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香姬 《现代园艺》2013,(22):115-116
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博大的井冈山红色文化体系为内容的绿色家园,坚持"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生态和谐"理念,打造"依山、傍水、映绿、繁花、宜居"的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2.
彭锋  金晓玲  胡希军 《北方园艺》2007,(11):165-168
利用SPOT卫星影像,3S技术手段结合实地勘查对黄石城市绿化建设状况进行科学调查,对其数据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根据黄石城市的具体特征选取了嵌块体大小、内缘比、隔离度、破碎度、网络的环度、景观多样性指数对黄石城市绿地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黄石城市绿地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黄石本身的城市特色提出了"一廊、二环、三楔、四轴、六组团"的绿地布局模式,力争为黄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提供科学的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3.
森林城市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中的人居环境至关重要。采用SWOT分析法,以独山县森林城市的建设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市森林规划与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分析的结果以及独山县森林城市建设的需求,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充分融合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以及森林产业建设,从多个角度出发,以森林城市建设为核心,营造以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努力建成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4.
晋生菊 《花卉》2020,(6):220-221
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的建设是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是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西宁市所辖县域内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创建指标体系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为建设森林城镇和绿色示范乡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海霞 《现代园艺》2012,(17):64-65
阐述了秦皇岛市城市森林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自然林业经营理念构建城市森林体系,整合林网、水网、路网,建成林水路一体化的城市森林格局;提倡多元空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滨海森林城市特色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森林城市建设基础研究不足造成资金、人力等资源投资的不合理,本文以汕尾市为研究对象,基于AHP法建立了科学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量化评价体系。对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条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AHP法可以有效评估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可行性。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条件良好,其中森林网络系统、森林健康系统是汕尾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难点,城区绿化相关指标是建设重点;生态福利系统、生态文化系统以及组织管理系统建设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7.
森林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载体,发展森林城市是增强城市碳汇能力、提高城市碳汇储备的重要途径。在分析玉林市玉东新区发展森林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建设"森林玉东"的理念和发展思路及实施方式,以期为玉东新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建三江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绿地生态布局结构目标与原则,确定规划布局结构。结果表明:将建三江城市的"林、水、绿"三大生态要素合理组织,形成"一廊、两环、三楔、绿网"的绿色生态格局,建立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通过对绿地进行合理分类,使其生态功能突出、配置合理,形成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9.
刘一贞  陈飞 《花卉》2019,(10):210-212
本文鉴于粤港澳大湾区时代背景下,广东省将全面构建我国首个世界级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模式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江门市作为获得森林城市称号的珠三角城市之一,针对如何借助成功“创森”之力,发挥江门林业优势补短板,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的结构脉络和景观布局的枢纽,其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影Ⅱ向力。本文在对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卫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背景、总体定位及规划原则。从"一环、一园、一镇、三区块"的总体布局展开,对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理念、设计形式、建设内容及前景目  相似文献   

11.
衡阳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其县域内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独特的森林景观,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此,笔者将阐述衡阳县的概况、生态园区森林景观建设现状,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园区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对提升生态园区森林景观价值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长春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森林城市等方面浅析了绿色宜居森林城的内涵,对主城区构建"一轴、两环、线网、多园"的主城区绿地系统结构,逐步增加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微绿地、滨水带状公园、林荫道数量,建设亲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绿地网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生态)城市森林"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城市里拥有大片森林面积,无疑成为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优势条件和重要标志。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有效增加森林面积,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出现种种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设森林城市生态环境成为迫切要求,它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本文就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森林城市指的是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的建设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各项的建设指标要达到省级标准,并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辽宁建设,促进全省县(市、区)城乡绿化全面提升,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用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全省国土绿化事业快速发展,按照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辽宁省绿委决定,开展第二届辽宁省森林城市创建活动。阐述了旅顺口森林城市的建设现状,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利条件,提出了旅顺口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讯     
正十堰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的2016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湖北十堰市政府副市长张慧莉代表十堰接过由国家林业局授予的"国家森林城市"的牌匾,标志着十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取得第一阶段成功,这是十堰"五城联创"获得的第二个"国字号"荣誉。十堰自2013年初正式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坚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途径,着力建设完  相似文献   

17.
刘旭光 《现代园艺》2014,(15):93-94
森林是城市生态文明的标志,更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森林生态融入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当中。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福安市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契机,开展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多项活动,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针对福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着力于建设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并积极付诸实施。四川省成都市、西昌市、泸州市3市已相继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广安市在2009年开始做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决定,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广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德州市防护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现有防护绿地在布局与建设方面的不足,以及德州市中心城区潜在的环境风险,指出防护绿地应发挥的功能和具备的类型,进而提出"1环、3河、3路、1区、多点"的防护绿地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发展与生态平衡成为了人类共同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和生态平衡问题中相继提出园林城市、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之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的概念。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2017年获选首批"广东省森林小镇",以及"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通过探讨森林小镇的内涵、梅沙街道森林小镇的规划布局、发展策略和建设内容,总结出自然保护、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四生一化、产业创新的规划建设方法,重点开发"森林+"产业链,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有机结合,以期为今后森林小镇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