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曲霉(Asperillium niger)是食品和饲料行业被公认的发酵菌株,具有产酶丰富、酶活性高、不产毒素、能降解霉菌毒素等优点。其产品主要包括酶制剂和发酵饲料,酶制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分解抗营养因子,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发酵饲料在减少抗生素滥用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黑曲霉产品在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提高其生产性能方面效果明显,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技术调研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兼顾动物营养和肠道微生态理论的一种集成创新型产品。其优点在于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降低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而提高动物的消化利用率和适口性。文章重点介绍对国内微生物发酵饲料技术研发的调研情况,并对发酵饲料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新型饲料,它是配合饲料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发酵,经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起到促进生长,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发酵饲料一方面可获得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的多种抗营养因子,同时起到体外预消化的目的。在现代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动物疫病形势越来越严峻及应用抗生素又受到限制的形势下,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特点以及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的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发酵饲料在断奶仔猪初步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发酵饲料是流行欧美的新型饲料,它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发酵过程,一方面获得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的多种抗营养因子,同时起到体外预消化的目的。为了验证微生态发酵饲料实际的使用效果,选用断奶仔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是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关注热点,其生产和应用历史也比较悠久,形式多样。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近年来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迅猛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不但可以解决资源紧缺问题,还能降解非常规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成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扩大饲料原料的适用范围,另外,生物发酵饲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还能杀灭病原菌,维持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对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改善动物机体健康,已成为养殖户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其制约和影响着牧草品质和动物的健康生长.根据抗营养因子与不同营养素拮抗的特点,可将其抗营养作用分为降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能量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微量元素利用率和降低维生素利用率等.由此可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措施来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以提高牧草的品质,使动物能健康生长.本文对常见植物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为害及相应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人们在日常生产中对如何提高饲料利用率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发酵技术能够使受到抗营养因子干扰或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被动物机体更好地利用,还因为发酵饲料含有菌体蛋白,可以提高发酵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除此之外,发酵饲料能够降低原料中的不良气味,改善饲料适口性。  相似文献   

8.
饲料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引言人们对饲料中抗营养物质的深入研究 ,迄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Huisman等(1990)指出 ,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利用率及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这里所说的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所含的一些对养分消化、吸收、代谢及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抗营养因子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健康。近年来对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灭活方法的研究非常活跃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2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抗营养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界 ,因此作为饲料原料的各种豆类及其饼粕、谷实类及…  相似文献   

9.
酶制剂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灭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挺 《饲料博览》2002,(7):37-38
饲料抗营养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饲料原料中,它们直接或间接影响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作用。同时,还能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最大限度的发挥动物的生长性能,近年来对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灭活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有物理、化学及酶法。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法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并显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1复合酶制剂对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1.1非淀粉多糖酶非淀粉多糖(Non-Starchpolysaccharides,NSP)是存在于饲料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其中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一般占NSP…  相似文献   

10.
畜禽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玉米-豆粕-鱼粉日粮一直被认为是最佳饲料类型,但现阶段由于许多原因,会在饲料中或多或少的使用小麦、次粉、麸皮、棉粕、菜粕等非常规原料。大量的研究证明在此种日粮类型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其中主要是非淀粉多糖、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因此,如何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进一步扩大饲料资源,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已成为动物营养界研究的热点。1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1.1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是指植物的结构多糖的总称。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直倡导无抗饲料养殖,发酵饲料逐渐成为饲料行业主要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科研工作者投身于生物饲料的开发与应用。饲料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特性,使其营养物质含量提升,某些原料所含的有害成分得到降解。发酵饲料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增强动物胃肠道酸性环境,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进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使用发酵饲料。综述了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以及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发酵饲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动物饲料,不仅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提高饲料的营养吸收水平,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健康。文章对发酵饲料在猪、鸡、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等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作以综述,并对发酵饲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发酵饲料工艺技术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饲料是符合健康养殖理念的环保型饲料,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动物生产能力,改善动物健康水平,减少抗生素使用与环境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安全等作用。在养猪生产中发酵饲料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因此,文章综述了发酵饲料的生产方式、工艺技术控制,以及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不同生长阶段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单宁对反刍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宁又称植物多酚,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多元酚化合物,系植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身保护性次生物质。在传统的动物营养学研究中,单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生产实践中也采取许多消除其抗营养作用的方法。但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单宁能降低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率,进而提高反刍动物对优质蛋白质的利用率,此外单宁还是良好的抗氧化剂和天然驱虫剂,适当应用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不同的反刍动物对饲料中的单宁有不同的耐受性,应该深入研究家养条件下单宁对各种家养反刍动物的影响,以合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是植物性饲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中的磷大部分位于植酸盐中,难以被猪和禽所利用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植酸盐中的磷可与饲料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螫合物,降低动物对Zn、Mn、Ca、Cu、Fe、Mg等微量元素的利用;植酸盐还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体而降低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这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率。目前,为了提高磷的利用率,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植酸酶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 植酸酶的种类、来源及性质 植酸酶(Phytase)是一种能降解植酸及其盐类的酯酶,属于磷酸…  相似文献   

16.
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饲料生产中的一种安全、营养、新型饲料。文章介绍了发酵饲料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发酵饲料的无抗配方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豆粕是一种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优质饲用蛋白源,但是豆粕中含有的抗原蛋白、寡糖、植酸、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高效应用,采用益生菌发酵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可提升其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对益生菌发酵降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发酵机理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对菌种和工艺参数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酸是植物中磷的储存库。许多植物饲料,尤其是谷物和豆类中,大部分磷元素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与多种金属离子以及蛋白质螯合从而抑制营养因子的吸收。植酸酶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催化降解植酸,形成无机的磷酸盐。单胃动物自身植酸酶含量很低,不能有效的利用以植酸形式储存的磷。无机磷的添加一定程度上缓解动物磷营养的问题,但是大量无机磷的添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单胃动物对饲料中磷和矿物营养的吸收,并且降低磷的排放。该文主要综述了植酸酶的生物技术改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大豆抗原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植酸等,降低了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甚至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和器官损伤。微生物发酵能有效降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将大豆蛋白降解为小分子蛋白、小肽、氨基酸,同时微生物含有益生菌及代谢产物,能提高大豆营养价值。文中就发酵豆粕的发酵菌种及发酵工艺、发酵对豆粕品质的影响和发酵豆粕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对发酵豆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酶能破坏植物细胞壁,释放出细胞内营养物质,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减少营养失调,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加快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速度,从而改善饲料中粗纤维、粗蛋白及各类多糖等主体营养成分的可消化性,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增强生产性能.酶制剂在猪、鸡饲养业中已有广泛应用,为验证酶制剂对草食家畜的饲养效果,我们于1998年11月20日至12月30日,对当年羔羊进行了饲喂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