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绵羊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相关细胞因子和干扰素刺激因子15(ISG15)的变化及其意义。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18只经人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巴什拜羔羊和盘羊杂交羔羊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FN-γ、IL-12和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感染后的第7天与第14天,巴什拜羊ISG1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盘羊杂交羊和对照组(P<0.05);盘羊杂交羊和巴什拜羊的IFN-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的第14天,盘羊杂交羊的IL-1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证实IFN-γ、IL-12和ISG15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提供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598-1602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子孢子体外刺激鸡异嗜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6、IL-10和IL-12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不刺激对照组相比,活的E.tenella子孢子刺激异嗜白细胞(4h)和巨噬细胞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灭活的E.tenella子孢子刺激异嗜白细胞和巨噬细胞IFN-γ、IL-6、IL-10和IL-12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活的E.tenella子孢子,差异显著(P<0.05)。与不刺激对照组相比,灭活的E.tenella子孢子刺激异嗜白细胞IL-6、IL-10、IL-12(2h)和IFN-γ(4h)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灭活的E.tenella子孢子刺激巨噬细胞IL-6、IL-12和IFN-γ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表明,鸡异嗜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受到E.tenella子孢子刺激后炎性细胞因子的显著上调可能与机体清除球虫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地锦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地锦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IL-2、IL-12、IFN-γ、TNF-αmRNA表达影响。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地锦草总黄酮高剂量组(H组)、中剂量组(M组)、低剂量组(L组)和纯水对照组(C组),连续灌胃9 d后,检测其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2%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并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检测脾脏IL-2、IL-12、IFN-γ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地锦草总黄酮3个剂量组脾脏指数、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24 h足跖增厚值均显著高于C组;M组和H组肝指数显著高于C组(P〈0.01);3个剂量组均能提高IL-2、IL-12、IFN-γ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与C组相比,H组最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地锦草总黄酮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IL-2、IL-12、IFN-γ和TNF-αmRNA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肝片吸虫感染早期的主要细胞免疫类型及选择性激活巨噬细胞(M2或AAMΦ)标记分子的变化,本试验采用肝片吸虫囊蚴为感染源,经口分别感染雌性BALB/c野生型小鼠,运用特异性PCR鉴定成功感染小鼠后用间接ELISA对腹腔中IL-4和IFN-γ的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细胞因子IL-4、转录因子GATA3和M2的标记蛋白Relm a、Ym1分子的mR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后1,3,5,7周,从所获取肝脏组织中扩增的ITS2片段条带清晰,大小正确,测序后确定为肝片吸虫ITS2序列,表明肝片吸虫感染成功.对腹腔中IL-4和IFN-γ的水平测定表明感染组IL-4在感染后1,3,5周比对照组的显著增加(P=0.013,P<0.01,P=0.02),但在第7周时无显著差异.IL-4的水平显著高于IFN-γ(P=0.011),而在第7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对腹腔中IL-4、GATA3、Relm α和Ym1 mRNA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感染后IL-4和GATA3 mRNA水平在第3周达到最高峰;于感染后1,3,5,7周,IL-4和GATA3 mRNA水平都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IL4:P=0.01,P=0.012,P=0.023,P=0.014;GATA3:P=0.011,P<0.01,P=0.032,P=0.014),但IL-4和GATA3间无显著差异;Relm α和Ym1mRNA水平都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Relm α:P<0.01,P<0.01,P<0.01,P=0.011;Ym1:P<0.01,P<0.01,P<0.01,P=0.012),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并随时间推移mRNA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于第7周达到最低水平.本研究成功利用肝片吸虫-小鼠模型研究蠕虫感染早期细胞免疫类型及M2标记分子的变化,发现在肝片吸虫感染小鼠早期主要引起Th2为主的细胞免疫.IL-4和M2巨噬细胞标记分子Relm α和Ym1在感染后1,3,5,7周都显著增加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nelmα和Ym1在第1周的高表达可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建立小鼠弓形虫病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统计小鼠存活率及时间,再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2等细胞因子水平,以检测桦褐孔菌多糖对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小鼠血清中IFN-γ、IL-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组小鼠存活率最高;桦褐孔菌多糖的高、中剂量组IFN-γ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高剂量组IL-2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除感染组外,其余各组IFN-γ、IL-2均在第6天出现峰值。