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12所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及体育锻炼意识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到54%,近半数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女大学生对健身类、健美类、娱乐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对一些对抗性体育项目则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长江大学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如何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作用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方面,男生的表现优于女生。建议高校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思想为目标,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指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 ,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社团助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体育锻炼知识的掌握、实现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的保证、以及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选择及需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助推大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手段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因素的分析,针对心理及环境两方面,分别从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社团以及校园体育文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性行为机制,提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有效方法,旨在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受性别、就业心理压力、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所学专业、体育硬件设施、学生经济情况、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为此,应当通过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大体育投入,培育大学生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意识,建立大学生体育锻炼激励机制等方法,消除影响农林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东高校女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内容、特点、计划性及体育消费结构进行调查,对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为广东省各高校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以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低,时间短,强度小,主动参与课外锻炼的人数少,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教育因素、体育兴趣因素、体育氛围因素、体育价值观因素、社会压力因素、政策法规因素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总体参与体育意识比较强 ,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平均达到 1h的占总人数的 5 4 5 9%,有43 5 2 %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但男女生之间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生体育意识和行为明显高于女生 (P <0 0 1或P <0 0 5 )。  相似文献   

9.
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促进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妨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体育行为内容、体育行为时间、体育行为空间和体育行为方式等方面,对河南省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体育取向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任克 《河南农业》2011,(18):39+43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普遍不高.高职院校可从培养学生锻炼兴趣、提高学生自觉锻炼意识、加强体育硬件建设、营造良好体育活动氛围、建立体育社团、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完善体育锻炼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创造必要的锻炼条件,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