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枣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军  王琼  江涛  宋桂龙  韩烈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8-6759
[目的]寻求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途径。[方法]通过对野生酸枣种子萌发的试验研究,研究了赤霉素处理(0、200、500、800mg/L),室温(21℃)和低温(4和-20℃)层积处理和98%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赤霉素溶液浸种可打破酸枣种子的休眠,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多重比较表明,用0.8‰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去壳酸枣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达到0.815、0.735和9.340;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下,发芽率可达到48.5%,但其效果在4和-20℃下不明显;98%浓硫酸浸泡带种壳的种子处理24 h,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用800 mg/L赤霉素溶液处理去壳的酸枣种子提高酸枣种子发芽率的最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光照与温度互作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可为酸枣种子育苗提供技术支撑。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模拟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其中光照条件设光照(光照强度5 000 lx)和黑暗(用双层锡铂纸将培养皿完全包裹) 2种,温度均设5、10、15、20、25、30和35℃计7个水平,研究了光照、温度及其互作对酸枣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酸枣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温度及其与光照互作对酸枣种子萌发影响极显著。温度低于20℃时,酸枣种子不能萌发。温度20~35℃范围内,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中,在光照条件下30℃培养的指标值均最高,分别为56%、43%和3.35;在黑暗条件下25℃培养的指标值均最高,分别为62%、38%和2.80。酸枣种子在黑暗25℃条件下培养,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产地的15种酸枣种子为试材,研究种子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酸枣种子基本属于卵圆形,果核核型指数多分布在1.21~1.30,占总资源的40.0%;②出仁率最高值为24.56%,多分布在13.50%~15.00%,占总资源的40.00%;③酸枣仁中同样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多为0.7~0.8 mg/g,维生素C质量分数最高为3.0~4.0 mg/g;④酸枣在长期实生繁殖中双仁率变异较大,而核体积变异较小;⑤单核质量可以作为双仁数量及千仁质量的预选指标,单核质量与单仁质量及双仁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以上; ⑥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科学地筛选出种子特征优良程度较高的3种酸枣类型,即SX9、SX10和SX11。  相似文献   

4.
以酸枣为材料,开展了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盐浓度胁迫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0.8%NaCI盐胁迫对离体培养酸枣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0.4%以上浓度处理推迟种子萌发时间,且萌发率和发芽势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65.63%,69.42%,77.12%和39.29%, 34.85%,44.59%。短期胁迫对离体培养酸枣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胁迫16 d后幼苗株高表现为0.8%处理显著低于CK和0.2%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以种子发芽率或幼苗存活率降低50%为标准,确定了离体培养酸枣种子萌发的耐盐阈值为0.4%,幼苗生长的耐盐阈值为0.6%,并于胁迫42 d后筛选出19株耐盐单株,胁迫30 d后6株盐敏感单株。  相似文献   

5.
酸枣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枣种子硬实率高达93.4%,自然条件下较难发芽出苗,进行一定的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利于生产实践。试验采用浓硫酸1,5,10,20,30,60,120 min浸泡处理和100,85,70,55℃热水浸种处理,结果表明:酸枣硬实种子浓硫酸处理30 min效果最好,在30℃温度下发芽率达97.5%;温水处理以100℃的最好,在30℃温度下发芽率为58.2%。  相似文献   

6.
酸枣是一种优良的野生水土保持灌木,其护坡价值很高,极具开发价值.本文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层积处理和浓硫酸处理对酸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可显著提高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用0.8‰赤霉素浸种,可使酸枣(去壳)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0.815和0.735;层积处理(含壳)在室温21℃下,发芽率可达到48.5%;浓硫酸处理种子发芽率与自然萌发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酸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枣种子和1a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其种子萌发及幼苗伤害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酸枣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率均不同程度下降;NaCl浓度为100mmol/L时,NaCl胁迫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其相对盐害率也显著上升;酸枣种子的胚根、胚轴长度和生长速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均呈下降趋势,NaCl胁迫对酸枣胚根长度的不良影响大于胚轴长度。1a生实生苗随NaCl胁迫的加重,各处理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呈增加的趋势。酸枣叶片伤害度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上升,经300mmol/L NaCl处理后第12天,其膜透性达最大值为50.1%,仍然能够存活。在低浓度的NaCl胁迫下,酸枣种子和幼苗均基本上没有受到盐害,但其耐盐特性存在差异,酸枣幼苗比种子耐盐。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产地的15种酸枣(Ziziphus acidojujuba C.Y.Cheng et M.J.Liu)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种子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酸枣种子基本为卵圆形,大部分果核核型指数在1.2~1.3之间,占总资源的40.00%;出仁率多为13%~20%,占总资源的80%,最高值为24.56%。酸枣核仁中同样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在70~80 mg/100 g(FW)之间,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分布在300~400mg/100 g(FW)之间。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筛选出种子特征优良程度较高的3种酸枣类型,即SX9、SX10和SX11。  相似文献   