说明桦褐孔菌多糖中剂量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效果最好,并且中剂量可使小鼠血清中IFN-γ、IL-2值升高到适当水平,有效改善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新致病型番鸭呼肠孤病毒(N-MDRV)对雏番鸭的致病性,试验利用N-MDRV SH12和DH13株分别感染1日龄雏番鸭,并设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第1,3,7,11,14天后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TGF)-β、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并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鸭群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第7天部分试验鸭明显消瘦,剖检可见肝脏坏死、出血,脾脏肿大、坏死,法氏囊萎缩(SH12组)或坏死出血(DH13组)。肝脏、脾脏、法氏囊(DH13组)正常结构被破坏,坏死灶内有大量红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感染后期脾脏可见肉芽肿。免疫器官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 05),但感染后第7天试验鸭血清中IL-4、IL-10、TGF-β、IFN-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DH13组IL-10、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感染后期部分试验鸭的IL-4、IL-10、TGF-β、IFN-γ含量均有所恢复,但其整体水平仍高于对照组。说明N-MDRV感染可导致雏番鸭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含量明显减少,血清中IL-4、IL-10、TGF-β、IFN-γ含量增多与N-MDRV株致病性和免疫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杆菌同属分枝杆菌属,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是一种环境致病菌。本研究将分离的浅黄分枝杆菌感染C57BL/6J小鼠,应用病理切片分析肝脏的病理变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中细胞因子IFN-γ,IL-12b,TNF-α,IL-10,NLRP3和TGF-β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肝脏组织出现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而且感染组小鼠肝脏IFN-γ,IL-12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只有微弱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抗浅黄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反应主要以Th1免疫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UBC13蛋白对支气管哮喘小鼠体内Th2、Th17细胞极化的影响。1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PBS组、哮喘模型(OVA)组和UBC13蛋白(UBC13)组,OVA组和UBC13组采用卵清蛋白(OVA)和脂多糖(LPS)进行致敏和雾化建立哮喘模型,其中UBC13组于每次雾化前0.5 h腹腔注射100μg UBC13蛋白。末次雾化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采集样品,通过HE染色观察肺脏切片病理学变化、PAS染色观察气道黏液的分泌,ELISA法检测血清IgE浓度和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IL-4、IL-5和IL-17A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脏Th2型相关因子IL-4、IL-5、IL-13、IFN-γmRNA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β、IL-6、IL-17A、IL-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建立了哮喘模型,与PBS组相比,OVA组IgE浓度极显著上升(P0.01),肺脏病理切片炎性细胞浸润和中性黏液分泌现象明显,肺脏中IL-1β、IL-4、IL-6、IL-13和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5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BALF中IL-4、IL-5和IL-17A的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与OVA组相比,UBC13组IgE浓度显著降低(P0.05),病理切片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轻、黏液分泌减少,肺脏IL-1β、IL-4、IL-17A、IL-13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L-6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BALF中IL-5的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IL-4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7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UBC13蛋白能下调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影响哮喘模型Th2和Th17细胞的极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抗病毒嗜酸乳杆菌菌株的细胞机制,利用嗜酸乳杆菌胞外多糖(EPS)作用于猪睾丸细胞(ST),以MTT法检测其是否抑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并观察IFN-γ、IL-6、IL-8的mRNA表达水平。本试验分为4组,分别是正常细胞对照组(Control组)、TGEV感染组(TGEV组)、EPS预处理感染TGEV组(EPS+TGEV)组和胞外多糖组(EPS组),在2、4、6、12、24 h时采集细胞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中IFN-γ、IL-6、IL-8mRNA的表达量。结果发现,EPS具有抑制TGEV感染ST细胞的效应;EPS组、TGEV组和EPS+TGEV组IFN-γ、IL-6、IL-8 mRNA表达量较Control组比都相对增加,三种细胞因子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减少回归到正常水平的趋势。EPS+TGEV组在感染2 h时IL-8 mRNA表达量达到最大值,4 h时IL-6、IFN-γmRNA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且均出现了叠加效应,相比正常细胞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结果表明,EPS对TGEV感染ST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抗TGEV感染初期IFN-γ、IL-6、IL-8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捻转血矛线虫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HC29)体外对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功能的影响。颈静脉采取无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血液,分离单核细胞后加入终浓度为5μg/mL的HC29重组蛋白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观察重组蛋白与单核细胞的结合情况;HC29刺激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用qPCR技术测定各试验组单核细胞中IL-2、IL-4、IL-10、IL-17、IFN-γ和TGF-βmRNA的转录水平;重组蛋白刺激单核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值情况;将重组蛋白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和分泌NO的情况。结果表明,重组HC29能够与外周血单核细胞结合并刺激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能够引起单核细胞增值(P<0.01),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强(P<0.01)和NO分泌增加(P<0.01)。