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的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40,2015年引入浙江省平阳县试种,表现稳产、高产、抗倒、抗病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种植面积在3.2万亩,占全县晚稻面积的22%,其中连作晚稻占45%以上,是目前连作晚稻机插中表现最好的组合之一,也适宜作连作晚稻直播。总结甬优1540连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相似生产条件的地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甬优7850"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最新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作手插、机插及单双季栽培皆宜。为促进"甬优7850"的种植推广,在分析其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及时插种、科学用肥、精确管水、科学植保等方面,总结了其作连作晚稻的相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浙江瑞安种植的连作晚稻新品种,在当地马屿镇开展了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参试的连作晚稻新品种中,泰两优1332综合表现最佳,其分蘖力强、多穗多粒、生育期适中、抽穗整齐、高产潜力大,比较适合当地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4.
春优84是超高产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经过在南平市建阳区多个乡镇作连晚种植,普遍表现为超高产、抗稻瘟、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性。本文总结春优84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推广。  相似文献   

5.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表现高产(亩产可达650~700千克)、优质、耐肥抗倒、抗白叶枯病与稻瘟病和适应性广的优点。可在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也可在华南地区作双季早、晚稻以及浙南、赣州以南地区作双季连作晚稻。  相似文献   

6.
晚粳稻浙粳22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浙粳2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而成的大穗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推广种植。总结了浙粳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航香1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晚粳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产量高.适宜在浙江省钱塘江以南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糯稻浙糯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糯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晚粳糯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米质优,抗稻瘟病,产量高.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或部分气温较高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双季稻区种植,并适应缓释肥一次性机插侧深施肥条件的优质籼型连作晚稻品种,于2021年开展了8个优质籼型水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机插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泰两优217、泰两优1332、华浙优261田间综合性状及产量表现较好,野香优莉丝和泰两优1332的稻米品质较好,以上4个品种适合在瑞安双季稻区作连作晚稻机插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越粳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育成中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产量高,较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宁绍地区作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浙糯4号(原名R2004)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晚粳糯稻品种,2005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丰产性好、米质优.且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可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其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移栽,培育壮秧,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等。  相似文献   

12.
协优7954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2000—2002年试验、示范,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米质较优、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特点。适宜在我县作单季和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浙粳23(ZH98272//DP51653/Rathu Heenati)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于2001年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各级区域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中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易于栽培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宁84(原名:宁10~84)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杂交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系。2010年定型参加本院新品系鉴定试验,2011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中,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达国标3等,适宜在宁波市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2012年参加省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浙粳1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推广种植。本文介绍了浙粳112的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佳粳21(原名YK2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性较好,米质优。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北作单季晚稻种植,浙中南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总结了中佳粳2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由广东省水稻研究所选育、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下属的湖南农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引种推广的水稻新品种"黄华占"在我省作一季稻审定,适宜于我省作一季晚稻或中稻种植,但因近几年来晚秋气候变暖,有部分农户将该品种作连作晚稻种植,甚至作连作晚稻直播也获得到了好收成,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户将该品种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春优84在浙江省龙游县作连作晚稻种植机插的生育期、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筛选与引进适合本地区生产的高产优质连作晚稻新品种,满足种植大户对发展"大麦/夏大豆-晚稻"种植制度的需求。2014年秋季引进试种了7个特早熟晚粳稻品种(系),在生育期、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56、甬优1852、丙12-579等3个品种(系)具有产量高的特点,其中甬优1556和丙12-579表现为生育期短、穗多;甬优1852表现为穗大、粒粗,适宜在浙北连作晚粳稻种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