷曲和分支等几个连续的过程。哺乳动物子宫内膜腺的形态发生受许多因素的调控 ,但确切的调控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2.
1992年Folkman等首次证实,肿瘤在缺乏血管新生的条件下仅能生长2~3 mm,并提出了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假说。自此,血管新生在肿瘤领域内的研究有了重大进展。血管新生是指在已经存在的血管的基础上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新的微血管,是肿瘤生长和播散所必需的。血管发生受各种不同的正、负生成血管因子的调控。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等;抗血管生成因子包括血管抑制素、内抑制素、白介素-1(IL-1)等,其中VEGF及bF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新生正调控因子。本文就VEGF、bFGF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1 VEGF、bFGF简述1.1 VEGF的生物学特性VEGF是一种结构具有高度保守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人类VEGF基因全长为28kb。人至少有4种VEGF,其中VEGF 121和VEGF165为可溶性分泌蛋白,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增加内皮通透性;VEGF189和VEGF206为不可溶性分泌蛋白,与肝素紧密结合。VEGF165为最常见的形式,也是主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发情周期阶段是子宫抗感染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各种雌性动物在发情周期的黄体期或用孕酮处理时对感染更敏感。抵抗力的周期性变化很可能由几种机制引起。例如,与间情期比较,发情期子宫活动增加能够促进微生物机械性清除。子宫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也呈周期性变化。在大鼠中,雌激素浓度最高的发情前期IgG和IgA的分泌最多;猪在发情期子宫内的  相似文献   

14.
睾丸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能以旁分泌形式调节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并影响精子发生。VEGF可能影响卵泡内血管通透性和血管发生,并参与排卵过程。胚胎着床期着床胚泡处的腔上皮细胞和腔上皮下的基质细胞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子宫增殖期间VEGF表达的不断增加和VEGF受体2的高表达可能与月经后子宫内膜重建时快速的毛细血管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山羊发情周期4个阶段肥大细胞(MC)在子宫和输卵管内的分布、形态及数量变化规律,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检测了子宫和输卵管组织中组织胺(HA)含量。结果显示:MC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在子宫内主要分布在肌层,子宫外膜中零星散在,内膜中散在分布于固有层的子宫腺和血管周围,子宫阜和内膜上皮中未发现。输卵管内MC在黏膜皱襞、肌层和外膜中均有分布。MC在发情后期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发情周期中子宫及输卵管MC数量变化为:MC(发情后期)〉MC(发情前期)〉MC(间情期)〉MC(发情期),子宫肌层MC数量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子宫固有层和输卵管内无显著变化。子宫角内HA含量在发情后期与其它时期有显著变化(P〈0.05),子宫体、子宫颈和输卵管的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6.
对黄体时期VEGF依赖性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策略用于治疗黄体相关的不孕症,以及改善动物的繁殖性能。论文对VEGF在家畜黄体血管生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及畜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多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LIF在人及动物的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妊娠期蜕膜及胎盘上均有表达;胚泡是动物生殖过程中的关键,一些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充当子宫内膜微环境的"局部调节者",LIF对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到胚泡阶段具有一定的作用,LIF在子宫内膜中特异性表达,促进胚胎生长发育和启动胚泡植入;LIF在生殖周期中影响子宫的功能及调节子宫内膜生长,这可能与LIF作用于子宫使其能发生蜕膜反应有关;LIF通过与LIF受体及gp130蛋白作用而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LIF在哺乳动物早期妊娠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LIF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促性腺激素受体在雌性水牛生殖器官的表达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广西雌性水牛生殖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处于不同发情周期(卵泡期、黄体期)成年水牛的卵巢、子宫、输卵管中FSHR、LHR分别进行染色定位。结果表明,FSHR/LHR阳性细胞在卵巢主要见于卵巢内膜细胞及卵泡颗粒细胞;子宫主要见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输卵管主要见于柱状上皮纤毛细胞。其中,随着发情周期不同,FSHR、LHR的表达量也有所差异,卵巢中卵泡期FSHR、LHR的表达量均高于黄体期;子宫中FSHR的表达量卵泡期高于黄体期,LHR的表达量黄体期高于卵泡期;而输卵管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马胚胎附植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胚胎附植是处于活化状态的囊胚滋养层细胞与处于接受态的母体子宫上皮细胞之间逐步建立组织和生理上联系的过程。马(马属动物)在该过程中先后存在侵入性的绒毛膜带(子宫内膜杯)和非侵入性的尿囊绒毛膜(微子叶型上皮绒毛膜胎盘),是一种集侵入性与非侵入性胚胎滋养层于一体的哺乳动物。多种分子共同调节妊娠母马的胚胎附植过程。作者综述了马胚胎附植特点、过程与相关分子调控的研究进展,对减少母马妊娠早期胚胎丢失与流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明确瘦素在妊娠和非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定位特征,探究其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胚胎附植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妊娠和未妊娠绵羊的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表达及定位;利用组织块分离培养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CCK8法确定瘦素最适浓度,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瘦素对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迁移的作用,RT-qPCR检测瘦素对胚胎附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6(IL-6)、子宫内膜附植位点黏蛋白(Muc1)、基质金属蛋白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骨桥蛋白(OPN)、泛素样修饰因子(ISG15)等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瘦素蛋白主要表达在未妊娠绵羊子宫内膜的基质和上皮组织中,主要在妊娠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组织中表达,瘦素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组织块法可成功获得具有典型上皮样细胞特征并表达角蛋白CK18的原代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50 mg/L瘦素促进绵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显著上调Bcl-2,下调BAX、C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