结果表明HC29是捻转血矛线虫的一个重要抗原,主要诱导Th1类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12、TNF-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白毛藤多糖高(H组)、中(M组)、低(L组)3个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连续ip 7 d后,用RT-PCR的方法检测脾脏IL-2、IL-12、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白毛藤多糖M组、H组可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中细胞因子IL-2、IL-12的mRNA表达,IL-2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IL-12呈极显著差异(P<0.01)。白毛藤多糖L组、M组2个剂量组能增加TNF-α的mRNA表达,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白毛藤多糖能有效提高IL-2、IL-12、TNF-α mRNA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录从攻毒后3 d开始显著上调(P<0.05),7 d达高峰,14 d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 d和42 d低于对照组;IL-10 mRNA在3 d显著上调(P<0.05),14 d达到转录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42 d接近对照组水平;IFN-γmRNA转录水平尽管在3 d和28 d时出现2次转录低峰1、4 d和42 d时出现2次高峰,但只在3 d和7 d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PRRSV和PCV2共感染可导致PAM细胞因子IL-12p40和IL-10 mRNA的转录在感染早期被激活,而IFN-γ mRNA转录则呈较复杂的动态变化,提示PRRSV和PCV2共感染猪PAM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抗感染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22-1326
50只雄性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金线莲多糖(AR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第1~3天,除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80mg/kg,连续3d;第4~1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其他组分别灌服100,200,400mg/kg的ARP。末次给药24h后,采集脾脏,qRT-PCR检测试验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6)及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2、GATA-3 mRNA表达量降低,IL-4、IL-6、IFN-γ、T-bet mRNA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ARP高剂量组小鼠IL-4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IL-6、IFN-γ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ARP组T-bet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高剂量组GATA-3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果表明:ARP通过上调或下调小鼠脾脏细胞因子与转录因子的表达,调节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猪IFN-γ和IL-4重组质粒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猪IFN-γ和IL-4对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用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的重组质粒与口蹄疫双价疫苗配伍免疫小鼠,检测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重组质粒都能显著提高小鼠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其中pcDNA3.1/IFN-γ提高亚洲Ⅰ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较pcDNA3.1/IL-4的显著(P〈0.01),而pcDNA3.1/IL-4提高O型FMD抗体水平的佐剂效应显著高于pcDNA3.1/IFN-γ(P〈0.01),pcDNA3.1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佐剂效应;免疫后不同时间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组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第21天与第7、45天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梅花鹿鲜茸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选取60只雄性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鹿茸水提物高、中、低剂量预保护处理组。阳性对照组灌胃10 mg/kg维生素C,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均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鹿茸水提物高、中、低剂量预保护处理组分别灌胃200,100,50 mg/kg鹿茸水提物,连续灌胃14 d。第15天,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3.5 mL/kg生理盐水,其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3.5 mL/kg LPS水溶液,3 h后采集血液、解剖。采用ELISA试剂盒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小鼠体内免疫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分泌量、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表明:鹿茸水提物预保护处理组的小鼠体质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IL-1β和IFN-γ分泌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小鼠肝脏中NO的含量极显著升高,CAT和SOD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鹿茸水提物预保护处理组N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LPS可引起小鼠空肠组织中IL-1β、NLRP3、NLRP1a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异常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鹿茸水提物预处理保护组可抑制3种炎性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的异常升高,鹿茸水提物预保护处理组mRNA相对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说明鹿茸水提物可通过降低机体内炎性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减轻炎症级联反应,同时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LPS引起的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母牛分枝杆菌感染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变化,本研究将母牛分枝杆菌分离株感染C57BL/6J小鼠,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肝脏的病理变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中细胞因子IFN-γ、IL-12b、TNF-α、IL-10、NLRP3和TGF-β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而且实验组小鼠肝脏IFN-γ、IL-12b、TNF-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和TGF-β仅有微弱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抗母牛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反应主要以Th1免疫反应为主。