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阐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每天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和20g过瘤胃胆碱,Ⅳ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内(产前14d~产后42d)分别调查和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内分泌指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显示:1)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能明显提高奶牛泌乳量(MY)和干物质摄入量(DMI),以每头奶牛每天添加10g过瘤胃胆碱效果最好。2)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延缓血浆葡萄糖(Glu)水平的下降(P<0.05),显著降低试验奶牛血浆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HO)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浆甘油三酯(TG)有升高的趋势(P>0.05)。3)添加过瘤胃胆碱,有提高试验奶牛血浆胰岛素(Ins)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Gn)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日粮添加过瘤胃胆碱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奶牛体内脂肪代谢,促进体内糖异生作用,缓解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钙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处于泌乳前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分组设计分成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棕榈油脂肪酸钙、200 g大豆油脂肪酸钙、200 g葵花籽油脂肪酸钙。预饲期15 d,试验期45 d。于正试期分别测定4组奶牛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棕榈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提高7.15%、血浆尿素氮降低2.09%、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16.68%、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降低20.64%;添加大豆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降低2.78%、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加18.17%、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15.42%、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降低5.86%;添加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后,奶牛血糖含量降低0.98%、血浆尿素氮含量增加4.26%、血浆β-羟丁酸含量降低30.36%、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提高6.00%。[结论]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钙,均能降低奶牛脂肪组织的动员,有效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荷斯坦牛36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海南霉素组,每组18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海南霉素组为基础日粮中添加2 mg·kg-1的海南霉素,预饲期10 d,正试期45 d。试验始末对试验牛称重,试验结束时采血,用于测定尿素氮、血糖、非酯化脂肪酸、β-羟丁酸、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显著提高血浆胰岛素浓度25.50%(P=0.04),也增加了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P=0.0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海南霉素降低了17.25%的血浆尿素氮(P=0.03),提高肉牛血浆中葡萄糖含量16.39%(P=0.01)。而添加海南霉素对肉牛血浆非酯化脂肪酸和β-羟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显著提高肉牛日增重7.48%(P0.05),改善了饲料效率(6.96%,P0.05)。总之,饲喂海南霉素具有促进肉牛生长,提高氮及能量的利用,并提高了肉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选用32头泌乳奶牛配对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瘤胃保护赖氨酸(RPLys)10、20、30 g/头.d。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饲喂RPLys组的产奶量与乳蛋白质率都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的产奶量增幅最大,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的乳蛋白质率差异显著(P0.05);添加RPLys对乳脂率、乳糖、非脂总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酰胺对热应激奶牛血液中能量、脂类、蛋白质代谢产物以及血清中无机盐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的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烟酰胺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烟酰胺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加8 g·d-1烟酰胺;预试期1周,正式期9周。结果表明:(1)添加烟酰胺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奶牛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有降低β-羟丁酸的趋势(P=0.1),但是对血清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日粮中添加烟酰胺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清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P0.05),有提高血清中钙离子浓度的趋势(P=0.10),但不影响钾、镁和磷离子含量(P0.05)。因此,补饲8 g·d-1烟酰胺,有助于改善热应激奶牛的脂类代谢,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确定奶牛日粮中添加孜然种子对奶牛营养摄入量、产奶量和血液代谢物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产奶天数为35±5 d、平均体重660±15 kg的荷斯坦奶牛8头,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进行4个21 d的周期试验。试验中孜然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100、200和300 g·头·d-1,日粮为全混合日粮,饲喂4次·d-1。每个周期包括适应期14 d和采样期7 d,测定干物质采食量(DMI)、牛奶产量及组成和血液代谢物。试验表明,干物质采食量随着孜然添加量的增加而呈曲线增加(P≤0.05),孜然添加量为0、100、200、300 g·头·d-1时,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22.8、25.2、26.0和25.8 kg·d-1。同时,产奶量也随孜然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平均产奶量分别为47.9、52.5、55.1、53.6 kg·d-1,P≤0.05)。乳成分含量与产奶量增加趋势相似,但脂肪和4%脂肪校正乳产量无显著影响。随着日粮中孜然含量的增加,血液中葡萄糖、血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无明显变化,但胆固醇浓度明显降低(P=0.08)。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泌乳奶牛日粮中补充孜然200 g·d-1可显著提高生产性能,而过量添加可能导致其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7.
