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烤烟K326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覆盖相比,烟草生长前期采用地膜覆盖,旺长期揭膜培土后垄体覆盖稻草(前膜后草)覆盖方式可以增加根系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改善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提高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使烟叶的叶面积增大,比叶重减小,单叶重增加;但地膜覆盖方式下烤烟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严重下降,烟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具有加速烤烟衰老死亡的效应。前膜后草覆盖方式烤后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均高于其它处理,而且可以改善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以渭北旱作烟区合阳县为例,分析烤烟大田生育期间光热水三要素对其的影响,得出降水偏少,干旱频繁是限制烤烟生育主要因素的结论。通过烤烟气候产量与大田期降水量积分回归计算,得出烤烟移栽到现蕾期的干旱对产量形成影响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凯  吴伯志 《土壤通报》2019,(4):920-925
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通过田间径流小区观测的方式,研究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不同秸秆用量处理:T1(秸秆用量0 kg hm2)、T2(秸秆用量3750 kg hm2)、T3(秸秆用量7500 kg hm2)、T4(秸秆用量15000 kg hm2)。结果表明:与未覆盖秸秆相比,秸秆覆盖能有效降低坡耕地径流量和产沙量,降幅分别为32.33%~78.61%和56.88%~89.01%。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产沙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不同年份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则表现不一致;秸秆覆盖还可增加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其中产量和产值增幅分别达到7.43%~43.92%和5.14%~50.42%,上等烟比例则提升了2.21~7.99个百分点。当秸秆覆盖量为0~7500 kg hm2时,烟叶产量和产值随秸秆量增加而上升,当秸秆量达到15000 kg hm2时,烟叶产量和产值呈下降趋势;产沙量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和烤烟生产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吕凯  吴伯志 《土壤》2020,52(2):320-326
连续2 a采用野外径流小区观测的方式,研究了秸秆覆盖对坡地红壤养分流失和烤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流失量随之减少,且秸秆覆盖处理显著低于对照(P<0.05),分别降低了53.97%~82.52%、61.49%~85.56%、44.69%~83.75%和52.52%~81.79%。与对照比较,秸秆覆盖处理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流失量分别减少了59.94%~68.24%、45.97%~61.16%、59.74%~62.63%和47.14%~54.29%。各处理土壤养分流失量与泥沙中养分流失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流失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56.98%~79.79%、54.46%~77.00%、47.88%~80.93%和51.36%~75.78%。此外,土壤有机质、磷和钾多以泥沙形式流失为主,而氮素则以泥沙和径流共同流失为主。秸秆覆盖降低了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了烟碱、总氮、钾含量及评吸总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流失量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烟碱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渭北旱作烟区合阳县为例,分析烤烟大田生育期间光热水三要素对其的影响,得出降水偏少,干旱频繁是限制烤烟生育主要因素的结论。通过烤烟气候产量与大田期降水量积分回归计算,得出烤烟移栽到现蕾期的干旱对产量形成影响最严重。3年覆盖试验结果表明,烤烟二元组合全覆盖抗旱栽培技术是稳定和提高渭北旱作区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清  许松林  张邦成 《土壤》1991,23(1):35-36,49
水文根据田间试验及烟叶的化学分析结果,讨论了锌肥对烤烟的产量、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对前二者表现为正效应,对后者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有机络合微肥对烤烟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云烟87为材料,通过小区田间试验,探究了增施有机络合微肥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络合微肥(6 kg/hm~2)能够促进烤烟的营养吸收和烟株生长,在移栽30 d和50 d后株高、茎围、节距和中部最大叶面积均大于对照组;B2F(上橘二)、C2F(中橘二)和X2F(下橘二)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下降,烟碱、钾和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更加协调,烟叶的内在品质得以提高;在收获期与常规施肥对比,增施有机络合微肥(6 kg/hm~2)的烤烟产量、产值以及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15.34、29.37和5.65个百分点,增施有机络合微肥的同时减少10%的常规施肥量,烤烟产量、产值以及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提高20.80、30.10和3.34个百分点。综合分析,有机络合微肥促进了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提升了烤烟的内在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氯和钾营养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四川中性紫色土上研究烤烟的氯钾营养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氯量80-240mgCl/kg土,可提高烟叶的光合强度,增强POD、PPO、SOD、NR等抗逆酶的活性,增大叶面积。烟叶含氯量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烤烟烟叶产量比对照提高5.5-21.5%。以烟叶含氯1%,K2O/Cl比4为标准确定的该地区烤烟耐氯临界值为139-165mgCl/kg土(土壤水溶性氯),可使烟叶中糖和烟碱含量和比例协调。从烤烟营养和品质看,植烟土壤含氯(水溶性氯)以不超过160mg/kg土为宜。试验还表明施氯促进了烤烟对氯、钾的吸收,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含量,但不利于烟株对磷的吸收。因此合理配置烤烟氮、磷、钾、氯的比例对烤烟品质至关重要。本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中性紫色土植烟区,以部分氯化钾代替硫酸钾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气候生态环境对赣南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通过对赣南5地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观测,结合当地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因子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高温低湿天气易使烟碱含量升高,香气不足,不易大量种植;由于易受春寒影响,宜实施保护性栽培或选择适宜的移栽期。  相似文献   

10.
