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5~6年生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不同修剪方式下的修剪反应以及不同芽位的成花效应、剪口粗度与果枝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的各芽位均可成花,表现出较高的萌芽率、果枝率.不同修剪方式下萌芽率、成枝率随着结果母枝上芽位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剪口粗度在0.5~1.1 cm范围内,剪口芽的果枝率与枝条粗度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剪口粗度在0.6 cm以下或1.1 cm以上,剪口芽成花较少,考虑到枝条越冬安全和正常成花,建议剪口粗度定在0.8~1.1 cm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无核翠宝"葡萄在上海地区最适宜的冬剪模式,本研究针对其不同结果母枝留芽量下的萌芽结实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双芽修剪能显著提升"无核翠宝"葡萄结果母枝的萌芽情况,萌芽率可达到98.75%,4芽修剪下的结果枝率表现最好,达到73.05%。随着结果母枝留芽量的增多(6~10芽),"无核翠宝"葡萄的萌芽率和结果枝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萌芽率随着结果母枝节位的升高而依次升高,表明结果母枝基芽萌芽率、结果系数均较低,易导致结果部位外移。因此,上海地区"无核翠宝"葡萄冬剪宜采用双芽修剪模式,不仅省去了冬季绑缚枝梢的劳动成本,同时能够促进低节位冬芽的萌发,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相似文献   

3.
以4年生青提葡萄为试材,对不同修剪方式下的修剪反应以及不同芽位的成花效果、剪口粗度与果枝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提葡萄结果母枝在短梢修剪和中梢修剪的方式下表现出较高的萌芽率、果枝率。短梢修剪方式萌芽率最高达到81.1%,结果枝分布在2~3芽。果枝率中梢枝条最高达到91.2%,结果枝分布在3~7芽。表明以中梢修剪为主,建议剪口粗度定在0.9~1.1cm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塑料大棚内4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对不同修剪方式下的修剪反应以及不同芽位的成花效应、剪口粗度与果枝率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短梢修剪‘玫瑰香’葡萄结果母枝的基部芽位均可成花,表现出较高的萌芽率、果枝率。但在实际生产中,单层水平龙干形应采用短梢修剪,建议选留母枝剪口粗度定在1.0 cm为宜。  相似文献   

5.
于1986年6月在肥沃壤土葡萄园,对当年定值的21株巨峰葡萄进行了修剪后各指标调查,内容包括:枝蔓剪口粗度(剪口市1-2节间纵、横径);各株距地面30-40厘米以上部位芽眼所萌发的新梢数、果枝数和着生果穗数。调查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结论是:巨峰葡萄定植当年冬剪的剪口粗度达到0.6厘米以上时,具有较高的萌芽率(80%)、果枝率(83.3%),新梢平均着生的果穗数也较多(1,17),并在一定留蔓长度范围内(90~155厘米),其萌芽率、果枝率及新梢平均着生果穗数,只受到枝蔓成熟度和芽眼饱满程度的影响,而不受留蔓长度的影响。 根据上述特性,采用立架密植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桂南地区巨峰葡萄春季芽眼经破眠剂处理后萌芽时间不一致的问题,以7年生平棚架巨峰葡萄为试材,对结果母枝留5~9芽修剪5个处理,修剪后对所有试材用2.5%单氰胺催芽,同时对每个修剪的2行分别进行刻伤与不刻伤(对照)处理。调查5个不同节位修剪的刻伤处理与对照的萌芽率和新梢结果枝率,并分析其萌发的结果母枝冬芽成花率和结果母枝调查芽结果枝率。结果表明,刻伤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长梢修剪的萌芽率,并有使各节位出现花芽概率均等的趋势,对于短梢修剪没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4~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冬果结果母枝粗度、夏季修剪不同留芽数、修剪后涂抹破眠剂时间和冬果产量等处理,观察其对冬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峰葡萄能正常萌芽、开花、着果、成熟,而且果实颜色及风味均表现良好,具备"两代不同堂"结果的潜力。夏季修剪时选择剪口粗度0.8cm以上、剪口留芽数5~6个、修剪后当天或第2天涂抹破眠剂芽萌发率较高,抽生的果枝健壮,果穗大,着果率高。  相似文献   

8.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对其结果母枝采用单芽、双芽、三芽、四芽和五芽的冬季修剪方式,考察了修剪方式对结果母枝不同节位冬芽萌芽率、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位置的影响,旨在研究陕西渭北地区主栽鲜食"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反应,为冬季简化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上不同节位冬芽,尤其是低节位的冬芽成花能力均较强;不同修剪方式下,冬芽萌芽率、果枝率均随结果母枝上芽位的上移而降低,长梢修剪较短梢修剪结果母枝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降低,易导致结果部位上移和外移;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主要着生在新梢上的第3~5节位。试验表明,"红地球"葡萄冬季修剪适宜采用短梢修剪,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不同粗度、芽位萌发的新梢与孕穗率的关系及撤膜时间对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粗度在0.7~1.4cm时,母枝上的新梢结果枝比率为52.4%~72.3%,新梢结果系数0.688~0.802,在此粗度范围内,结果母枝剪留长度为5~10个芽。在宁夏引黄灌区以5月中旬,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6℃时撤除棚膜,有利于新梢花芽形成,除膜时间晚于6月中旬,影响葡萄当年花芽形成和第2年产量。高干"厂"字型篱架单臂水平整枝,较独龙蔓篱架效益提高27.1%。  相似文献   

10.
红地球葡萄结果母枝粗度、芽位与新梢孕穗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掌握红地球葡生产修剪,对其结果母枝不同粗度、芽位萌发的新梢与孕穗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度以0.8-1.2cm、芽位以4-8节抽生的新梢孕穗率市,新梢结果系数分别为0.822-0.838、0.986-1.323,这为结果母枝 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20.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