丙二醇对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二醇对泌乳早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体重变化、能量平衡、血液代谢产物和尿酮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头经产奶牛,根据泌乳期、上一泌乳期305 d产奶量和预产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丙二醇0、150、300和450 ml?d-1,测定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体重、血糖和尿酮等浓度的变化。【结果】日粮添加丙二醇对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450 ml?d-1组乳脂率显著低于0和150 ml?d-1组(P<0.05)。添加丙二醇后,300、450 ml?d-1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0组(P<0.05),而血浆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浓度显著低于0组(P<0.05);300、450 ml?d-1组尿酮浓度显著低于0和150 ml?d-1组(P<0.05)。添加丙二醇300、450 ml?d-1显著改善泌乳早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了体重下降。【结论】日粮添加丙二醇有益于改善泌乳早期奶牛能量平衡状况,适宜添加量为300 ml?d-1。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过瘤胃脂肪、过瘤胃蛋氨酸和小肽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及奶品质的影响,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奶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饲喂基础日粮 过瘤胃脂肪[450 g/(d.头)];试验组Ⅱ饲喂基础日粮 过瘤胃蛋氨酸[15 g/(d.头)];试验组Ⅲ饲喂基础日粮 小肽制剂[21g/(d.头)]。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产奶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1.90%、12.19%、15.20%;乳脂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93%、6.38%、2.32%;试验Ⅱ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提高1.61%、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0.65%、0.97%。  相似文献   

9.
瘤胃稳定性脂肪对产后奶牛产奶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头荷斯坦高产奶牛采用配对分组设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头。试验组奶牛自分娩当日起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0g瘤胃稳定性脂肪,至产后90日龄时结束。统计奶产量,并分别于产后0、15、30、45、60、75和90d经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浓度。结果:补充瘤胃稳定性脂肪后牛奶产量显著升高(P<0.05),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无显著影响,但引起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产后30d内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产后日粮中添加瘤胃稳定性脂肪可提高产奶量,并可能在短期内促进脂肪代谢,但对血液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时间、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40头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试验Ⅰ、Ⅱ、Ⅲ、Ⅳ组,每组10头,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试验Ⅰ组饲喂170 g·kg-1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试验Ⅱ组在试验Ⅰ组基础上添加29.9 g·d-1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试验Ⅲ组饲喂160 g·kg-1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试验Ⅳ组在试验Ⅲ组基础上添加29.9 g·d-1HMBi。每天饲喂3次,挤奶3次。结果表明:2个蛋白质水平下添加HMBi产奶量均有所提高,试验Ⅱ组比试验Ⅲ组升高了2.09 kg·d-1(P0.05);2个蛋白质水平下添加HMBi有提高乳脂率、乳糖含量、乳蛋白率和降低乳尿素氮含量的趋势;170g·kg-1蛋白质水平下添加HMBi(试验Ⅱ组)能够降低体细胞数,与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60 g·kg-1蛋白质水平下添加HMBi(试验Ⅳ组)有降低体细胞数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甘油三酯(TG)、血糖(GLU)、血清尿素氮(BUN)和游离脂肪酸(NEFA)在试验前后各组间差异不显著。2个蛋白质水平下添加HMBi可以提高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催乳素(PRL)胰岛素(INS)和瘦素(LEP)的浓度无显著影响。