覆盖集水措施对烟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覆盖集水栽培措施对烟田土壤含水量、烤烟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下栽烟、垄上覆盖地膜、烟行覆盖秸秆与传统的垄上栽烟方式相比较.能显著增加烟株生长不同时期烟田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和各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烟田土壤水分蒸散量.提高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于干旱地区烤烟生产的集水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秸秆和作物覆盖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普遍认为,由于地面上的作物覆盖和秸秆覆盖减小了雨滴对土壤的打击力,又减少了暴雨径流,因而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本试验对这两个变量如何影响细沟侵蚀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秸秆覆盖对土壤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在陕西乾县、武功等地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夏闲期和冬小麦生长期采用秸秆覆盖,能显著降低土壤蒸发,增加土壤蓄水量,使土壤上层长期保持湿润状态。其中,以覆盖6000kg/hm2秸秆为最好,夏闲末2m土层可比不覆盖多蓄降雨41.9mm,冬小麦增产19.3%。此外,连续多年秸秆覆盖,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3.
胡蕾 《南方农业》2008,2(5):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重庆市典型黄壤中施用不同硼水平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壤施硼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在0~60 kg/hm2的施硼水平范围内,施硼对烤烟具有显著的增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和增加产值的效应.从烤烟产值和品质两方面综合考虑,重庆市武隆县优质烤烟的合理施硼水平为15~30 kg/hm2.  相似文献   

14.
遮阳网覆盖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遮阳网覆盖逆境条件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烤烟长时间覆盖遮阳网后田间地表日均温度降低 3 2℃ ,株间透光率减少 17 2 % ,行株间蒸发量分别降低 1 7mm和 1 0mm ,使烤烟现蕾、开花期推迟 ,根、茎、叶农艺性状变弱 ,产量下降 112 6 5kg/hm2 ,上中等烟比例降低 3 6 1% ,长期覆网经济效益降低 ,不适宜烤烟生产  相似文献   

15.
炭化烟草秸秆还田对连作植烟土壤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修复连作植烟土壤,丰富生物质炭在烟草生产中的生态学效应,加快烟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选择连作15 a、烟草青枯病发生严重的植烟土壤,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炭化烟草秸秆对连作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及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作植烟土壤中添加1 500 kg/hm~2炭化烟草秸秆,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改变土壤微生物丰度,进而促进烤烟的生长,提高烟叶的产量,增加植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以兰天26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灌水时期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有无秸秆覆盖,拔节期补充灌水对小麦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无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134.5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11.2%、25.9%、25.8%;秸秆覆盖条件下,拔节期灌水的折合产量为5 331.4 kg/hm2,比不灌水、越冬期灌水、灌浆期灌水分别高20.3%、39.1%、22.3%。灌浆期灌水时,秸秆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生育期无补充灌水或灌浆期补充灌水时,秸秆覆盖可降低冬小麦生育期耗水量。  相似文献   

17.
