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菱鲆常见细菌病的诊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菱鲆养殖在我国发展迅猛,在山东等环渤海地区大规模养殖。由于目前国内大菱鲆养殖场家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开放式流水养殖而影响大环境质量,大部分场家直接投喂自己加工的冰鲜杂鱼饲料,导致疾病的传播机会增多,加之管理不科学使病害感染机会增多。经过近几年的观察,细菌病成为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1弧菌病1.1病原主要由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am)、哈维氏弧菌(V.haveyi)等引起,革兰氏阴性,短杆状,菌体稍弯,两端圆形,一端单极毛或多鞭毛,具运动性。1.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鱼最初体表局部褪色,随后充血,鳞片脱落形成溃疡,与此同时鳍基部和鳍膜充血也很明显。有的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眼内出血或眼球变为白浊色。解剖病鱼,肝、脾、肾等内脏出血或淤血,甚至坏死,肠道发炎、充血,肠粘膜组织溃烂、脱落,肠内有黄色或桔黄色粘液。1.3流行情况弧菌病是海水养殖鱼类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牙鲆、大菱鲆是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海水鱼类,也是形成“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主要品种,其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水质污染、养殖技术、管理等原因,养殖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近几年来,牙鲆、大菱鲆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许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盲目降低成本,养殖模式粗糙,养殖工艺混乱,造成养殖中鱼体质下降,鱼病泛滥,给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4.
聚缩虫病已成为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数日内便可使对虾幼体80%以上感染,若不及时治疗,育苗就会失败。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对虾育苗期间聚缩虫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作为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品种,引入我国已有近十年时间,其中开展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也有5~6年时间。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其中苗种培育期间疾病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纤毛虫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刚 《科学养鱼》2004,(11):49-49
我们通过近两年对大菱鲆纤毛虫病100多例的研究与治疗发现纤毛虫病并不可怕,主要是解决好纤毛虫病的发病机理、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一般的纤毛虫病可以有效地治疗,发病初期一般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溶藻弧菌脂多糖对大菱鲆免疫保护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粗提脂多糖(LPS)对体重为110~150g大菱鲆进行免疫保护实验。注射浓度为20mg/mL和40mg/mL的LPS溶液0.2mL,以及按5‰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进行投喂试验。免疫后用0.1mL浓度为1×109CFU/mL的溶藻胶弧菌分别进行5次感染实验。结果显示:第7天即可产生免疫保护作用,RPS可达75%,免疫保护作用可持续3个月。  相似文献   

8.
几种大菱鲆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滑走细菌病 症状:各鳍糜烂缺损,游泳缓慢,食欲下降,在每年的5~8月,仔鱼易染此病。治疗方法:(1)加大换水量。(2)用尼富酸钠10g/m3水体 土霉素10g/m3水体。  相似文献   

9.
河蟹育苗期间幼体聚缩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聚缩虫病是河蟹育苗期间对幼体危害性较大,并且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对其防治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幼体的存活和苗种质量的好坏。本文主要根据作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防治措施、做法和经验教训,从对病原体的认识、发病过程、危害情况、发病时的症状及病变、发病诱发因素和防治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弧菌是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原,每年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定期使用消毒剂药物进行预防,发病后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笔者结合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案例进行治疗试验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1发病过程2009年10月份某养殖户发生大菱鲆养殖疾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生,部分鱼游动缓慢,活力减弱,摄食减少,后来部分鱼逐渐死亡。2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大菱鲆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每年8~10月高温季节很容易感染刺激隐核虫,造成严重危害。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鳗弧菌和溶藻弧菌二联疫苗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分别用0.3%福尔马林灭活,制备成鳗弧菌和溶藻弧菌2种单苗,并将2种菌等量配制成二联疫苗,单次腹腔注射免疫大菱鲆(Scophtalmus maximus).通过检测免疫后替代途径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抗体凝集效价的变化并分别进行攻毒实验比较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种疫苗对所测定的各免疫指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联疫苗后期效果低于2种单苗.二联疫苗对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3.52%和83.24%,而鳗弧菌单苗对鳗弧菌攻毒、溶藻弧菌单苗对溶藻弧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37%和74.89%.可以认为2株菌具有制备二联疫苗的可能性.[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97-402]  相似文献   

13.
弧菌是细菌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不但会感染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然而疾病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有关大菱鲆弧菌病检测及防治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弧菌病原对养殖大菱鲆的危害,对新的检...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弧菌病和丝状细菌病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已十分成熟,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均已被掌握。目前困扰其育苗成活率与成功率的主要问题是病害的频繁发生,2008年春季育苗中,广东、福建、海南等主要育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主要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进 《水产养殖》2003,24(1):31-32,26
大菱鲆(Scoophthamus maximus)为原产于欧洲的冷水性底栖鱼类,鲽形目、鲆科,是英国、丹麦、挪威等许多欧美国家的主养对象。该鱼具有肉味鲜美、风味独特、生长迅速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各国养殖业中的新贵。我国于1992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成功引进,经过10年的养殖尝试已初具规模,现已成为我国北部地区海水养殖业中又一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疾病危害也接踵而至,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步伐。本文就大菱鲆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某养殖场发病大菱鲆分离的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Compact的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GNtest kit),结合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API 20E进行生理生化反应测试。为了进一步确定5株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16SrDNA基因序列,与相关细菌序列进行比对,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生化反应和16S rDNA基因序列表明其中4株菌与溶藻弧菌亲缘关系最近,人工感染试验表明溶藻弧菌对养殖大菱鲆的致病力是相当强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发生日趋严重,给河蟹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河蟹育苗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逐年提前,几乎每个育苗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丝状细菌病的困扰,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一年比一年严重.丝状细菌病已经成为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何防治该病已成为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牙鲆和大菱鲆作为“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鱼类养殖的主打品种,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由于面积的扩大,海水自身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饲育饵料品质较以往也有所降低,特别是鲜杂鱼产量少、质量差,如沙丁鱼(俗称面条鱼)2005年大幅度减产,饵料成本增高;地下水资源日趋紧张,工厂  相似文献   

19.
吴建新 《科学养鱼》2002,(11):43-44
在罗氏沼虾、对虾和河蟹育苗过程中常会遇到幼体发生红体病,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往往造成幼体大量死亡,全军覆没,给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若能及时发现病症并确定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就能迅速使病害得到控制,挽回经济损失。一、红体病症状通过对患病幼体肉眼观察,发现幼体身体发红;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观察,幼体体表光洁,没有任何附着物,既没有丝状细菌也没有聚缩虫等纤毛类原生动物,肝胰脏正常,但肠道和胃内空空的没有食物,心跳较快,另外,幼体附肢完整,没有残缺,体形正常;在显微镜下放大400倍观察,发现体…  相似文献   

20.
河蟹育苗期间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育苗期间病害的防治工厂化河蟹育苗期间,因种种原因,幼体时常会感染病害,影响幼体成活率。防止幼体感染病害,幼体患病后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河蟹人工育苗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在河蟹育苗中有效防治病害的措施,现介绍如下,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