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小穗、畸形穗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气候因素影响,如高温干旱、连续阴雨等;二是栽培因素影响,如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不合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病虫害的影响等。其栽培对策是:  相似文献   

2.
万全县年种植鲜食玉米达1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30%;鲜食玉米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鲜穗5.5亿穗。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堪称一绝。2007年万全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国鲜食玉米之乡”。随着急速发展的鲜食玉米产业的兴起,同时出现了采收过于集中,加工过于拥挤。究其技术性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满足种植鲜食玉米隔离条件的地块太少,鲜穗收获主要集中在8、9两月,有必要推广超前、延后栽培鲜食玉米模式,增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3.
从品种选择、选地与隔离、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播种、定植、施肥、去除分蘖穗、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鲜食黏玉米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保养土壤质量、提高鲜食玉米品质,采用腐植酸可溶性液态有机肥进行试验,研究对玉米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情况、植株性状、鲜穗性状、产量情况及蒸煮口感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液态有机肥能提高鲜食玉米的品质,与对照相比,在气味风味、柔嫩性上有明显优势,在感官品质、色泽、糯度、皮薄厚等品质也有所提高;在抽雄吐丝期喷施叶面肥能促进玉米授粉,提高授粉效率,减少秃尖的发生;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追肥施用腐植酸液态有机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及穗长、穗粗等鲜穗性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5年甘肃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掌握甘肃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流行动态,于2015年8月与9月在全省9个市(州)30个县(区)对玉米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普通锈病和玉米螟在甘肃省各生态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为甘肃地区的主要玉米病虫害;玉米灰斑病在甘肃首次发现,分布在陇南山区,有蔓延和扩展到周边地区的趋势;茎基腐病、穗腐病和瘤黑粉病在甘肃各地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春季促早栽培对鲜食玉米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季播期的推迟,积温的增加使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生育天数明显减少,播期主要影响营养生长阶段,即播种到抽雄阶段,对生殖生长阶段影响较小。大棚促早栽培容易造成鲜食玉米秃尖;随着播期推迟,各品种鲜食玉米产量呈现递增趋势,播期为3月23日鲜食玉米产量相对其余播期显著增加;鲜食玉米产量与穗长、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永仁县传统的葡萄栽培成熟期为7-8月,阴雨天气持续长,空气湿度大,葡萄植株特别是果穗易感染各种病虫害,轻则影响当年的生长和产量,重则影响第2年结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为控制雨季病虫害蔓延,农户施药频繁,农药残留超标,难以生产出优质的绿色鲜食葡萄和合格的酒用葡萄,限制了永仁县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永仁县葡萄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实施高产优质栽培,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在永仁县种植红提、无核白鸡心和里扎马特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上海市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于2010年—2021年连续12年对奉贤区鲜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不同发生概率和发生情况,可综合将其划分为重大发生、常发发生和潜在发生病虫3类,其中,重大发生害虫为玉米螟、大螟和二化螟。为提升奉贤区鲜食玉米果穗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鲜食玉米生产上需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植保理念,重点监测和防控好重大发生害虫,并兼顾对其他病虫的防控,做到尽量不用和少用农药,全面控制奉贤区鲜食玉米病虫害的发生,进而稳定当地农民种植鲜食玉米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总结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鲜食玉米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冬播鲜食玉米是攀枝花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病虫害对其商品性和产量影响很大,故防治病虫害是冬播鲜食玉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我市常年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为玉米矮花叶病,危害严重的虫害是玉米蚜虫;常年发生但危害轻的虫害是玉米螟、叶蝉、飞虱、粉虱、红蜘蛛,病害为锈病;间歇性发生危害较重的虫害为玉米粘虫、小地老虎。针对我市冬播鲜食玉米病虫发生的特点,采取以选用种植抗病丰产良  相似文献   

11.
为淮北地区生产上鲜食玉米的栽培作参考,以进一步挖掘鲜食玉米生产优势和产量潜力,提升鲜食品种质量,满足人民对膳食纤维的需求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从品种选择、选种及晒种、种子药剂处理、土壤选择、精细整地、施肥、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收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鲜食玉米的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棚草莓后茬接种鲜食玉米的茬口模式,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对改良大棚土壤、降低病虫害发生起到一定作用。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对大棚草莓-鲜食玉米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及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鲜食玉米的产量品质和上市时间直接影响了其经济效益,而播期既决定了鲜食玉米成熟的早晚,也对其产量性状的形成存在一定影响。本试验以鲜食玉米‘SD902’为材料,对其夏季不同播期(7月15日,7月20日,7月25日)的产量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播期从7月15日延迟到7月20日时,穗长和穗粗分别增加了5.92%和4.32%;苞叶、穗芯、籽粒干重和穗粒数分别增加了25.55%、39.37%、23.33%和10.71%;秃尖长和穗行数则下降了25.56%和0.32%。但当播期延迟到7月25日时,虽然部分穗部性状呈现下降趋势,但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综上,在鲜食玉米的夏季栽培过程中,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穗部性状的穗长、穗粗、苞叶、穗芯和籽粒干重都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播期可通过增加穗粗和穗粒数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4.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人工授粉、去雄及合理整枝、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摘等方面总结了鲜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鲜食玉米的大田栽培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鲜食玉米大棚设施栽培模式得到了较快推广应用,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后,鲜食玉米的秧苗质量高、上市早、效益高。为有力推动吴江区鲜食玉米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而提高当地鲜食玉米生产水平,从选用优良品种、育苗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秧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环节,对鲜食玉米大棚设施穴盘育苗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是黑龙江垦区主要种植作物,整个生长期间会遇到很多病虫害,玉米棉铃虫是玉米主要病虫害的一种,近几年,各地玉米种植区复种面积扩大和栽培改制,导致棉铃虫对玉米的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造成受害果穗不结实,减产严重,严重地块减产20%以上。玉米棉铃虫除造成玉米直接产量损失外,还加重玉米穗腐病发生,此虫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害虫。1关于玉米棉铃虫玉米棉铃虫属鳞翅科、夜蛾科,又名玉米穗虫、钻心虫、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永靖县干旱山区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永靖县干旱山区鲜食玉米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鲜食玉米以春玉米为主,有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地栽培等,种植面积较大,每年6月中旬到7月初是鲜食春玉米的旺收季节,常发生鲜食玉米大量集中上市,造成货丰价廉的现象。有关专家认为,根据市场需求,错开播种期,发展夏秋鲜食玉米,是提高鲜食玉米种植效益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全省玉米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耕作栽培制度改革和品种更换,安徽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了明显变化,玉米大斑病、矮花叶病等一些重要病害发生减轻;亚洲玉米螟心叶期危害较轻而穗期较重;一些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粗缩病日趋严重,南方锈病发生普遍。其原因是病原致病力提高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免耕及密植等栽培技术改变、环境及气候变化等条件利于发病。应该调整防治思路,引入新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穗腐病在各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近年来,随着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加快,各地优质玉米,特别是优质专用玉米的生产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栽培措施不配套,管理措施的粗放,气候、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变化,导致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