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安县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和硅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运凯  刘泉根 《土壤》1990,22(1):33-35
高安县有40-50万亩水稻土缺硅,施用硅肥后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35公斤。全县可增收14000吨水稻(按一季计算),施用硅肥是高安县水稻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水稻增施黄磷炉渣硅肥肥效及其适宜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了云南省近十年试验资料,按试验处理F值显著的39组试验,黄磷炉渣硅肥(以下简称硅肥)平均增产6.96%-8.39%;硅肥每kg增产稻谷1.03Kg,硅肥增产原因主要是改善经性状及减少水稻病害损失,根据各地土壤有效硅,硅肥用量与硅肥肥效的相关性,认为在土壤有效SiO2400mg/kg以下田块施用黄磷渣硅肥有显著半产效果。适宜施用量为600kg/hm^2。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硅素吸收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施用硅肥提高不同类型土壤供硅能力、改善植株硅素营养及增加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抽穗期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后又逐渐升高。施用硅肥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体内硅的含量,尤以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和单施高炉渣两个处理效果最好,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酸性水田土壤上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增产率高达16.99%,且成熟期水稻植株含硅量与稻谷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在中性水田土壤上施硅则无显著增产效果。总之,高炉渣与葡萄糖配合施用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的施用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硅肥在水稻,黄瓜,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湖北省自1987年以来开展了水稻,黄瓜花生等作物硅肥应用研究,水稻增产4.3%-16.4%,黄瓜3.6%-9.1%,花生13.6%-40.2%,增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施用硅肥能提高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水稻氨,硅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2%左右。  相似文献   

5.
硅肥对浙南山区晚稻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硅肥对浙南山区晚稻生产应用效果及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浙南山区晚稻施用硅肥150~450 kg/hm2能增产15%~18.5%,增产的原因是增施硅肥能增强水稻抗逆能力、提高水稻抗病性、有利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等,并以150 kg/hm2的施用量和以50%基施、50%在水稻孕穗期喷施的施用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理统计 ,分析了云南省近十年试验资料 ,按试验处理 F值显著的 39组试验 ,黄磷炉渣硅肥 (以下简称硅肥 )平均增产 6 .96 %~ 8.39% ;硅肥每 kg增产稻谷 1.0 3Kg。硅肥增产原因主要是改善经济性状及减少水稻病害损失。根据各地土壤有效硅、硅肥用量与硅肥肥效的相关性 ,认为在土壤有效 Si O2 4 0 0 mg/ kg以下田块施用黄磷渣硅肥有显著增产效果 ,适宜施用量为 6 0 0 kg/ hm2 。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水稻土供硅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硅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在日本早就有了肯定的结果[1]。近年来试验证明,在我国南方部分土壤上,水稻施用硅肥有增产效果[2]。为了明确水稻施用硅肥肥效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提出我国南方水稻施用硅肥有效的土壤和植株指标,本文对我国长江以南主要类型水稻土供硅水平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碱性水田土壤施用硅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碱性水田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硅肥后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硅浓度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pH经历了一个迅速降低,趋于中性的过程。单施硅肥对pH影响不大;施用葡萄糖或葡萄糖与高炉渣配施可明显降低水稻生育前期土壤溶液pH。各处理Eh的变化基本呈现为近似“W”形。淹水初期,施肥各处理土壤Eh均低于对照;后期施硅处理的Eh高于对照,而单施葡萄糖和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Eh低于对照。各处理土壤溶液硅的浓度都经历了一个先上升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与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生育期土壤溶液硅的浓度和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含硅量;施用葡萄糖可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但对提高水稻植株硅含量的作用不大;施用硅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施用葡萄糖没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水稻土供硅能力及硅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辽宁不同类型水稻土供硅能力及硅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pH4醋酸缓冲液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硅含量能够反映非碱性水稻土的硅素肥力水平 ,但不能够反映碱性水稻土的硅素肥力水平 ,碱性水稻土测定结果高 ,但硅素肥力水平低。施用硅肥能够增加植株体内硅的含量 ,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 ,提高水稻的产量 ,增产幅度最高可达 3 0 .1%。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良金  唐宗阳  韦德海  夏晓进 《土壤》2001,33(3):166-168
水稻是喜硅作物 ,水稻缺硅易倒伏、早衰、抗病虫害能力弱、产量下降。硅肥基施在水稻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硅肥基施能促进水稻形成硅化细胞 ,增强抗逆性 ,使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空秕率下降。与对照比较 ,增产幅度为 14.3~ 18.6 %。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在土壤有效硅含量不丰的地区,水稻施用硅肥是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炉渣作为硅肥在红壤性水稻土上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是否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目前尚有争论.国外一些研究工作者指出,在缺硅的土壤上施用硅肥,对甘蔗、水稻等作物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日本、朝鲜、斯里兰卡等国的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试验证明,在某些水稻土上施用硅肥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水稻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稻小区和大区对比试验表明,钙鲜磷肥和硅肥混合施用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水稻植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增强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且能有效地降低糙米镉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硅肥300kg/hm^2和钙镁磷肥1800kg/hm^2混合施用,水稻增产率33.3%-36.2%,稻瘟病发病率下降51.3-54.1%,病虫害指数下降0.12-0.15,糙米镉含量相对下降72.1-84.2%。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磁化肥对杂交水稻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煤灰磁化肥在水稻土上对水稻作物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磁化肥在水稻土上一般用量为926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7.7%,增产1977.8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0.6%,增产870kg/hm2; 比未磁化粉煤灰复混肥增产5.9%,增产507 kg/h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1169 kg/hm2,水稻产量为9253 kg/h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926 kg/hm2,水稻产量为9131 kg/hm2.粉煤灰磁化复混肥在改善水稻生物学及经济性状,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方面有显著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有效硅含量较低的水稻土中,施用小氮肥厂碳化煤球造气渣生产的硅钙肥后,对土壤和水稻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该肥后可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提高水稻产量,增强稻株抗病性,改善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苏南经济发达农区水稻增施硅肥的效果 ,探讨了高效、低成本的硅肥施用方法 ,结果表明 :在保证水稻氮、磷、钾养分需求条件下 ,增施硅肥将增加水稻产量约 1 0 % ;采用多效硅肥基施、用量为 1 50kg/公顷条件下 ,水稻收益最佳 ,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几种水稻涂层专用肥一次性施用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次性施用水稻涂层专用肥,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内均能正常生长。几种水稻涂层拟用肥的肥效试验表明,水稻专用涂层复混肥1号成本低,增产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紫色水稻土硅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紫色水稻土有效硅含量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施硅效应。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硅肥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10%的土壤占55%。土壤有效硅含量为红紫泥田〈灰棕紫泥田〈红棕紫泥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探讨了石灰性土壤上影响水稻硅肥肥效的因素。试验表明,硅肥肥效与硅肥品种,通过时期和施用量、土壤有效硅含量,氮肥施用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盛殿阁  王一凡 《核农学报》1993,7(2):105-109
利用~(15)N、~(32)P示踪研究硅氮磷颗粒肥对水稻吸收利用NP影响结果表明,硅氮磷颗粒肥对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增蘖、增穗有明显作用。插秧时施用,稻谷平均增产18.4%。水稻植株体内积累总N量比不施硅氮磷颗粒肥的高11.45%,全磷高12.1%。水稻植株对肥料N、P利用率分别提高7.7%和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