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养分质量特征,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土地生产力恢复、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花椒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核桃地、柚木地和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阐明土壤理化性质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变化及土壤质量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花椒地的C、N元素含量较低,核桃地、玉米地和金银花地土壤的TP、TK和AK含量较亏缺,火龙果地和柚木地土壤的养分元素均处于较低水平。(2)经相关性分析,土壤TN含量与pH、AN含量与SOC含量、TP含量与TK/AK含量和TK含量与AK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BD与T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花椒(2.334)金银花(1.283)玉米(-0.330)核桃(-0.386)柚木(-1.153)火龙果(-1.598)。【结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在作物栽培与管理过程中应补充N、P、K等矿质元素,并注重养分作用效应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土壤养分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椒林地土壤肥力改良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花江峡谷地区6种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和全磷(TP)等29项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化学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构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对顶坛花椒土壤的养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总体表现出衰老退化较轻花椒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高于衰老退化严重的花椒林地。2)研究区土壤养分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有二氧化硅(SiO2)、硼(B)、全钾(TK)、钼(Mo)、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 6个指标。3)全体数据集土壤质量评价分值依次为低挂果植株(315. 410)幼树衰老植株(233. 972)黄叶+低挂果植株(80. 844)全死亡植株(-35. 366) 4/5死亡植株(-268. 017) 1/2死亡植株(-326. 845)。【结论】衰老退化较轻的顶坛花椒林地的土壤质量较好,但6种(Ⅰ~Ⅵ)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林地均需要对应增施不同肥料改良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笃斯越桔伴生植物(柴桦、杜香、红豆越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矿质元素特性,研究其与笃斯越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为进一步探究笃斯越桔生境以及伴生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山地、水湿地冻土、水湿地有土壤3种主要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和土壤为试材,应用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常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Mn、Zn、Cu间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1)笃斯越桔与其伴生植物矿质养分存在差异,常量元素N、Ca含量显著高于伴生植物,Mg元素含量显著低于伴生植物(P<0.05),微量元素Fe、Zn、Cu含量相对较低。(2)笃斯越桔地上部常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地下部,而伴生植物地下部除水湿地冻土和水湿地有土壤类型中的Ca、Mg含量与山地类型中K、Ca含量较高外,其余元素含量均以地上部分较高;笃斯越桔Fe、Mn元素含量以地下部高于地上部,柴桦与杜香Mn、Cu含量均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红豆Fe、Cu含量则表现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3)笃斯越桔伴生植物地上部N、K、Mg、Mn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地下部Fe含量与土壤全N、全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N含量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Ca、Zn、Cu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4)笃斯越桔与其不同伴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笃斯越桔矿质元素与杜香Mg元素及柴桦地上部Zn元素相关性较高,与红豆除地下部Ca元素相关性较弱外,与其余元素均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笃斯越桔伴生植物常量元素(N、P、Ca)含量低于笃斯越桔,而微量元素(Fe、Zn)含量较高;笃斯越桔及其伴生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存在差异,且对笃斯越桔矿质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扁桃叶片矿质元素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不同扁桃生长时期营养诊断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叶尔羌’品种为试材,研究叶片生长发育期间的N、P、K、B、Fe、Mn、Zn、Cu、Mg、Ca元素的含量。【结果】随着叶片生长发育,扁桃叶片中N、P、K、Mn、Zn、Cu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Fe、Mg、Ca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B元素含量呈锯齿状趋势。同时,扁桃各个生长时期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叶期时有3组,膨大期有7组,硬核期有4组,成熟期有6组,各个生长时期的矿质元素间相关均有不同。【结论】根据扁桃不同生长时期矿质元素间促进与拮抗,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才能满足树体对营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石漠化治理区林草植被恢复后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结构稳定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4种林草植被(金银花、火龙果、花椒和草地)与传统种植方式玉米地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湿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离和测定,对比分析了石漠化治理方式与传统农耕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5种样地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粒级含量为主,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表现出草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玉米地>花椒地,团聚体含量总体上随粒级的减小而降低;②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为草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玉米地>花椒地;③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金银花地>草地>火龙果地>花椒地>玉米地,说明从传统种植方式转变为林草植被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提高。除花椒地外,其他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优于玉米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都高于玉米地。综上所述,石漠化治理区退耕还林和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碳库容量提升,促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九叶青花椒叶片矿质营养元素主要物候期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九叶青花椒叶片矿质营养元素主要物候期动态变化规律,为花椒树体的营养诊断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10年生九叶青花椒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分光光度法、AAS和姜黄素比色法,测定主要物候期(开花授粉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结果枝成熟叶片中N、P、K、Mg、Ca、Fe、Mn、Cu、Zn、B等元素含量。【结果】花椒叶片叶中大、中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顺序为NCaKMgP,随物候期进程N、P、K含量整体呈逐步降低趋势,Ca含量上升,而Mg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BZnCu,随物候期进程Fe元素呈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变化,Mn和B含量稳步上升,B含量在果实膨大期略有降低,Cu和Zn含量呈下降趋势,锌含量波幅较大。