2个蛋白质水平下添加HMBi有提高奶牛采食量、奶料比的趋势。结论:在日粮中添加HMBi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及机体抗氧化能力,对奶牛营养物质代谢相关的代谢物质及激素水平有促进作用;添加HMBi的日粮中可以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并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同时有助于提高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过瘤胃脂肪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成分的影响,选取24头试验奶牛,分为4组,每组6头。3个处理组每头每天的过瘤胃脂肪添加量分别为:Ⅰ组200g,Ⅱ组300g,III组400g,IV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Ⅲ组产奶量提高了2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未见显著变化(P〉0.05);乳蛋白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泌乳早期添加过瘤胃脂肪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对奶牛乳汁成分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选用55周龄的健康海兰蛋鸡72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土霉素0.015%,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1%,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2%。结果表明:试验2组、3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84%(P〈0.05)和2.56%(P〈0.05);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4.12%(P〈0.01)和17.23%(P〈0.01);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03%(P〈0.05)和14.07%(P〈0.05);综合各项指标以添加中草药提取物0.1%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选用100日龄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Ⅰ、Ⅱ、Ⅲ、Ⅳ、Ⅴ和Ⅵ组),分别喂以6种不同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的日粮。其中Ⅰ-Ⅲ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2%,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72%,0.9%和1.08%,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52%,0.65%和0.78%:Ⅳ—Ⅵ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组成分别与Ⅰ-Ⅲ组相同。通过饲养试验、氮代谢试验和免疫学实验。观察这6种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日粮对实验兔的氮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动物的日增重和氮利用率以Ⅲ、Ⅳ组最高,Ⅰ、Ⅵ组最低,Ⅲ、Ⅳ组分别与Ⅰ、Ⅵ差异显著(P〈0.01),但Ⅲ组的总氮排泄量明显低于Ⅳ组(P〈0.01)。Ⅲ、Ⅳ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也都高于其他4组动物,Ⅳ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分别与Ⅰ、Ⅱ、Ⅴ和Ⅵ组差异显著(P〈0.01)。抗卵苛白蛋白抗体阳性的动物数以Ⅲ组最多,分别与Ⅱ、Ⅴ和Ⅵ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随日粮氨基酸水平提高有上升趋势,血清尿素氮含量以Ⅴ和Ⅵ组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1,P〈0.05)。综上所述,Ⅲ、Ⅳ组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比较适宜,考虑到Ⅳ组氮排放量较高,故以Ⅲ组最佳。  相似文献   

14.
蝇蛆对蛋种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216只44周龄海兰褐蛋种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鲜蛆对蛋种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组(1、2、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g·d·^-1·只^-1麦麸培养的鲜蛆(4日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1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蝇蛆可显著降低试验2组蛋种鸡血清中白蛋白水平(P〈0.05),显著降低试验3组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P〈0.05);并可极显著降低试验2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2、3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IB醇含量(P〈0.01);蝇蛆可显著提高试验3组血清中IgG的含量(P〈0.01)。  相似文献   

15.
