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吻又名江团、肥坨。因其刺少肉嫩,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一)水域选择网箱要求设置在水面开阔,背风向阳,避开航道,水流速0.2米/秒内,风浪0.5米/秒内,透明度在70厘米以上,养殖期水温在13~32℃。(二)网箱设置鱼种箱面积在12平方米内,网目为1厘米,网箱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对1~50日龄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基本没有分化,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相通,可见肝脏和胰脏;3日龄时,口裂形成,肠道开始分化;6日龄时,消化道已经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前体、肠和直肠,上下颌可张合,初步具备摄食能力;12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肠道皱褶和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成,营外源性营养;仔鱼发育至47日龄时,肠道呈螺旋状,消化器官和消化腺趋于完善,接近成鱼。本研究可为太平洋鳕苗种的科学管理和营养饲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切片技术和光学显微镜对150日龄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基本没有分化,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相通,可见肝脏和胰脏;3日龄时,口裂形成,肠道开始分化;6日龄时,消化道已经分化出口咽腔、食道、胃前体、肠和直肠,上下颌可张合,初步具备摄食能力;12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肠道皱褶和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成,营外源性营养;仔鱼发育至47日龄时,肠道呈螺旋状,消化器官和消化腺趋于完善,接近成鱼。本研究可为太平洋鳕苗种的科学管理和营养饲料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小瓜虫病病鱼体上可见1毫米以下的小白点,病情严重时可见全身布满白色斑点。预防:(1)越冬前后,用60~80毫升/升福尔马林药浴鱼体10~20分钟。(2)网箱使用前,用250毫升/升福尔马林浸泡30分钟以上。(3)经常用敌百虫挂袋。治疗:(1)发病初期用20~40毫升/升福尔马林浸泡鱼体l~2  相似文献   

6.
长吻鮠人工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17-317,319
介绍了长吻鮠的生物学特点,总结了长吻鮠的人工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养殖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长吻鮠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了全长9.70~17.48 cm唇鱼(Hemibarbus labeo)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结果表明:唇鱼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肠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消化腺包括肝胰脏和胆囊。唇鱼消化系统特点:口下位呈马蹄形,吻长而略尖,唇厚,肉质,下唇尤为发达。食道粗短,肌层发达,内壁上有较深的纵向褶,黏膜层有大量的杯状细胞。肠呈S型,分前肠、中肠、后肠,前肠部较阔,内褶皱层很深,隐窝很窄,褶与褶相连成网状,褶的分支不发达,中肠及后肠褶的深度渐弱,肠后部末端褶层最浅。肝不分叶,呈长条形,一长形的裸露胆囊被肝包围,肝小叶是唇鱼肝脏的基本组织结构。肝胰脏不分开,胰脏弥散,位于肝、脾及肠管之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及盲囊腺腔中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导管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壁、肠壁和消化盲囊中含有铁。  相似文献   

9.
采用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施舌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盲囊组成。消化道包括唇瓣、口、食道、胃、晶杆囊、肠、直肠和肛门,除唇瓣、晶杆囊外,消化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壁和肠壁的局部缺乏肌层;消化盲囊为复管泡状腺,以导管与胃腔相通;腺上皮由胚性细胞(E-细胞)、纤维细胞(F-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和分泌细胞(B-细胞)组成;在口、胃、肠等部位的消化管腔及盲囊腺腔中存在着吞噬细胞;肠上皮有较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胃上皮、肠上皮和消化盲囊导管上皮有较强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胃壁、肠壁和消化盲囊中含有铁。  相似文献   

