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叙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搞好规划、开辟旅游路线、充实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搞好旅游促销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框架体系,并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规划范围、性质定位、功能分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项目设计、资源保护、公众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管理等多方面探讨生态理念在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略论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江西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从旅游人数的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资金投入、旅游交通、旅游管理等方面剖析了江西的旅游现状;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开发绝特生态旅游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开发环保工艺品,创新管理体制,开发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实施省际跨地旅游资源大整合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依据对全国120个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实地调查、访谈了其中5个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典型模式的自然保护区,深入分析了不同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式:以保护为主、政企分开、共同管理、分类经营,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经营、社区参与、利益共享等为原则,经营生态旅游;成立生态旅游监督促进机构,监督规范生态旅游实践,为合理经营提供保障。该模式不仅能够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生态旅游中的话语权,还能把握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平衡发展,有利于解决生态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问题。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保护与开发、处理保护与经营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其负责经营管理生态旅游,将更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5.
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鼎湖山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待开发。作者根据鼎湖山生态旅游业的现状,提出了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的设想,应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应着力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及土特产生态旅游系列产品。并从生态旅游规划,资源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教育和市场促销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介绍雾灵山保护区自然概况、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和建设的基础上 ,从生态旅游的内涵、环境科普教育、区内外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 ,分析了雾灵山生态旅游存在问题 ,并提出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编制总体规划、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桂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在桂林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桂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制定规划,防止短期行为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规范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在我国起步不久,从生态旅游资源的界定、调查、评价、规划、开发、管理直至生态旅游环境保育等全过程都很不规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结合2002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峰会精神以及国际生态旅游规范化进展,认为我国生态旅游规范化建设可以从寻求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对利益相关者的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人文历史遗迹、周边可借景资源等方面对楼子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简介,对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对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IS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尤其是飞速发展的旅游业。同时GIS的发展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GIS的定义及其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优势,详细分析了GIS在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生态旅游空间规划、生态旅游市场分析规划、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和监测及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在上述4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生态经济区是吉林省建设生态省所规划的四个省级生态经济区之一。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生态省的建设。如何发挥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的优势,将区域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状况、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长白山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康平县位于我国最重要的一条生态过渡带上,生态环境异常敏感而脆弱。为全面了解康平县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改善康平县的生态环境,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康平县2008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康平县人均生态足迹为3.227 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8 5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769 3hm2。说明康平县当前经济社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显示了当前人地关系紧张和生态形势的严峻性,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康平县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为农产品过度消耗,需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调节能源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降低生态足迹,实现康平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统计年鉴与土地资源数据,并以5年为单位,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1996—2016年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16年长株潭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047 4 hm^2,人均生态容量为0.810 5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36 9 hm^2;1996—2016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2.20%,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基于此,以建设长株潭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契机,提出提升生态绿心森林资源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低碳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引导科学消费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析森林生态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森林生态景观资源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功能,提出合理利用森林生态景观资源的途径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是林业建设的主旋律。文章紧密结合吕梁实际,在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资源保护的措施和生态建设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3272 h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增至1.7775 hm2,增长了33.9%,2000年的可利用的承载力是0.4052 hm2.cap-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生态承载力在减少。2000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是3.3857 hm2,到2004年减少到2.9364 hm2,说明福建省的能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在增加,说明福建省各种资源的利用更趋于均衡,更加趋于稳定。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在提高,特别是2002~2004年增幅更加明显。通过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和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高达0.98,呈极显著性相关,说明福建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并对福建省2005~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到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增长到2.4033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下降到0.3926 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0108 hm2,表明福建省到2010年生态承载力处于高度的不可持续状态。最后对福建省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水资源的匮乏和严重污染使得水资源问题成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问题。从生态水文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旨在全面认识生态水文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5年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益,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性,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的五大特点,对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及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我国林业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张掖市水资源特征分析及水资源利用评价,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中存在的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开源节流、以节水为主,坚持水费改革,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认为张掖市社会经济要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前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关键。只有珍惜、保护、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水资源,重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好生态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投资,提高其效益,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张掖市生态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