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Basta和卡那霉素作为转基因选择剂,对普通白菜品种(品系)杭州油冬儿和75#幼苗进行处理,以确定筛选转基因植株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杭州油冬儿和75#对Basta敏感性几乎相同,喷施Basta溶液的最适质量浓度均为20 mg/L,且最佳喷施次数为7次;2个品种对卡那霉素略有差异,杭州油冬儿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mg/L,75#则为75 mg/L。  相似文献   

2.
白菜型冬油菜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冬前低温时期白菜型冬油菜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及其主要限制因子。【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冬前低温(-1℃)下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并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子。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天油4号、天油7号和宁油4号幼苗为材料,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隙CO_2浓度(Ci)等指标的日变化,并记录测定时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冬前低温(-1℃)下,白菜型冬油菜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羧化效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典型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羧化效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气孔导度和瞬时水分利用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呈"V"型曲线,表观量子效率(AQY)的日变化无典型规律。相关分析表明羧化效率极显著(P0.01)影响白菜型冬油菜光合特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菜型冬油菜光合特性强弱为:宁油4号天油4号陇油8号天油7号陇油6号陇油9号陇油7号。【结论】冬前低温阶段白菜型冬油菜光合作用呈"单峰型"曲线,羧化效率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关键因子,超强抗寒品种的光合作用小于弱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3.
青菜 “浙青1号”的选育与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杭州油冬儿”多年自交提纯,选育出优质、抗病、耐寒、高产的“浙青1号”。病毒病及霜霉病抗性和抗冻性均强于主栽品种上海青及苏州青,产量高21.3%-27.8%。V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苏州青,而粗纤维含量却低于苏州青。适于作春夏季小菜栽培及大菜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4.
青海大黄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大黄油菜属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在西宁地区对该品种的鉴定结果表明:青海大黄油菜籽粒鲜黄、千粒重高(6.6 g)、含油量高(41.09%)、自交亲和(亲和指数为11.85)、皮壳率低(12.8%)、粒色性状遗传稳定,是一个优良的黄籽种质资源。研究还表明:自交亲和的白菜型油菜的雌蕊成熟晚,蕾期授粉能力弱;而自交不亲和的白菜型油菜的雌蕊成熟早,蕾期授粉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本试验主要通过对11个白菜型和1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抗寒性及生产潜力进行分析,以期从中筛选出抗寒性强、丰产性和越冬率高、适应奇台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二、试验设计1.参试品种本试验参试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9号、天油2号、天油4号、07皋兰DQW-1-3、07兰州天油2号-2、宁油2号、07临洮延油2号-9、07兰州MXW-1-3、平油1号、DWKL-4共12个冬油菜品  相似文献   

6.
以6个微型白菜品种为试材,在温室中进行秋冬季节水简约化栽培,探明该栽培方式对微型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6个微型白菜品种苗期的平均株高为18.46 cm,较传统栽培(15.50 cm)高2.96 cm,株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球期平均单球质量为0.648 kg,比对照高0.101 kg,差异达显著水平。节水简约化栽培对微型白菜生长和提高生物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结球白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衢州青的产量最高,为58474.5 kg/hm2,比对照增产9.4%,常州青的产量最低,为46246.5kg/hm2,比对照减少13.5%;金华油冬儿的虫害较少且基本不发生霜霉病。  相似文献   

