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41,21,9)二次剩余码,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基于校验子重量的译码算法(FSWDA).这种译码算法结合了循环码的性质,又巧用了校验子的汉明重量,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存储校验子和相应的错误模式构成的表,却能达到查表译码的效果.另外,本算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纠错能力为4的二次剩余码. 相似文献
2.
利用变分法研究二阶哈密尔顿系统的周期解.减弱了以前的次二次条件并得到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3.
4.
一类矩阵椭球等高分布的广义二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海燕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24(2)
很多学者都曾研究过矩阵椭球等高分布的性质以及拉直运算,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矩阵椭球等高分布的广义二次型,以及它的Cochran定理.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有理数域上中国剩余定理及其证明,并且分析讨论了中国剩余定理与插值多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是中国剩余定理的一个特殊形式。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9.
华程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1):1-8
目的通过对非负整数进行分类,建立一组覆盖同余式,给出使2kp~n+1对每一个非负整数n均为合数的k值,这里p为素数。方法运用中国剩余定理。结果当素数p=103、109、127、139、151、157、163、181、193、199时,分别存在k值等于2269+23205t、7843+15015t、356926+623805t、21907+31395t、3202+25935t、20806+23205t、23089+25935t、34717+42315t、66979+132405t、1633+15015t(这里t是任意非负整数),使得2kp~n+1对每一个非负整数n均为合数。结论所获命题提供了研究此类问题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各种秸秆,棉壳等经过栽培食用菌后(又称下脚料)其中粗纤维分解率是50%左右,木质素也降解30%左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较不栽培食用菌的粗料提高1倍以上,培养料机械强度锐减,透气性增加,只要进行适当处理,完全可以重新利用或作另类制种及栽培。这即是提高食用菌生产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促进生物 相似文献
11.
通过黑钙土的培养试验,表明了作物根茬施入土壤后不仅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沃状况。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量与松结态腐殖质的增加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稳结态及紧结态腐殖质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葛渣异黄酮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异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建立了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与异黄酮得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纤维素酶用量11mg(以5g葛渣计),酶解温度51℃,pH 5.0,酶解时间2.3h,异黄酮得率可达12.34mg/g,比传统醇提法得率提高57%。【结论】纤维素酶预处理提取葛渣异黄酮效果较好,异黄酮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一元四次方程2种根式求解算法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元四次方程的2种根式算法,并分析了2种根式算法解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第1种的数值计算精度更高,而且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农药快速检测技术提取效率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存农药快速检测技术中存在的农药提取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将6种农药混合标样添加到4种蔬菜表面上,间隔2h或5h后分别采用20%甲醇水溶液或0.1mol·L-1磷酸缓冲液浸泡,在振荡器上进行模拟表面冲洗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当添加农药后的时间间隔为2h时,添加的农药主要呈简单的吸附持留在蔬菜的表面,80%~98%的添加农药可以被提取出来,随着时间间隔的延长(至5h),采用表面冲洗法的农药提取效率急剧下降,大部分农药的提取效率仅为20%~60%,简单的表面冲洗法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将蔬菜中残留的农药提取出来,因而不能满足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樊旭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436-438
Smarandache平方补函数SSC(n)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对任意的正整数n,其函数值SSC(n)=m,这里m是使得mn是完全平方数的最小正整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通过初等及解析的方法研究lnS-SC(n)的值的分布性质从而将RUSSO提出的两个极限问题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作物秸秆和根茬是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经微生物作用以微生物残体形式累积在土壤中,是稳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不同肥力土壤作物秸秆和根茬还田后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贡献,以期为增加土壤碳氮的库容和稳定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利用13C15N双标记方法和氨基糖生物标识物技术,土壤中分别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后进行室内培养,在培养第30天和第180天采样,分析土壤中外源碳(秸秆碳和根茬碳)的残留率、外源氮(秸秆氮和根茬氮)的残留率、微生物残体碳氮的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全氮(TN)的贡献率。【结果】培养第180天,秸秆碳和根茬碳在土壤中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36.3%和31.7%,秸秆氮和根茬氮的残留率平均分别为95.8%和79.3%。添加秸秆和根茬处理SOC中外源碳含量与TN中外源氮含量的比值(13C-SOC/15N-TN)在培养第180天平均分别为17.6和28.5,与培养第30天相比平均分别下降了47.9%和28.2%。培养期间,高肥土壤真菌残体碳氮含量是低肥土壤的1.17倍左右,细菌残体碳氮含量是低肥土壤的1.31倍。第180天,添加秸秆处理土壤微生物残体(真菌和细菌)碳和氮含量平均比添加根茬处理增加了8.5%左右。培养结束后(第180天),真菌残体碳对高肥和低肥土壤SOC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37.0%和33.8%,细菌残体碳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1.2%和9.2%;添加秸秆和根茬的处理真菌残体碳对SOC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36.0%和34.7%,细菌残体碳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0.8%和9.6%。第30天,真菌残体氮和细菌残体氮对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5.2%和16.3%;培养第180天,真菌残体氮对低肥和高肥土壤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63.5%和60.5%,细菌残体氮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6.4%和17.5%。培养180天与初始土壤相比,细菌残体碳和氮对高肥土壤SOC和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增加了4.8%和7.4%,对低肥土壤平均分别增加了20.3%和32.5%。【结论】真菌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和氮库的扩容起着重要的作用。添加玉米秸秆较根茬更有利于微生物残体碳氮在土壤中的累积。低肥土壤添加秸秆和根茬有利于细菌残体碳和氮向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法检测宁夏枸杞中联苯菊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中宁枸杞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检测枸杞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试样用乙腈提取,过CARB/NH2固相萃取柱,经丙酮/二氯甲烷净化洗脱,再过Florisil柱,经正己烷/二氯甲烷淋洗除杂,乙酸乙酯洗脱,正己烷定容,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GC-EC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宁枸杞中联苯菊酯含量为0.002 2 μg/g,RSD为3.5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47%,RSD为1.7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研究结果为枸杞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