九叶青花椒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间存在促进和拮抗作用。不同物候期叶片对养分元素的吸收表现各异,开花授粉期对N、P、K、Ca、Fe、Mg需求量大,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对N、P、K、Zn、B需求量较大,果实发育期对K、Ca、Mn的吸收持续增加。【结论】坐果期(4月底到5月初),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波动平稳的时期,此期可以作为九叶青花椒营养诊断采样的适宜时期,同时建议施肥以N、K、Ca、P肥为主,B、Zn、Mg肥为辅,在花椒开花授粉和坐果期适当补充追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新温185号核桃(Juglans regia‘Xinwen185’)果实生育期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浓度时节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加深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认识。【方法】采样测定果实生育期不同时节,新温185号核桃叶片、青皮和种仁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铜(Cu)、锌(Zn)元素浓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叶片、青皮、种仁之间相同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在果实生育期,随时节推移新温185号核桃叶片中N、P、K、Cu、Z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Ca、Mg、Fe、M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种仁中N、P、K、Ca、Mg、Fe、Mn、Cu、Zn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青皮中除K元素浓度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元素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叶片与青皮之间的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a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与种仁之间的Zn、K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Mg、Ca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青皮与种仁之间P、Ca、Mg、Fe、Mn、Zn、Cu元素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K元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新温185号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向果实Ca、Mg元素和青皮K元素的有效供给对果实的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K、Ca、Mg元素是新温185号核桃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树体与果实矿质元素供需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不同乌龙茶种质资源中矿质元素含量特征,明确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特征矿质元素,筛选出矿质营养高效的种质,为乌龙茶品种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18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矿质元素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8种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KPSMgCaMnAlFeNaZnBaCuBTiNiCrCoSe,变异系数在15.75%~69.43%,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7~2.21。Shapiro-Wilk检验表明B、K、Mg、Mn、Na、Ni、P、S、Se、Zn等10种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Al、Ba、Ca、Co、Cr、Cu、Fe、Ti等8种元素含量呈偏态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8种矿质元素综合为5个主成分,代表了18种矿质元素77.40%的信息。聚类分析将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分为3类。【结论】34份乌龙茶种质资源中18种矿质元素的组成存在差异,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特征元素是Mn、Ca、Mg、Al、K、P、S,可分为高P、Zn,低Al、Ca、Mn、Mg类型,高Al、Ca、Mn、Mg、K、S类型和低K、P、S、Zn类型3类。矿质元素富集能力强、矿质营养高效的5份乌龙茶种质是芝兰香、本山、瑞香、铁观音、黄旦,可作为推广栽培、新品种选育和产品开发的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不同小生境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化特征,弄清其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为花椒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方法】选择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内石槽、土面、石沟、石缝和石坑5种小生境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花椒林下不同小生境0~20 cm土层不同矿质元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石槽、石缝、石沟小生境的土壤pH显著高于石坑和土面;土面、石槽小生境土壤的碳、氮、磷元素含量较高,石坑、石沟则较低;中量、微量矿质元素在不同小生境土壤间变化较小;土壤有机碳、速效氮、速效磷与其他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显著,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土壤质量优劣依次为土面(0. 73)、石槽(0. 49)、石缝(-0. 01)、石坑(-0. 46)和石沟(-0. 75)。【结论】矿质元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均较大,将中量、微量矿质元素纳入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土面、石槽、石缝土壤可加以改造利用,石洞、石沟土壤以自然恢复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矿质元素与"恭城水柿"(Diospyros kaki Thunb.)顶腐病发生关系,为顶腐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1个恭城水柿顶腐病发病柿园中果实、叶片及土壤N、K、Ca、Mg、Mn、B含量,运用多重比较、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矿质元素及其比值与顶腐病发生关系。【结果】随顶腐病发病程度加深,叶片钙浓度显著降低。发病率与叶片硼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80 1,与土壤p H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7 7,与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钙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4 1,与土壤水解性氮/交换性钙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6 8。土壤p H和叶片钙含量对顶腐病发生存在较大直接负作用,通径系数分别为-1.222、-0.824。【结论】恭城水柿顶腐病与生理性缺钙关系密切。同时,恭城当地酸化、高镁、高氮的土壤环境均不利于柿对钙吸收与转运,从而导致矿质营养失衡、进而易发生顶腐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近年来,贵州省关岭县和贞丰县种植的顶坛花椒出现大量开雄花的现象,表明花性分化过程发生了变化。顶坛花椒花性分化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表现出怎样规律,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探讨了顶坛花椒花性分化过程中激素、多胺以及C/N变化规律,为顶坛花椒花性分化机制及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贵州省关岭县顶坛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花性分化不同时期花芽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乙烯(Eth)、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花芽腐胺(Put)、苯乙胺(Pea)、尸胺(Cad)、亚精胺(Spd)、精胺(Spm)、色胺(Try)、组胺(His)和酪胺(Tyr)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花芽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花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二者的比值为C/N。【结果】(1)在顶坛花椒花性分化不同时期中,IAA和ABA差异显著,且均表现出雌花>雄花>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的规律,表明高的IAA和ABA含量促进雌花发育;雄花和雌花中GA3含量均显著高于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雄花和雌花的GA3  相似文献   

12.