8.
<正> 黔中海拔1000~1400米地区,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是我省主要油菜产区之一。长期以来黔中地区农村以白菜型、芥菜型的地方品种为主,虽具有耐寒、耐瘠、出油率较高和早熟的特色,但单产低、品质差、广种薄收、栽培粗放疏于管理,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莹  黄林周  胡银岗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19-2632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部分冬麦区未检测到这2个显性突变。10个麦区地方品种均检测到Vrn-D1,在青藏春冬麦区地方品种分布频率最高(83.33%),也是在中国冬麦区小麦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主要春化基因类型。(3)中国十大麦区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型与其对春化作用的要求基本吻合,除中部和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基因型与文献记载的冬春性的一致性指数较低外,其它麦区的冬春性一致性指数较高。【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明确了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子检测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品种的冬春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上海地区利用普通白菜资源的历程,将其分为传统品种应用阶段、以杂种优势利用和抗逆育种为主的品种选育阶段和优新品种综合利用阶段。按照上海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普通白菜资源可归纳整理为夏秋白菜、冬白菜和春白菜3类。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上海地区普通白菜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皖油11号(原代号DL9)系从加拿大白菜型双低油菜品种(Tobin)与我国白菜型油菜品种武油1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冬前生长稳健、耐旱抗寒、春发快、株型紧凑、耐病抗倒、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可油饲兼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探索适宜嵩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提高油菜种植水平,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我们于2016年冬从省农科院引进了"双油"油菜新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面积0.4 hm~2,轻壤、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冬闲地,水利条件良好。(二)试验材料早熟100(白菜型)、金油88(白菜型)、双油8号(油菜型)、陈双油8号(油菜型)。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丁颖和程侃声栽培稻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按俞履祈的变种分类方法对云南搜集保存的5285份地方稻种资源进行分类研究表明:(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变异中心.(2)云南地方稻分属58个变种,为中国栽培稻变种的总和,但品种数约占中国栽培稻的8.6%;其变种特点是以普通籼、红籼,红粳、普通粳、普通糯粳和红光壳粳为优势变种,粳稻变异大于籼稻,深色型、糯稻、光壳稻和有芒变种占有较高比例.(3)云南地方稻种分为籼粳2个亚种、6大生态群,其中热带粳群、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的品种数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3.6%,18.1%,32.1%,分别为13,11和18个变种;早中籼群、冬籼群和晚籼群的品种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1.8%,0.5%,43.9%,分别为11,4和24个变种.(4)云南地方稻籼亚种26个变种和粳亚种32个变种.籼水稻和晚稻是籼亚种的基本型,籼陆稻和早中稻则是生态变异型.粳亚种中的水陆稻、粘糯稻、早中和晚稻之间均没有基本型与变异型之分,且与籼亚种中的有明显区别.这进一步揭示了云南地方稻种籼和粳为两个独立起源中心.(5)初步提出云南栽培稻分类体系为按"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的5级新型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有机白菜在黑龙江省各地均可栽培种植,是冬春两季的主要蔬菜。为改善有机白菜作为食材的质量,可选择贮藏性好的品种,通过适用的贮藏方法与技术,如,堆藏、埋藏、棚窖贮藏、通风库贮藏、塑料薄膜包装等可以实现有机白菜品质佳的贮藏。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非常片面的否定白菜型油菜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品种资源丰富,适应性强,曾是油菜主产区(长江流域) 的当家品种类型,在油菜生产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初期,很多育种单位曾对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和选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选育出武油1号、浠水白、芜湖104等一批优良品种,对提高当时的油菜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桂花品种的分类整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为杭州市市花,栽培历史悠久。杭州桂花数量之多,栽培面积之大,品种之优,也已在全国闻名。对杭州传统栽培的桂花品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四季桂的分类地位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杭州的桂花品种进行了分类和整理。杭州市传统栽培的桂花可分成6个种系,常见栽培的主要有宁波木犀Osmanthus cooperi,树Osmanthus heterophyllus和桂花等3大种系,其中树种系有3个品种,桂花种系可分为4个品种群,有59个品种(另有9个品种引入栽培),其中在杭州市各种传统资料中已有记载的桂花品种仅15个,新记录品种38个,新确定(新命名)品种6个。图1参14  相似文献   

17.
运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对3个油菜品种(中油杂1号、中双4号和中油821)进行超高产栽培,结果早薹率较高的品种中双4号(早薹率60.0%)和中油821(早薹率26.7%)的产量均达到了超高产水平(3750kg/hm~2)。在分析江汉平原油菜早薹后受冻概率和补救措施的基础上,认为江汉平原油菜超高产栽培应大胆采用秋发冬壮栽培技术途径,不应过分担心早薹所致的减产风险,以提高超高产栽培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们对不结球白菜品种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依各品种在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特点、形态学特征的三级分类标准,提出了不结球白菜品种的园艺学分类法。认为我国的不结球白菜均属于芸苔属的芸苔种的一个亚种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其下共有六个变种(varieties):(1)普通白菜类var.communis Tsen et Lee(var.erecta Mao);(2)塌苯类var.rosularis Tsen et Lee(var.atrovirens Mao);(3)菜苔类var.tsaitai Hort.(var.purpurea Mao);(4)苔菜类var.tai-tsai Hort;(5)多头菜类var.multiceps Hort.(var.nipponsinica Hort.);(6)油菜类var.utilis Tsen et Lee(var.oleifera Makino)。每一类型(变种)下,又根据品种的发育和生态特性、栽培特点和形态特征分为若干种类。此分类法可为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栽培季节根据气候条件,通过品种选择、排开播期、合理的肥水管理等措施,可使白菜周年供应市场。一般按成熟期、抽苔期和适宜的栽培季节,分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三类。栽培时,首先考虑品种的发育特性、适应性和抗病性。春季选冬性弱的秋冬白菜作菜秧栽培。夏季高温多雨季节选择具有多抗性、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苗期抗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生理指标与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耐旱性的相关性,筛选耐旱品种或种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油菜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逐渐增加,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增加。MDA与苗期干旱胁迫后幼苗成活率呈极显著相关,POD与幼苗成活率呈显著相关,可作为鉴定白菜型冬油菜抗旱性鉴定的首选指标。综合来看,8个品种中天油7号对干旱反应敏感,表现为不抗旱;陇油7号对干旱反应迟钝,为强抗旱品种;天油2号、陇油9号、天油5号为弱耐旱抗品种,陇油6号、陇油8号、天油8号为中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