秸秆覆盖及播种方式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西北旱作雨养农业区不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下马铃薯耗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以地膜覆盖和露地种植(CK)为对照,设置4种秸秆带状覆盖模式(①种植带和覆盖带各40 cm、单行播种,②种植带和覆盖带各40cm、双行播种,③种植带和覆盖带各50cm、单行播种,④种植带和覆盖带各50 cm、双行播种),研究不同秸秆带状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处理与CK相比,马铃薯薯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分别显著提高34.0%、21.5%,分别平均较地膜覆盖显著降低31.3%、25.0%;其中40 cm覆盖种植结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50 cm覆盖种植结构分别明显提高4.5%和6.8%,双行播种较单行播种增产4.4%,二者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差异。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播种—现蕾阶段的耗水量、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平均较CK显著降低14.5%、15.2%、15.4%,平均较地膜覆盖显著增加20.9%、19.0%、31.5%;与CK相比,现蕾—块茎膨大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及耗水模系数无显著性差异,相比于地膜覆盖,则分别平均显著减少20.7%、22.2%、13.9%;块茎膨大—成熟阶段分别平均较CK显著提高51.7%、52.4%、50.0%。同时,相比于CK,单薯重、商品薯率分别显著提高17.3%、31.8%,单株结薯数和小薯率降低7.5%、17.6%。可见,秸秆带状覆盖栽培可通过降低现蕾前的耗水和增加块茎膨大后的耗水,一定程度上缓解马铃薯植株后期对水分的需求,延长块茎膨大后植株光合作用,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从而提高薯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秸秆带状覆盖中,单行种植以种植带∶覆盖带=40 cm︰40 cm最好,双行种植以种植带︰覆盖带=50 cm︰50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叶养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烤烟与草木樨间作条件下对烟叶养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与单作相比较,间作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的含氮量,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的磷含量;提高了上部和下部烟叶的含钾量,但烟叶的N、P、K含量变化差异均不显著.烟叶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减产的同时提高了中上等烟的比例,显著减少下等烟比例,提高了烟叶产值,增加了经济收入;原烟的总糖、还原糖的含量及糖碱比分别提高了5.38、5.30和1.80个百分点,烟叶的总氮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0.11和0.86个百分点.间作能协调平衡原烟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和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9.
确定不同滴灌和秸秆覆盖模式下的光合参数是理解其节水增产内因的基础.该研究通过4 a连续试验测定了覆盖和滴灌结合的6种处理(T1~T6分别表示低水覆盖、低水不覆盖、中水覆盖、中水不覆盖、高水覆盖和高水不覆盖处理)冬小麦旗叶的关键光合参数,并分析了光合参数处理间差异来源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滴灌水量和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光合能力和最大羧化速率(P<0.05),而二者交互作用对光合参数影响不显著(P>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T5的光合参数最大(P<0.05);除2016年第一次测定外,T6和T3的相应值略低但与T5差异不显著(P>0.1);而T2的相应值则均显著低于T5(P<0.05),即高水处理下,覆盖与否对光合参数的影响不大,中水结合覆盖处理可使光合参数不显著降低,而低水处理下不覆盖则会使光合参数显著降低.处理间光合能力和最大羧化速率的差异能用叶片氮含量来解释,而所有年份的产量又均与光合能力和最大羧化速率分别线性相关(R2>0.80).因此,通过测定叶片氮含量,可以推算光合能力和最大羧化速率,研究结果可为产量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较全面评价秸秆覆盖旱作水稻栽培模式的生态意义,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淹水(F)、秸秆覆盖旱作(NF-M)和无覆盖旱作(NF-ZM)3种栽培模式稻田甲烷排放、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栽培模式的甲烷排放均集中在水稻生育期的前20d;在水稻生育期内,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甲烷的排放总量为11.12g·m^-2,显著高于常规淹水稻田的7.78g·m^-2和无覆盖旱作稻田的4.23g·m^-2。秸秆覆盖旱作稻田的水稻产量为8.60t·hm^-2,与常规淹水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旱作处理的6.78t·hm^-2;与常规淹水处理相比,秸秆覆盖旱作还可以提高水稻单株生物量10g以上。秸秆覆盖旱作还可以显著提高稻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和改善表层土壤养分状况,对实现农业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水资源缺乏地区,秸秆覆盖旱作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替代传统淹水栽培的水稻栽培模式,同时秸秆覆盖旱作还田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稻田秸秆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