10.
日本鳗鲡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媛  陈真锋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804-3808
利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显微技术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消化系统进行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日本鳗鲡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和直肠组成.口咽腔较大,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较多的杯状细胞.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食道短,黏膜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胃膨大,呈Y形,由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成,盲囊部发达.胃壁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位于胃体部.肠道短,包括小肠和直肠,由前向后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不断减少.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内脂肪滴明显.胰脏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胰岛散布在外分泌部内.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长吻鎨(Leiocassis longirostris)为试验对象,对其血液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吻鎨血液红细胞数为(2.29±0.53)×1012个/L,白细胞数为(1.51±0.27)×1010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8.26±1.00)g/d L;渗透脆性测定中,开始溶血氯化钠浓度为(0.41±0.02)%,完全溶血氯化钠浓度为(0.32±0.03)%;血清中血糖浓度为(5.56±2.41)mmol/L;总胆固醇含量为(4.22±1.10)mmol/L;甘油三酯含量为(2.65±1.95)mmol/L;乳酸脱氢酶活性为(4 022.37±604.71)U/L;碱性磷酸酶活性为(7.66±2.98)U/L;酸性磷酸酶活性为(13.25±2.24)U/L;谷草转氨酶活性为(106.30±22.84)U/L;谷丙转氨酶活性为(42.53±20.26)U/L;肌酐含量为(22.18±9.16)μmol/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长吻鮠养殖过程中受精率、孵化率、鱼苗成活率较低的问题。[方法]探讨了盐度和pH对长吻鮠胚胎发育的速度、器官分化、畸形率、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盐度越高,长吻鮠胚胎的孵化率和存活率越低,发育速度越慢。原肠胚期和神经胚期是对盐度最敏感的时期。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在6‰以下,最高临界盐度为11‰。氢离子浓度对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但与胚胎发育速度关系不大。胚胎发育的适宜pH是7,最高临界pH为9,最低临界pH是5。[结论]该研究可为长吻鮠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红莹  黄文清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2):146-148,160
为了对长江中长吻鮠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为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鱼类资源保护提供有效的遗传背景资料,选用8对长吻鮠微卫星引物对长江上游及长江中下游的长吻鮠4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8对长吻鮠微卫星引物在长吻鮠4个群体共86个样本中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且个体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长吻鮠4个群体(重庆、石首、武汉、九江)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3、5.6、4.8、3.3,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32、0.312、0.681、0.877。同时基于遗传距离所进行的聚类分析显示:长江中下游的石首、武汉和九江群体关系较近,而长江上游的重庆群体与中下游的3个群体关系较远。综合来看,长江水系中长吻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贫乏。  相似文献   

14.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5.
大薸对网箱养殖长吻鮠生长及氮、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网箱养鱼对水体的污染,探求环保型生态网箱,以体质量为(217.86±36.01)g的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幼鱼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网箱与传统网箱中氮(N)、磷(P)的输入和回收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回收率分别为47.80%和44.36%,两组网箱间无显著差异(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P的回收率分别为35.01%和32.53%,两组网箱间差异显著(P<0.05);生态网箱和传统网箱中N的利用率分别为26.87%、25.37%,P的利用率分别为15.82%、15.55%,生态网箱中N、P的利用率略高于传统网箱,但两组网箱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生态网箱内大薸共有3次收割,收获总质量为189.5 kg,大薸净增重为154.25 kg,对水中N、P的移除量分别为257.32 g和67.08 g.通过计算大薸对水中N、P的移除量以及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输入和输出总量,从理论上得出网箱面积与大薸栽培面积比为1∶32~35时,可实现网箱养殖长吻鮠N、P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新和鸽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新和鸽嗉囊发达,外形特殊,呈山字形,粘膜层分布有大量的腺体和导管,盲肠不发达,无胆囊.该结果提示嗉囊乳的成分中包含有腺体的分泌物.嗉囊发达、形态特殊,盲肠极度退化可能于其食性和生长繁殖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月鳢消化系统形态及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月鳢(Channaasiatica)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为:①肠道呈3次盘旋,肠长与体长之比为0 42±0 02;②随着发育和生长,消化道的粘膜层厚度及粘膜皱褶高度增大、粘膜皱褶及杯状细胞增多;③食道、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组织结构区别明显,且食道与胃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过渡性;④胰腺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⑤月鳢消化道的形态和结构与其食性高度相关。探讨了月鳢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性的关系,认为月鳢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凉疣螈的浸渍标本观察其外部形态,测定其身体全长、躯干、头部、吻端、鼻孔、眼睛、口裂及尾部的长度和宽度,并对大凉疣螈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大凉疣螈的犁骨齿排列方式呈"V"字形,消化道可以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消化腺有肝脏和胰腺,肝被软膜分隔为不能实际分开的纵向狭长的左右两叶,两叶大小无明显差异。喉部没有软骨,气管直接连接两肺,无支气管。本文对大凉疣螈做了形态学描述及组织结构观察,为更深入了解疣螈及其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国龙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包括口、食道和胃,胃可分为贲门胃和幽门胃,贲门胃内有由几丁质齿、嵴和刚毛组成的胃磨,幽门胃内则有由几丁质板、衬垫及栉状刚毛组成的过滤器.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壁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壁上皮均覆盖有几丁质层;消化道上皮基本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肌肉层从排列上可分为纵肌、环肌和放射肌,主要由平滑肌构成,其中食道壁肌肉为骨骼肌;外膜不明显.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道各段中,几丁质表层的多糖物质含量较多,结缔组织和粘液腺中的次之,中、后肠上皮细胞中含少量糖原;肌肉细胞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部分脂类,结缔组织和各段上皮的含量次之.还探讨了中国龙虾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