本研究为母牛分枝杆菌免疫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克隆、定点突变以及重组表达技术获得猪肺炎支原体的主要免疫原蛋白p36、p46、p65和p97R1-Nrdf。设立以重组蛋白p36、p46和p65为试验Ⅰ组,以p36、p46、p65和p97R1-Nrdf为试验Ⅱ组,猪支原体疫苗安百克(M+PAC)为试验Ⅲ组,PBS+佐剂为空白对照组来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血清、肺脏以及经蛋白刺激脾淋巴细胞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IFN-γ和IL-4。结果显示,Ⅱ组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Ⅰ、Ⅲ组(P〈0.01);Ⅱ组IFN-γ水平极显著高于Ⅲ组,而Ⅱ组与Ⅰ组、Ⅰ组与Ⅲ组的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Ⅱ、Ⅲ组的IL-4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的检测结果中猪肺炎支原体抗体、IFN-γ和IL-4水平呈现一致性,都为Ⅱ组〉Ⅰ组〉Ⅲ组〉对照组;而经刺激脾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为Ⅱ组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和IFN-γ水平最高,而IL-4水平为Ⅲ组最高。由此可见,Ⅱ组通过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途径,产生的猪支原体肺炎抗体水平最高;Ⅰ组亦能通过这2种免疫途径达到与Ⅲ组同样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肿节风有效成分迷迭香酸对小鼠哮喘模型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试验将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迷迭香酸单药组、OVA哮喘模型组、迷迭香酸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采用ELISA方法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VA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IL-4、IL-5和IL-13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IFN-γ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IL-4/IFN-γ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与OVA哮喘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显著抑制了IL-4、IL-5和IL-13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IL-4/IFN-γ比值(P0.05)。说明肿节风有效成分迷迭香酸具有抑制哮喘Th2细胞因子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UBC13蛋白对支气管哮喘小鼠体内Th2、Th17细胞极化的影响。1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PBS组、哮喘模型(OVA)组和UBC13蛋白(UBC13)组,OVA组和UBC13组采用卵清蛋白(OVA)和脂多糖(LPS)进行致敏和雾化建立哮喘模型,其中UBC13组于每次雾化前0.5 h腹腔注射100 μg UBC13蛋白。末次雾化激发24 h后处死小鼠,采集样品,通过HE染色观察肺脏切片病理学变化、PAS染色观察气道黏液的分泌,ELISA法检测血清IgE浓度和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IL-4、IL-5和IL-17A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脏Th2型相关因子IL-4、IL-5、IL-13、IFN-γ mRNA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β、IL-6、IL-17A、IL-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建立了哮喘模型,与PBS组相比,OVA组IgE浓度极显著上升(P < 0.01),肺脏病理切片炎性细胞浸润和中性黏液分泌现象明显,肺脏中IL-1β、IL-4、IL-6、IL-13和IL-17A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 < 0.01),IL-5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 0.05),IFN-γ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 < 0.01),BALF中IL-4、IL-5和IL-17A的水平极显著上升(P < 0.01);与OVA组相比,UBC13组IgE浓度显著降低(P < 0.05),病理切片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减轻、黏液分泌减少,肺脏IL-1β、IL-4、IL-17A、IL-13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 < 0.05),IFN-γ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L-6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 < 0.01),BALF中IL-5的水平极显著下降(P < 0.01),IL-4的水平显著下降(P < 0.05),IL-17A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 > 0.05)。由此可见,UBC13蛋白能下调Th2和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影响哮喘模型Th2和Th17细胞的极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瘟(CSF)弱毒疫苗接种猪免疫应答的影响,将20头28 d断奶仔猪随机分为V-I、I-V、V和C4组,5头·组-1.V-I组在接种CSF弱毒疫苗后2d感染PCV2;I-V组在感染PCV2 后2d接种CSF弱毒疫苗;V组只接种CSF弱毒疫苗;C组为空白对照组.共免疫2次,间隔21 d.免疫后定期检测血清CSFV特异性抗体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增殖活性和PBLC中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CSF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会导致CSFV抗体水平低下,血清抗体阳转率下降,PBLC增殖活性降低.初次免疫后,V-I与I-V组的PBLC内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表达量严重不足,其中V-I组的表达量最低.加强免疫后V-I与I-V组的PBLC内IFN-γ与IL-10的表达失衡,IL-2和IL-4的表达缺乏,其中I-V组的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和缺乏更严重.上述研究表明,CSF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会影响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导致PBLC内细胞因子的表达严重抑制和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