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燕山板栗园多建在山地上,很少有灌水条件,营养严重不足,草荒严重。板栗园的地下管理应以土壤深翻、科学施肥、巧妙使用除草剂,实现全年无草荒管理为重点,做到年年丰产、稳产、优质、高效。一、土壤深翻燕山板栗多栽在山地上,首先应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最好在栽植前用挖掘机挖条沟,沟深、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山地板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定植、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4.
正一、接穗的采集和处理1、采集接穗。接穗应从品种优良、生长健壮的盛果期大树上采集,在母树上剪取发育良好、组织充实、芽体饱满、粗壮的一年生发育枝或结果母枝,最好在发芽前一个月内(3月中下旬春分前后)采集,贮藏期以不超过50天为宜,否则嫁接成活率下降;贮藏时间越长,嫁接成活率越低;超过80天,一般嫁接不易成活。采后对接穗进行必要的整理,剪去枝条前段不充实的部分,及当年结果枝的盲节段和基部弯  相似文献   

5.
燕山板栗集中产于燕山山麓长城沿线的河北省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县(市)及北京市怀柔、密云等县(区)。栽培面积约为17.4万公顷,产量7.68万吨,出口创汇近l亿美元。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栗农忽视质量管理,增产措施中用药、施肥等技术不规范问题,造成板栗品质下降、效益滑坡,课题组通过三年试验及各项技术组装配套和三年示范、推广,总结出提高燕山地区板栗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燕山板栗主要病虫害及其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板栗特指北京东燕山山脉一带出产的板栗,因此也叫京东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又称天津甘栗.燕山板栗是地域性极强的特产,集中产于燕山山麓长城沿线的河北省迁西、遵化、兴隆、宽城等县(市)及北京市的怀柔、密云等县(区).近年来干旱少雨,板栗病虫害有加重发生之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阐述了燕山板栗产区几种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燕山板栗新品种、新品系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燕奎燕奎从迁西县杨家峪村实生树中选出,是目前的高产优种。幼树长势强,树冠呈自然开心形,容易管理,结果母枝年均抽生结果枝2.38个,果枝平均结蓬1.85个,栗蓬平均重64.8克,每个栗蓬内平均有栗果2.75个。栗果大而整齐,每公斤112粒左右。空蓬率仅为1.5-5.33%,栗果棕褐色,有光泽,果肉细腻,香甜性糯。  相似文献   

8.
滦平县地处燕山脚下,对板栗栽植适应范围较广,沙滩、荒坡均可栽植,但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其生长发育、果实品质、结果的丰满程度等有所不同,乃至差异较大,作为经济栽植的果树必须考虑其对周围环境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燕山板栗叶片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燕山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总DNA,通过优化了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① 应用经过改良的CTAB法可获得用于构建板栗AFLP体系的高质量DNA;②单独酶切和单独酶连体系比酶切酶连共体系效果更好,确定了板栗基因组DNA 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③在所分析的9种引物组合中EAAC+M-CAA、E-AAC+M-CAT和E-AGT+M-CAT 3个引物均获得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AGT+M-CAT引物对组合的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得到了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谱带.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绿色有机板栗前景广阔(一)我国板栗以含糖高、糯性强、涩皮易剥及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在世界食用栗中独树一帜,无可替代,尤其炒栗子原料全部依靠从中国进口。经过初加工的生栗仁,每千克售价折合人民币在韩国为90元左右,在日本为100元左右。(二)在国内660多个大中城市中,板栗已逐渐成为市民的健康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二、如何促进板栗产业化发展,提高效益(一)靠机制,推进生产经营方式转  相似文献   

11.
对桂北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导致该县茶叶产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有木本粮食之称。栗树对栽培的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易管理,果实耐贮运,是山区林农致富的好树种,深受山区农民的喜爱。但由于部分栗农栽培技术含量较低,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目前,丹东地区板栗栽培面积达150万亩,板栗总产量在4500万千克,  相似文献   