收获时间对玉米秸秆产量与燃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明不同收获时间下玉米秸秆产量和燃料品质的变化规律,以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方法】于2007-2008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以郑单958为研究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收获时间对玉米秸秆产量与燃料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收获时间的推迟,玉米秸秆产量呈下降趋势,且叶片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秸秆含水量、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降低;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升高,半纤维素含量降低。秸秆热值以灌浆期最高,成熟期最低,其后略有升高;热值与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灰分与矿质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i/K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延迟收获虽然降低了玉米秸秆的产量,却显著提高了其燃料品质,冬季至春季收获秸秆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矿质元素的苦荞产地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李艳琴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53-4659
 【目的】分析不同省份苦荞矿质元素的特点,筛选判别苦荞产地的有效指标,同时探索苦荞产地溯源和判别的方法。【方法】对苦荞主产区山西、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省的39个苦荞品种中的7种矿质元素Cu、Zn、Fe、Mn、Ca、P和Se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在对7种矿质元素进行逐步筛选的基础上,应用非参数判别的K最近邻法进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省份苦荞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云南苦荞Cu、P含量最高;山西苦荞Se含量最高;青海苦荞Zn、Fe、Ca含量最高;四川苦荞Cu、Zn、Fe、Ca、P含量均最低,Mn和Se含量也较低;甘肃苦荞Mn含量最低。Se、Mn、Zn、Ca和P对苦荞分类有极显著影响,Fe和Cu对苦荞判别影响不显著;判别结果回判正确率和交互验证正确率均为97.4%。【结论】矿质元素含量和现代统计技术相结合的判别方法,用于苦荞产地溯源和判别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野生软枣猕猴桃生境土壤养分状况。[方法]采集安图县有代表性10个分布区混合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并分析养分因素间相关性。[结果]研究区土壤表土质地为黑壤土,平均pH为5.6,偏酸性,无盐碱化;有机质含量高达68.69 g/kg,富含N、K、Ca、Mg、Fe,而Cu和P相对匮乏。土壤有机质分别与Cu和B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高有机质含量可提高土壤可利用Cu和B含量。除Mg外,N与各矿质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而P元素与矿质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Cu呈显著负相关;pH除与Mg呈极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矿质元素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图县境内软枣猕猴桃生境土壤偏酸性,富含有机质,适合野生软枣猕猴桃生长。土壤有机质、pH、N、P、K与矿质元素之间有复杂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种植与生产地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和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典型的药用植物种植基地与生产地16个样点土壤以及4个样点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及水样的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Se、Cd、Pb)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明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以及重金属元素的来源。【结果】不同样点的土壤pH、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含量有明显差异。研究区所有土壤样点中,除Se元素之外,其余11种金属元素(V、Cr、Mn、Fe、Co、Ni、Cu、Zn、As、Cd、Pb)含量均未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研究区样点土壤Se含量最高为1.83 mg/kg,但也未超过土壤富Se含量最高限值(3.0 mg/kg),因而不存在超标现象。4个样点水体pH为6.78~7.52;水体Ni元素含量均超标,可知样点水体中Ni是主要污染元素。地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除了1个样点(城固天然谷药业)土壤中的Cd呈无污染 中污染程度外,其余样点均无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为轻度风险,风险主要来源于土壤中Cd。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V、As、Cd 和Pb的来源与大气沉降和废水排放相关,Mn、Fe、Co、Zn、Ni和Cu主要源于成土母质以及自然积累,Se来源与当地农业活动作用相关。【结论】汉中地区药用植物种植与生产地环境中重金属元素总体呈无污染或轻微低污染状态,适合药用种植与生产,但在今后的种植和生产中应控制土壤Cd元素的污染,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与茎秆强度的相关性,以揭示玉米的抗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倒伏性能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先玉420(抗倒伏性差)和益丰29(抗倒伏性强)为试验材料,设定5,6,7,8,9,10,11万株/hm2共7个群体密度处理,分别在抽雄期(07-23)和灌浆初期(08-05),测定玉米基部向上第3、4、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N、K、Si、Ca、Mg、Zn)和茎秆强度,同时分析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第3~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含量和茎秆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茎秆各项指标的最高值因品种、节间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差异明显。在同一生育时期同一群体密度下,益丰29 3个节平均各项指标均高于先玉420,第3和4节各项指标随群体密度的变化较第5节敏感;各节间相比,2个玉米品种第3、4节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第5节。