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不同初加工方法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马钱苷酸、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4种有效成分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4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9种初加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样品间相似度高于0.960。经水洗净后室内通风干燥处理的滇龙胆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含量最高,分别为(5.89±0.23)、(15.62±0.84)和(3.79±0.16)mg/g,微波带皮处理的滇龙胆中马钱苷酸含量最高,为(8.58±1.48)mg/g,4种有效成分总含量达到(27.67±6.09)mg/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6.822%,与4种有效成分的线性关系为F_((PC1))=-0.003X_1+0.409X_2+0.31X_3+0.398X_4,F_((PC2))=0.875X_1-0.168X_2+0.329X_3-0.078X_4;计算不同初加工滇龙胆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带皮水洗后室内通风干燥滇龙胆综合得分最高。不同初加工处理对滇龙胆有效成分的含量会产生影响,其中带皮水洗后通风干燥的传统初加工方法对滇龙胆品质影响最小,是理想的初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集临沧云县产新鲜滇龙胆,采用9种不同初加工方法,以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为研究对象,测定干燥后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含量,以及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等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对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所需干燥时间最短,仅为12 h,远低于其他处理;水洗烘干(SXHG)处理样品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主成分分析可知,水洗烘干(SXHG)滇龙胆样品综合质量最好,免洗阴干(MXYG)综合质量次之,但该方法加工的样品总灰分和浸出物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水洗阴干(SXYG)在传统生产中农户广泛使用,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在产地加工中作为辅助干燥方法。综合考虑,滇龙胆药材产地加工方法以水洗烘干为宜;若药材加工量较大,可根据天气、场地等实际情况采用水洗阴干方法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3.
滇龙胆为龙胆科重要资源植物,本研究以云南临沧栽培滇龙胆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龙胆根、茎、叶、花各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滇龙胆不同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具有影响.木瓜茶树滇龙胆套种时根部龙胆苦苷含量最高(3.80 mg/g),荒坡种植时叶(1.34 mg/g)、花(1.22 mg/g)部龙胆苦苷含量最高;4种栽培模式滇龙胆根均可作为龙胆药材入药,质量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滇龙胆质量控制、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Smith)中分离制备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高速逆流色谱法。[方法]采用溶剂系统为氯仿∶甲醇∶水=4∶4∶2(V/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上下相超声波脱气20min;转速850r/min;流动相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54nm。所得产物用旋光仪测定其旋光度,计算其比旋光度,进行纯度鉴定。[结果]从100mg抱茎獐牙菜粗提物中得到龙胆苦苷14mg,獐牙菜苦苷27mg。测得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比旋光度[a]Dt分别为-196.3°和-126.6°,纯度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大量制备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根产量、番木鳖酸含量、龙胆苦苷含量、獐牙菜苦苷含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麻花艽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麻花艽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种植株行距为20 cm×20 cm处理的根产量最高,且比最低的5 cm×5 cm处理高84.79%;但株行距为25 cm×25 cm处理的单株丛叶数、根径、主根长度、番木鳖酸含量、龙胆苦苷含量和獐牙菜苦苷含量最高。因此麻花艽在生产中最适宜的种植株行距为20 cm×20 cm~25 cm×25 cm,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建立并检测印度獐牙菜和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4种苷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可作为獐牙菜类药材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抱茎獐牙菜中不同部位的药效成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抱茎獐牙菜中不同部位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及芒果苷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3种药效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0~25min,甲醇:2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论]抱茎獐牙莱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最高,其余2种药效成分在花的部位有较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秦艽不同器官中獐牙菜苦苷含量测定的RP HPLC方法。[方法]定量分析秦艽不同器官中獐牙菜苦苷含量。[结果]獐牙菜苦苷 在0.20~1.8 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32%)。麻花秦艽叶中獐牙菜苦苷的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秦艽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海不同产地藏药麻花艽中有效成分獐牙菜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26%甲醇水溶液(含0.04%H3PO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测定獐牙菜苦苷含量。[结果]獐牙菜苦苷在14 min内与其他组分达均到基线分离,獐牙菜苦苷的线性范围是0.009 5~2.900 0μg/10μl(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9.5%(RSD=3.2%)。[结论]RP-HPLC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红直獐牙菜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旭升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789-3790
