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5,(6):24-27
在榆树沟镇牧民定居点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针对牧民定居点生产、生活分散,政务管理效率低,畜牧业生产资源缺乏管理,牧民定居点内外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将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人员管理、畜牧业生产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政务管理和畜牧业信息服务两大主要功能模块,规范各类管理和生产数据,建立了适用于牧民定居点的政务管理与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使用对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发挥畜牧业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快牧区信息化建设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昭苏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高原边境县,昭苏县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牧民基本以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为主。在生产生活中,昭苏县游牧民定居存在牧民定居建设补助低,定居点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把游牧民定居工作做好才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实事。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格尔木市游牧民定居工程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卫国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8):40-42,54
调查了格尔木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投资情况,分析了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发展不平衡、牧民文化素质低、自然草地资源退化、定居点后续建设滞后等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发展游牧民定居工程必须明确定居工程的目标和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游牧到定居的演变过程中,牧区定居点向乡镇集聚发展形成村落,其居住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形成新的村落空间格局。以玛曲县阿万仓镇为例,对其定居点的村落布局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定居点演化形成“大聚合、小组团,分区定居”的整体布局特征,牧民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分离,村落空间充分展现了牧民丰富的居住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5.
新疆牧民适度定居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推进牧民定居对改造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农牧结合、减轻天然草地压力、防止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只有38;的牧民实现了完全定居.研究在分析了牧民定居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定居", 适度定居强调牧民定居与游牧结合,适度定居是相对的、有选择性的,提出了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建立适度定居的牧民持续发展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加快建设饲草料基地,全面提高牧民定居水平,是变革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牧民增收致富的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介绍了阿勒泰市的基本情况、实施牧民定居的基础条件和现状,阐述了阿勒泰市政府实施牧民定居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分析了牧民定居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7.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南疆牧民生活生产方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利用柯克亚乡、哈拉峻乡、尼雅乡等3个样本乡的牧户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策实施前后牧户生活生产方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补奖政策不仅提高了牧民的畜牧业收入,而且促进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然而,南疆畜牧业尚处于转型过渡阶段,现代科学养殖技术投入不足、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牧民定居点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是当前牧区面临的三大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稳步推进畜牧业转型;二是加强对牧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普及科学养殖技术,并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三是继续完善牧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定居和参与旅游业的生态旅游区牧民对新环境适应是其后续发展的基础.评价定居牧民的变迁环境适应水平,探讨旅游有序发展、定居工程目标实现、牧民增收的有效协调机制,为旅游与农牧业生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新疆天山天池和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以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感知与行为特征为测量工具,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参与旅游业的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问题.[结果]定居牧民对变迁环境总体适应水平加权值为良,因子分析提取出社会文化、生产经营、政治与信息途径、培训、政策与制度五类因子综合评价少数民族定居牧民变迁环境的适应水平,其中社会文化因子适应水平最高,培训因子适应水平最低.[结论]由游牧到定居的变迁中,政府与基层组织发挥引导职能,实施有效的培训方案提升牧民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水平,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缩短牧民新环境的适应过程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和美乡村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村人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借鉴已有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干县金川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级指标权重。在对金川镇农村进行调查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当地村民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总体上持“比较满意”的态度,部分村民对某些具体内容持“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态度。最后,提出提升金川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姜钊 《乡村科技》2020,(8):26-26,28
目前,牧民定居安置工程已成为改善牧民生活环境、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的安居工程、民心工程。本文在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定居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当前小拐乡牧民定居安置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有助于当地牧民定居安置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