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龙山卷丹百合无症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龙山卷丹百合的病叶作为试材,采用DAS-ELISAS检测法对样品进行百合无症病毒的检测,检出率为58.3%;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其外壳蛋白基因,大小为287 bp,和预期条带大小一致。经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发表的LSV CP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2.
单萜化合物是‘西伯利亚’百合花香的主要成分,为了研究百合单萜化合物的合成与代谢机理,以百合的花瓣为材料,根据GenBank发表的单萜合成酶基因的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得到一个单萜合成酶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Li-mTPS2。该基因全长为1 766bp,包含1 608bp的基因开放阅读框(ORF),45bp的5′UTR和113bp的3′UTR,编码535个氨基酸,含有萜烯合成酶(TPS)保守序列DDxxD以及TPSb亚家族共有的RRx8W基序。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小苍兰芳樟醇合成酶、姜花单萜合成酶、六出花月桂烯合成酶的同源性分别为55%,53%,51%。  相似文献   

3.
大百合与百合属优良品种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优良品种杂交试验,旨在获取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与百合属(Lilium)其他品种杂交种子,从而选育出大小适宜、适应性强、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的杂交花卉新植株.[方法]进行花粉培养液对比试验,检测花粉生活力;以野生的大百合为母本,与百合属的多个优良品种杂交,筛选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的百合属亲本.[结果]最能促进百合花粉萌发的培养液为5%蔗糖+0.01%硼酸的混合液;切花插水保养和低温环境有利于百合花粉的保存.[结论]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杂交成功是可行的;‘贵族’(Lilium spp.‘Noblesse’)和‘西伯利亚’(Liliumspp.‘Siberia’)两个百合属品种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均可形成较饱满的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4.
云南川百合DALP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ALP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川百合居群进行DNA指纹检测,结果筛选出5个引物组合,扩增后共产生192条DNA基因片段,其中178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占92.71%;10个居群的总等位基凶数(Na)为1.9271、平均为1.0823,总有效等位基冈数(Ne)为1.4430、平均1.0533,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73、平均0.0303,总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105、平均为0.044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874.即遗传变异有88.74%发生在居群间、有11.26%发生在居群内,表明川百合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此外,昆明市西山的川百合野生居群(DC)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居群,这与川百合栽培品种长期人工驯化有直接关系.同时野生居群受到人为活动干扰严重.研究结果表明,DALP分析可为川百合遗传育种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及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核型。【方法】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兰州百合和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兰州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6st+14t,相对长度为6.35%~12.0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3.25%,染色体相对差异较大。有斑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2st+8t,相对长度为6.11%~12.9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0.11%。【结论】兰州百合的核型类型属于3A型,有斑百合的核型类型为3B型,以有斑百合核型的进化较高,可见不同居群的百合间核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两类百合不同发育时期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AGPase基因表达量与淀粉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使用qPCR、连续监测法、蒽酮法分别测定材料AGPase基因的表达量、酶活性及淀粉含量,再对比两类百合的异同,以得到两类百合AGPase基因的表达量、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各自的特点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克隆到的AGPase基因都具有PLN02241家族蛋白结构特征;定量结果表明,两类百合AGPase大亚基基因表达模式相同,总体趋势类似。小亚基基因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且小亚基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大亚基基因;淀粉及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类百合总体趋势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AGPase小亚基基因的表达量、AGPase酶活性与淀粉含量在鳞片中高度线性相关,且叶片中的酶活性与鳞片中的淀粉含量也高度线性正相关。【结论】两类百合不同时期的淀粉含量及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但同一发育时期不同类型百合的淀粉含量及酶活性存在差异。两类百合大小亚基基因的表达量在鳞茎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相似,但同一发育时期不同类型百合的基因表达量存在差异。AGPase小亚基基因的表达量与淀粉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龙牙百合为材料,研究4种百合土壤栽种时的物候期、鳞茎生长量、株高及鳞茎在培养基上培养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分化率差异。结果表明,卷丹发芽相对最早,龙牙百合发芽晚于其他3种百合1~2周;兰州百合苗期短、开花早,枯萎期历时长达8周;4种百合采收时鳞茎鲜质量增加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卷丹龙牙百合川百合兰州百合,其中,卷丹鳞茎鲜质量增加相对最高,为33.92 g,龙牙百合围径增加相对最大,为4.35 cm;兰州百合在6-BA、NAA浓度分别为1.5、0.5 mg/L的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增殖芽增殖倍数相对最高,为5.75倍;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96%、94%,卷丹、龙牙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则低于90%,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离体繁殖效率高于卷丹、龙牙百合。  相似文献   

8.
百合无症病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百合病株为材料,针对百合无症病毒(LSV)的C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引物,并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870 bp片段,而对照无任何产物,应用该方法对田间百合中的LSV的带毒情况进行检测,检出率达80%,检测灵敏度高,专一性强,为百合的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百合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的cDNA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报道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简并引物,以东方百合Sorbonne盛开的花瓣总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用特异引物对此双链c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后的基因片段回收克隆后,送至上海博亚生物公司测序,目的序列长873bp,与已发表的百合中CHS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1%,说明克隆的片段属于...  相似文献   

10.
百合组培球茎尖剥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百合组培球茎尖剥取技术。[方法]对不同直径大小的组培球对百合剥取茎尖的影响及不同大小的茎尖对百合脱毒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大于0.5 cm的百合组培球适合茎尖剥取;在组培球剥取茎尖过程中,剥取0.4~0.7 mm大小的茎尖适合百合脱毒的培养。[结论]为百合种球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