选取1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和体重基本一致的荷斯坦奶牛,按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用1.5k·头-1·d-1菌草灵芝菌糟替代1kg·头-1·d-1甜菜粕,研究菌草灵芝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降低16.85%和14.29%,表明以菌糟替代部分甜菜粕可延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降低的趋势;两组间的乳常规成分,血液中葡萄糖、胆固醇的浓度,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1gM)的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血液尿索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3.26%,差异显著(P〈0.05);试验后两组间的牛奶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提高56.67%;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年可节约饲料成本529.25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莫能菌素饲喂肉牛后对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选用12月龄左右、健康、发育正常的西门塔尔牛48头,按随机设计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牛饲喂由混合精料与玉米秸秆所组成的基础饲粮,其精粗比45∶55,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00、200和300 mg·d-1的莫能菌素,进行为期70 d的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的粗蛋白消化率和采食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烷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2和处理3的粪氮和尿氮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1(P0.05),而可消化氮和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P0.05);处理组的氮排泄/采食氮、磷排泄/采食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当莫能菌素的添加量为300 mg·d-1时,日粮中粗蛋白的消化率、氮利用率提高,氮、磷和甲烷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羊油、猪油、牛油、马油4种油脂对大鼠血糖、血脂及血液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13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羊油脂组、猪油脂组、牛油脂组和马油脂组共5组。各油脂组再分为高(2mL/100g体重)、中(1mL/100g体重)、低(0.5mL/100g体重)剂量3个灌胃组,对照组灌胃纯净水(1mL/100g体重)。灌胃56d后,测定各组动物体重、内脏脂肪重量、血糖(GLU)、血脂4项[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的变化以及脂代谢相关血液因子[血浆胰岛素(INS)、瘦素(LEP)、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4种油脂对大鼠的体重、LEP、NO影响不明显(P〉0.05);4种动物油脂的高剂量组以及猪油脂和马油脂的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内脏脂肪的重量(P〈0.05);羊油脂中剂量组、马油脂高剂量和中剂量组的GLU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羊油脂高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猪油脂高剂量组HDL—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牛油脂高剂量组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牛油脂和马油脂的各剂量组TC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仅羊油脂高剂量组TG水平显著升高(P〈0.05);马油脂的高、中剂量组的血浆IN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羊油脂和猪油脂的各剂量组MDA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牛油脂和马油脂的各剂量组SOD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4种油脂对大鼠的体重、血浆LEP、血浆NO没有明显影响;灌服猪油脂对大鼠GLU水平影响不明显;灌服高剂量羊油脂可明显升高大鼠血液HDL-C和TG水平;猪油脂主要表现为升高HDL-C水平;而牛油脂和马油脂各剂量组则可极显著升高血浆总胆固醇。羊油脂和猪油脂均能升高大鼠的MDA水平;牛油脂和马油脂均能升高大鼠的SOD水平,推测牛油脂和马油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大鼠为试验对象,设计了两个试验观察蛋氨酸螯合铬对大鼠毒性及理化指标的影响,(1)蛋氨酸螯合铬的急性毒性试验,选择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I组、Ⅱ组分别按6g·kg^-1BW、12g·kg^-1BW(以铬计算)进行灌胃。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灌胃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2g·kg^-1BW,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LD505g·kg^-1BW)实际属于无毒。(2)饲养试验,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300μg·kg^-1400μg·kg^-1氨酸螯合铬(以铬计算)。饲养试验表明,试验中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末重和平均增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体脂湿重和体脂/终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大鼠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蛋氨酸螯合铬制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对GLU、T-CHO和TG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预防体脂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剂量植物甾醇对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16头,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和800 mg/d植物甾醇,研究不同添加量的植物甾醇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Ⅱ组奶牛生产指标的变化最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组乳密度显著提高(P0.05),奶牛乳酸度、首次参配时间和空怀时间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Ⅳ组牛乳乳脂、总干物质及酸度显著提高(P0.05),牛乳中非脂固形物含量及奶牛体温显著下降(P0.05)。[结论]添加植物甾醇可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并促进奶牛发情,缩短首次参配时间和空怀时间,改善奶牛体质,其中200 mg/d植物甾醇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形式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代谢的影响。选取40只75日龄的健康雌性银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铜(Ⅰ组)、蛋氨酸螯合铜(Ⅱ组)、硫酸铜(Ⅲ组)、柠檬酸铜(Ⅳ组),添加水平以铜计均为30mg/kg,基础日粮中铜含量为5.47mg/kg。4组雌性银狐分别饲喂添加不同铜源的日粮,预饲期7d,试验期57d。结果表明,不同铜源对育成期雌性银狐铜采食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Ⅳ组略高于其他组;对粪铜排出量、铜消化率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Ⅰ组粪铜排出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铜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与Ⅱ组和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与Ⅰ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毛铜沉积量在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Ⅳ组最高,然后依次是Ⅰ组、Ⅲ组、Ⅱ组;对全血铜无显著性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从铜消化利用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考虑,育成期雌性银狐日粮中添加柠檬酸铜更有利于铜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