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6,(1):33-33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的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日数67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单株主茎数3个左右,茎绿色,叶绿色,茸毛少,叶缘波状。花序总梗绿色,花冠白色,雄蕊橙黄  相似文献   

2.
中薯3号脱毒马铃薯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中薯3号脱毒马铃薯在官桥镇试种,表现增产显著、抗病、品质佳,总结其稻草包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中薯3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京丰1号/BF77A选育而成,是早熟、优质、鲜食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的气候、土壤种植,由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引进。现将中薯3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脱毒马铃薯陇薯3号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奇台县从甘肃引进产量高、品质好的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经过两年的种植,摸索出了一套脱毒马铃薯陇薯3号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系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京丰1号作母本,BF77A作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鲜食马铃薯新品种。2005至2006年参加福建省马铃薯区试,表现丰产性好、产量潜力大、结薯性好、商品薯率高、芽眼浅、食用品质较好、抗病性较强等优点。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中薯20号和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 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 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7.
8.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2009年6月12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历年品种鉴选共26点次试验,总平均产量为2094.9kg/667m2,比对照米拉(1 611.3kg/667m2)增产483.6 kg/667m2,增产率为30.0%.区试、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宜贵州省海拔高度在750~2530 m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新品种互薯3号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品种互薯3号的选育技术,包括确定育种目标、选择亲本、配制组合、杂交育种程序等内容,同时介绍了马铃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措施,以期为以后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马铃薯是营养丰富的重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华东和中原二季作地区马铃薯作为高效优质农业的一部分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以春季为主要生产季节,商品薯在夏初蔬菜淡季上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秋季以留种为主.针对二季作马铃薯主栽品种存在抗病性差,退化快,商品性欠佳,以及休眠期偏长,秋季留种产量低等问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自70年代初开始,以抗病、优质、丰产为目标,开展早熟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中薯3号是继中薯2号之后新近育成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13.
<正> 中薯3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早熟、优质、鲜食马铃薯新品种。 1、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绒毛少,复叶大,叶缘波状,叶色浅绿,生长势较强。花冠白  相似文献   

14.
陈美忠 《福建农业》2008,(10):15-15
中薯3号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用京丰l号和EB77—4杂交育成,由福建省种子总站2004年引进。龙海市种子站于2004年冬季开始试种,2005至2006年进行小面积推广试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迟熟品种,与当地种植品种“克新3号”熟期相当,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是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87-46-1"作母本,"青85-1-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8-2000年在甘肃省马铃薯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9 538.0 kg/hm2,较对照品种渭薯1号增产74.9%,在3 a 22点次9个参试品种(系)中,总评居第1;1996-2004年多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32 646.0 kg/hm2.该品种晚熟,具有高抗晚疫病,较抗病毒病,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植株生长整齐,淀粉含量高,耐旱性强等突出特点.可在全省各马铃薯种植区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中薯3号种植密度试验以对该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80 010穴/hm2种植密度下,植株茎叶生长较快;而在88005穴/hm2的种植密度下,鲜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奇台县西北湾乡科委从乌鲁木齐市蔬菜研究所引进早熟马铃薯新品种中薯5号,通过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增加,2003年种植33.3公顷,2004年发展到200公顷,2005年发展到533公顷,占全县早熟马铃薯种植面积的75%。一、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中薯5号属早熟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出苗后生长期为60天;株型直立,株高50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系谱:京丰1号XBF67A。1994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早熟马铃薯品种,出苗后60天可收获,株高印厘米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少,茎绿色,叶色浅绿,复叶大,叶缘波状,生长势强。花白色而繁茂,易天然结实。单株结薯数3~5块,结薯集中,薯块大小中等、整齐,大中薯率可达90%以上,薯块椭圆形,顶部圆形,浅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淀粉含量12%,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中薯3号马铃薯,为早熟品种,一般每667m~2产鲜薯1500~2000kg,1Kg按1元计算,每667m~2产值为1500~2000元,效益较佳,值得推广,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精细整地,高畦栽培。在深翻晒白后,开深沟做畦,整成畦高30cm,畦宽90~100cm,沟宽25cm,以防积水。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一般安排“立春”前后播种。即“立春”前1月31日至2月1日播种,每667m~2种植2500~3000丛。 3.播前催芽,整薯种植。第一,播种前要用“920”浸种15分钟(1g“920”对水100kg,“920”要先用酒精或白酒溶解后放入水)后,取出排放在地板上,待晾干后用干麻  相似文献   

20.
安徽是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对于带动整个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安徽开展了中薯20号、中薯7号马铃薯新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薯20号、中薯7号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56.42和60.82 t·hm-2,分别较对照增产34.75%和45.29%;其生育期分别为65 d和67 d,蒸食口感好,且较抗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卷叶病毒病。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可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参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