13.
胡时厚  方盛强 《农技服务》2010,27(11):1474-1475
阐述了板栗改良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总结了板栗改良技术,就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猪肉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由于其价格低廉、营养丰富备受人们的喜爱,是最受我国民众欢迎的副食品,受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的影响,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一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据统计我国生猪养殖业在畜牧业的比重多达47%,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当先采用较多的养殖模式主要有繁殖场模式、自繁自养模式及合作模式,加大对其的研究,全面掌控其运营模式,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生猪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燕山板栗主要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燕山板栗产区由于气温较高、天气干旱,造成了大面积虫灾,尤其是栗斑蚜、红蜘蛛、栗瘿螨、舟形毛虫、刺蛾、栗粉舟蛾等食叶害虫更为严重。造成了燕山板栗产区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为此,应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防治。否则将造成严重减产,虫灾严重区域下年还可能绝收,  相似文献   

16.
利用筛选出的21对SSR引物对7个燕山板栗群体142份资源和1个太行山板栗群体9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不同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和主坐标分析图,旨在为燕山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晰和创新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检测到71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2~6,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3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14 5~0.972 3,平均0.866 8。8个板栗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分别为1.457 8、0.309 9、0.468 0、0.306 2和0.291 2,说明燕山板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度较高,其中遵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最高,为97.18%,青龙和迁西群体次之,分别为95.77%和94.37%,表明遵化、迁西一带是燕山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迁西和宽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怀柔和邢台(太行山)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小,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图和主坐标分析图可将燕山板栗主产区青龙、迁西、宽城、兴隆、遵化和怀柔群体资源划为1类,而处于太行山区邢台群体为1类,说明燕山板栗和外来品种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群体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选取燕山南麓不同林龄(4、8、12和16年)板栗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板栗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随林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板栗林乔木层不同组分碳含量在429.6~465.4 g/kg之间;不同林龄树干碳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林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不同林龄树根、树枝和树叶碳含量无明显差异;在人工经营措施下,土壤层(0~100 cm)碳含量随林龄增长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8、12和16年板栗林乔木层碳储量分别是0.27、3.83、8.09和8.95 Mg/hm2,随林龄的增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除4年板栗林外,其他林龄不同组分碳储量大小排序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4、8、12和16年板栗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60.055、49.523、58.727和67.528 Mg/hm2,其中土壤层占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99.6%、92.3%、86.2%和86.7%。在板栗林经营过程中,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龄增长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层是板栗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  相似文献   

18.
板栗内腐病又称栗种仁干腐病、栗黑斑病,主要危害板栗、锥栗、茅栗、栎属等,以板栗受害最重。该病近几年在承德宽城、唐山遵化等京东板栗主产区发生比较普遍,是板栗贮运和销售期间的重要病害。病栗果在收获期与好果从种皮外观看没有明显异常,贮藏时,种皮常破裂,栗种仁上形成小斑点,露出病菌子座,呈疮痂状,引起变质、腐烂。此病还会危害栗树枝、干,引起干腐病。对京东板栗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害,为减少损失,笔者在遵化市汤泉乡对该病进行了追踪调查,基本摸清了其发生规律,为适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板栗菌根真菌侵染机理研究以及菌根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氮源(蛋白胨、KNO3、(NH4)2HPO3、酵母浸出液)对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Pers.)Fr)、黄丝膜菌(Cortinarius turmalis Fr.)、淡紫红菇(Russula lilacea(Quél.))和空柄小牛肝菌(Boletinus cavipes(Opat.)Kalchbr.)属中温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而褪色红菇(Russula decolorans(Fr.)Fr.)、多根硬皮马勃(Scleroderma polyrhizum(J.F.Gmel.)Pers.)和华丽牛肝菌(Boletus magnificus W.F.Chiu)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属耐高温菌。7种菌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最适环境为偏酸性。大红菇、褪色红菇、黄丝膜菌和多根硬皮马勃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蔗糖、甘露醇和麦芽糖,其他3种菌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多数菌根真菌在以有机氮和铵态氮为氮源条件下的长势好于硝态氮。【结论】初步确定了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0.
燕山板栗疫病菌的培养性状与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板栗疫病菌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产孢多少等培养性状和毒力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中国栗疫病菌从培养性状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正常培养性状 :浅黄色或黄色、生长快、形成分生孢子器的野生型菌落 ;另一类为不正常类型 :培养性状及生长速率与野生型菌株均不相同。非正常培养性状的菌株占有较大的比例 ,分布于各取样点。中国栗疫病菌株间存在明显的毒力分化 ,培养性状不正常的菌株的毒力有下降的趋势。对燕山栗产区的栗疫病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VC)研究表明 :有 4 3个营养体亲合组(VCGs) ,从而推算至少有 6个VC基因控制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