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节间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同,但各节间茎秆强度均与Si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过高的群体密度会影响茎秆基部各节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其抗倒伏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在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于灌浆前期适当喷施叶面肥或追施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菌糠生物质炭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铜形态及玉米吸收转运富集的影响,横向比较3种菌糠生物质炭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及水稻稻壳生物质炭对其效果的优劣。【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对施用5种生物质炭的山西某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铜形态及玉米各部位重金属铜含量和玉米各部位对重金属铜元素转运及富集系数进行分析。【结果】5种不同生物质质炭处理土壤中可交换态铜含量均低于空白对照,其中灵芝菌糠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可交换态铜含量最低,为1.005 mg/kg,比空白对照降低31.4%;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比空白对照均为减少,猴头菇菌糠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减少量最多,数值降到5.91 mg/kg,比空白对照降低40.65%;除了猴头菇菌糠生物质炭处理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含量比空白对照升高2.25%之外,其余4种处理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含量均有所下降;有机结合态铜含量变化不一致,残渣态铜含量比空白对照均有所上升,上升最多的是猴头菇菌糠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含量为104.55 mg/kg,比空白对照增加15.76%;各处理之间玉米对铜元素的转运系数均小于1,不同处理玉米对铜的富集系数变化均不统一。【结论】5种不同生物质炭均可以增加土壤中非活性态重金属铜含量,并降低活性态铜含量,为有效利用生物质炭、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铜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连作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揭示黄瓜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为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日光温室内进行田间试验,以露地玉米地土壤为对照,研究不同连作年限(4,5,8和12年)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黄瓜连作年限的增加,黄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下降,硝酸盐含量上升,土壤呼吸强度降低,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随着黄瓜生长季节的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设施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均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与评估火龙果园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等元素变化状况,以期为广西火龙果主产区果园科学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西火龙果主产区33个果园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铁、锌及具有主要危害性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广西主要火龙果园土壤pH偏低多呈酸性,其中69.7%果园土壤处在酸性和强酸性的范围;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有效氮缺乏、有效磷较高、有效钾分布不均匀;土壤有效钙、镁、铁含量比较高,土壤有效锌比较缺乏;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量氮、磷、钾养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累积增高,土壤pH、土壤有效氮养份含量则随着果园年限呈递减趋势;土壤重金属随着果园年限增加累积增高。【结论】土壤偏酸,土壤有效氮、锌含量低,磷、铁含量过高是当前广西火龙果园土壤主要养分问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全量养分、重金属含量逐年累积增加,土壤酸化加重,也加剧了广西火龙果园土壤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大红火龙果果实生长规律和养分积累量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为火龙果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红火龙果谢花后8、16、24和32 d 4个不同生育期的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横纵径、干重等农艺性状和氮(N)、磷(P)、钾(K)、钙(Ca)、镁(Mg)等矿质养分积累量指标,探索大红火龙果果实的形成规律和矿质养分动态变化,并分析果皮与果肉矿质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果实发育前期(谢花后前24 d)主要为干物质积累,生长高峰期在谢花后16~24 d,横纵径和含水量的增长率较大。果实发育后期(谢花后24~32 d)果皮干重减少,主要为果肉增重与转色。随着火龙果的生长发育,果肉中的矿质养分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皮和整个果实中的矿质养分积累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果实对N、K和Ca的需求量较大,果皮和果肉之间K、Ca、Mg、硫(S)、铁(Fe)、铜(Cu)、锌(Zn)和硼(B)8种元素相互之间分别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果皮锰(Mn)与果肉Mn和Cu元素呈显著正相关,与果肉Zn和B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Mn与其他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整个生育期果皮矿质养分积累量排序为K>N>Ca=Mg>P>S>Fe>Mn>Zn>B>Cu,果肉矿质养分积累量排序为K>N>Mg>Ca>P>S>Fe>Mn>Zn>B>Cu,果实矿质养分积累量排序为K>N>Mg>Ca>P>S>Fe>Mn>Zn>B>Cu。【结论】大红火龙果生长发育前期(谢花后前24 d)主要为果实膨大,应加强N肥的施用和水分管理;发育后期(谢花后24~32 d)主要为果实转色,应注重K肥和Ca肥的施用,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补充Mg、B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