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新 《新农村》2012,(1):43
很多孩子都有早上"赖床"的习惯,让大人烦恼不已。尤其到了冬天,让年幼的孩子一早爬出暖暖的被窝,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赶时间,不少家长叫孩子起床常采用简单生硬的做法,这样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他当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很多家长都颇为头疼,尤其有些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几个小时都做不完,让家长很是着急,会本能地不停催促和唠叨甚至打骂,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从而厌烦写作业,变得更加的拖拉懒散。那么,家长该如何做,才能改掉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的坏习惯呢?1.让孩子认识到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所要承担的后果有些孩子在写作业时一边写,一边玩,就连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赵澜波发现,孩子磨蹭一般有三个原因,一是天生的性子慢;二是孩子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故意磨蹭;三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给孩子制定合适的行为规则。家长要正确对待和认识孩子的"磨蹭",这点非常重要。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磨蹭,大多时候都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结果孩子不仅不会快,反而更加的磨蹭。其实,孩子的磨蹭与孩子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家长  相似文献   

4.
教孩子花钱     
"家长课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孩子乱花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成了不少家长的头疼事.  相似文献   

5.
妈妈助理     
在哈尔滨,帮助父母教育孩子的“妈妈助理”正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三者之间的沟通,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孩子健康向上,快乐成长。如果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他们也会帮助家长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名人教子方     
谢海涛 《新农村》2009,(5):31-31
俄罗斯大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培育他们,这就是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历史上伟人和名人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家长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7.
马健文 《农家科技》2014,(4):102-103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生怕没尽到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做到100分。但美国教育权威专家詹姆斯博士认为,一个获满分的家长,往往不是成功的家长,他们对自己要求满分,同样也会对孩子要求严苛。确实,这种“爱”是—个陷阱:家长为孩子而活,孩子为家长而活。结果是,家长感觉为孩子失去了人生,孩子感觉因家长失去了自由。  相似文献   

8.
<正> 许多年轻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孩子。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是家长始料不及的。因此。作为明智的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应付意外的能力,以避免意外或危险发生。具体地说,要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 认家 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常有孩子走失的事发生。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6,(7)
正每当暑假来临,学生们都很兴奋,因为在这段自由时间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睡懒觉、上网、看电视、吃零食,等等。殊不知,在他们尽情玩乐的同时,可能会给正处成长发育期的身体带来潜在的危害。因此,家长需提防孩子患上以下三种"假期综合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对孩子的事不管不问;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是个大老粗,斗大字不识几个,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学,学好学坏是老师的事,与家庭关系不大等等.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和作法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笔者就农村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归纳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除了供应孩子吃穿和学费以外,有些家庭还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因此正确引导孩子消费十分重要。如何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消费是有价值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他们虽然还未成年,但在家长及其亲朋好友的"赞助"下,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一些"积蓄",孩子会要求拿零花钱来购买零食、玩具等物品。  相似文献   

12.
正经常有读者朋友来信来电说,自己的孩子性格有点要强,不管干什么都想赢,都必须赢,如果输了,就会情绪低落,好几天缓不过劲儿来。孩子情绪低落,其实是"输不起"的表现。面对"输不起"的孩子,父母需要费点心思,让他们体会做每件事所带来的各种情感经验,帮助他们坦然面对得失。一是注意保护孩子自尊,不当众批评孩子。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怕输是缘于过于害怕自尊受到伤害。而维护孩子的自尊则要求家长能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进步,在日常活动中肯定他们的闪光  相似文献   

13.
胡正 《新农村》2015,(1):41
<正>一般来说,2~5岁的孩子正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常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恢复正常,家长不必过度焦虑或干涉过多,否则容易形成习惯性口吃。当孩子刚刚出现口吃时,家长最好做到以下"三不"。不紧张当孩子频繁出现口吃时,很多家长会紧张不安,殊不知这种紧张情绪可能会转移给孩子,从而加重孩子的口吃程度。此时家长应做的是冷静分析孩子发生口吃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太"爱"孩子,以爱为借口,设计孩子的未来.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让他们去实现我们未实现的理想.于是,这种"爱"便是畸形发展的,要么过分地保护,一切由父母做主,不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得到与他们相适应的感受;要么过度过高地要求,孩子达不到便施以惩罚.这两种作法会使孩子最终觉得不安全,对任何事都是畏惧,不敢动手去做,限制孩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17,(10)
<正>带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父母选择自己带孩子,有些则交给家里的老人带。也许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经",但或多或少都会有以下几个常见的误区,应引起足够重视。误区1.怕孩子淘,宅在家里孩子多动淘气,带出去怕管不住,于是家长整天让他们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可能产生的后果:孩子长期宅在家中,身体缺乏锻炼,容易体弱多病。且室内没有足够光照,缺乏维生素D,影响长高。此外,孩子眼睛正在发育阶段,看电视时间过长,很容易损害视力。更甚者,孩子  相似文献   

16.
在瑞典人眼中,再小的孩子也是生命,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家长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做错事时,甚至有意让他(她)去做,当孩子"闯祸"后,家长再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相似文献   

17.
一忌"陪读"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三心二意,就坐在旁边监视,这样做可以理解,但这种"陪读"会引起孩子紧张,不利于学习。二忌"指指点点"有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一旦发觉作业有误或不会做时,马上就指出来,这样  相似文献   

18.
一、赞美孩子的相貌要“含蓄”。对于那些特别漂亮的孩子,家长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当面赞美。在被他们提示后,这些漂亮孩子会认为自己的相貌与众不同,产生自傲心理。这种过早对  相似文献   

19.
<正>一、项目背景我校占地面积为27000平方米,学生1203人,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各个班级需要按照顺序进出学校。因此,家长来接、送孩子时,都想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班级进出校园的消息,家长们会频繁地咨询门卫和值班教师,这给他们带来很大工作量。学生们发现了校门口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Robert Preidt 《百姓》2010,(12):40-42
"纯爷们儿"和"伪娘族",是当下对峙的两大派别,"伪娘族"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惊呼"纯爷们儿"快回来。养孩子最犯愁的莫过于父母,孩子本性都好动,但是学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缺乏运动成了很多孩子的标志。即便孩子有意愿,家长也未必放行,因为学习才是正经事。尽管存在障碍,家长还是可以穿插一些活动到每天的生活当中。我们常祝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强健的体格让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信。西班牙作家亚历克斯·罗维拉的著作《你就是王子》中写道:"永远不要认输!不论未来发生什么,你必须面对每一次挑战、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坏运气甚至每一次逆境,永远不要放弃!如果跌倒了,你必须站起来。无论遇到多么难以克服的障碍,也不要失去希望。记住我们教孩子骑马时说的话:摔倒多少次就站起来多少次,直到骑士和良驹融为一体。那是最纯粹的快乐。"让你的孩子更有男人味,运动是必须要坚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