9.
红枣直播建园及实生苗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我团在533.3公顷直播枣园中套种辣椒,平均667米2产鲜椒795.6千克,枣树实生苗长势良好。一、种仁选择红枣直播建园所用的种子为当年充分成熟的酸枣种仁,种仁完整、饱满,成熟度95%以上,净度95%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酸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5%、0.1%、0.15%、0.2%4 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对酸枣种子浸种24 h,以清水浸种24 h为对照。25℃恒温培养15 d,每天光照8 h,酸枣种子的发芽率、种子活力、α--淀粉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对照高,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用以上4种浓度壳聚糖乙酸溶液喷施正常生长的酸枣幼苗,清水喷洒为对照,其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壳聚糖浓度为0.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模拟干旱胁迫对酸枣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盼盼  张强  魏学智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2):1837-1843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4个种源酸枣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采用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在不同质量浓度PEG溶液胁迫下,4个种源酸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胁迫指数、种子活力指数、胚根长、鲜质量、胚根活力、胚根体积、胚根表面积、胚根平均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酸枣种子的10个测定性状均随PEG-6000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且不同种源酸枣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不同;质量浓度为200g/L的PEG-6000处理组中的4个种源酸枣种子均不萌发,复水后均可恢复萌发且萌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投影寻踪模型显示4个种源酸枣种子的抗旱性强弱关系为:烟台石家庄银川吐鲁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GABA对高温下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抑制剂对酸枣种子进行处理,研究GABA对酸枣种子在高温下发芽的促进作用。[结果]GABA能显著提高酸枣种子在高温(40℃)下发芽率。此外,H_2O_2、DMTU、DPI、ABA和fluridone能显著促进GABA在高温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论]GABA能促进种子高温下发芽,可能与其诱导种子中H_2O_2降解ABA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冬枣(又名沾化冬枣)因资源稀少,采用传统的根蘖分株法育苗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且不利于优质苗木繁育。而采用酸枣种子苗砧嫁接冬枣育苗,不仅成苗快、费用低、易操作,且加快了良种化进程,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将酸枣种子苗砧嫁接冬枣育苗技术简介如下。1、酸枣种子处理及播种  相似文献   

14.
以酸枣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碱胁迫和盐碱混合胁迫下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及盐碱混合胁迫对酸枣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相对盐害率加重。随着盐、碱和盐碱混合溶液浓度的逐渐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大。其中碱胁迫在0.6%浓度之后出现致死无法发芽。不同的盐碱胁迫对酸枣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不同,碱胁迫盐碱混合胁迫盐胁迫。  相似文献   

15.
<正>培育枣苗,首先要培养砧木,就是用酸枣种子,经过机械、人工播种后培育出酸枣苗,这种酸枣苗就是培育枣苗的砧木。一、土地准备1.苗圃地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野生酸枣资源选优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促进酸枣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和应用。[方法]通过群众调查、实地采集标本等方法,对太行山、燕山等野生酸枣资源分布地区进行酸枣资源普选,选择优良野生酸枣优株;用酸枣实生苗与酸枣优株接穗进行嫁接,探索酸枣无性繁殖技术。[结果]选出各类型野生酸枣优株73株,其中鲜食与加工类型38株,包括果实特大类型16株,果酸或特酸类型15株,果甜或特甜类型7株;核用优株15株;古树类型16株;核特异类型4株。不同方法嫁接的苗木,其成活率都在85.0%以上。[结论]在河北省太行山区和燕山山区的野生酸枣分布区域内,优良酸枣资源尚未得到挖掘与开发利用;嫁接方法中劈接或嵌枝接法操作简单,是酸枣优株快速繁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酸枣种子休眠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隔年的陈酸枣仁不同层积天数处理,以及对当年新种子进行不同浓度GA3和GA3浸泡时间长短的试验,对酸枣种仁的发芽特性和休眠性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虽然经不同层积天数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差异,但不经层积的种子尚有一定的发芽率;不同浓度GA3处理较对照发芽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GA3浸泡时间长短对发芽率的影响较对照差异不显著。由此证明,酸枣种子无实质性的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酸枣种子的种仁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酸枣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6日和5月6日播种出苗率最高,分别为89.61%和87.19%,显著高于4月26日的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5月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强,各生长指标最高,地径可达7.59 mm;其次是4月26日的处理。5月1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弱,地径仅为5.80 mm,极显著低于其他5个处理。综合酸枣出苗及生长指标,酸枣育苗最佳播期为5月6日,其次为4月26日,建议当地酸枣育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19.
一、育苗前的准备枣树育苗采用酸枣作砧木。酸枣种子要充分成熟,种仁饱满。酸枣脱去果肉,清水洗净晾干,层积前用清水浸泡2~3天,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地区南酸枣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的南酸枣与野生动物,特别是食果动物的关系,认识了其间的发展历史及人类影响下的动态变化。热带雨林中南酸枣为多种动物食用,其中鹿科动物和犀鸟是它的专食和种子传播者。它们使一部分南酸枣种子得以自然更新。然而,由于鹿科动物和犀鸟数量锐减,目前很多地区仅有赤鹿能行使这一种子传播功能。研究认为,热带森林的种子传播系统、动植物之间和谐关系需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