对红直獐牙菜中番木鳖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当药醇苷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流动相甲醇和水(含0.04%磷酸)的比例在0~45 min内由20:80至45:55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流速1 ml/min.结果显示,5种化学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都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可见,该方法测定中药材成份含量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数獐牙菜中的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含量的方法。测定方法:在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 ml/min时,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 i.d.,5μm)柱,以甲醇和水(含0.04%H3PO4)在0~20min内由20%至35%线性梯度洗脱。试验结果:4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625μ(g r=0.999 9)、0.095~2.9μ(g r=0.999 8)、0.049~2.56μ(g r=0.999 7)、0.006~2.8μ(g r=0.999 9);回收率分别为101%(RSD=4.3%)、98.7%(RSD=3.3%)、99.5%(RSD=3.5%)、102%(RSD=1.0%)。结论:测定方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龙胆草(Gentiana scabra Bunge.)品种选育通常根据其生长发育状况并以高产作为目标实施群体选育,而品质育种没有可见的参考依据。能否通过表型性状确定品质优劣从而进行单株选育或特征类型群体选育是品质育种希望解决的问题。对采自2个地区100余份龙胆草进行表型性状分类并分级赋值,分别测定了样本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熊果酸、齐墩果酸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了表型性状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表明,龙胆草茎色、叶色等性状与龙胆苦苷等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以后的龙胆草株选或特征类型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西獐牙菜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所致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BCG和LPS构建小鼠(体质量20g)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制备川西獐牙菜提取物,按高剂量(5.380mg/只)、中剂量(2.690mg/只)、低剂量(0.538mg/只)灌胃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连续10d后,取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计算其脏器指数,并取血清,测定其中IgG、IgA、IgM的含量。【结果】川西獐牙菜的各给药组能有效防止BCG/LPS对小鼠各脏器的免疫性损伤,并能影响IgG、IgA、IgM的含量,调节B淋巴细胞网络的紊乱,使异常的免疫状态恢复正常。【结论】川西獐牙菜预防性给药能减轻免疫性肝损伤对小鼠肝脏的破坏,减弱体液免疫功能的亢进,从而起到保肝、抗病、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大理州不同居群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同一居群不同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滇龙胆根及根茎中龙胆苦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再以龙胆苦苷含量≥7.0%的优质种质资源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培养基、蔗糖浓度、pH及培养温度对滇龙胆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理州6个居群滇龙胆根及根茎中的龙胆苦苷含量较高,不同居群间龙胆苦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鹤庆县居群的龙胆苦苷含量最高(80.70 mg/g),含量最低的巍山县居群也超过国家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多;同一居群内不同植株滇龙胆根及根茎中龙胆苦苷含量差异较小,只有云龙县居群不同植株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居群不同植株间无显著差异(P0.05);滇龙胆生长点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1/2MS+30 g/L蔗糖+pH 5.2+20℃/25℃变温培养,再生植株诱导率最高可达88.9%,试验初步建立了滇龙胆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祁连獐牙菜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守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16-2516,2534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祁连獐牙菜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和水(含0.04%磷酸)的比例在0~20 min内由20∶80至30∶70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5℃.结果: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与其他成分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625 μg(r=0.999 9)、0.009 5~2.9 μg(r=0.999 8)和0.048 6~2.56 μg(r=0.999 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3.9%)、98.2%(4.0%)、101%(3.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宁夏产栽培秦艽根(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秦艽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水溶部位分离并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和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结论]该研究分离获得的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宁夏产栽培秦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复合种植模式滇龙胆的矿质元素计量特征,探讨滇龙胆药材化学成分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4种种植模式(单一种植、茶树+滇龙胆、旱冬瓜+滇龙胆、杉木+滇龙胆)下滇龙胆(根、茎、叶)及其生长土壤中8种矿质元素(B、Ca、Cu、Fe、Mn、Mo、Ni和Zn)的含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其所含元素计量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滇龙胆中均含有丰富的Ca、Fe、Mn等多种矿质元素,Mo元素均未检出(0.15μg/g);单一种植滇龙胆叶中Ca元素含量最高,达8 181μg/g,根中Fe元素含量最高,达2 228μg/g,旱冬瓜+滇龙胆复合种植的叶片中Mn元素含量最高,达910μg/g。同一种植模式滇龙胆根、茎、叶中Ca、Cu、Fe、Mn、Ni元素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种植模式滇龙胆中Fe、Mn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单一种植及旱冬瓜+滇龙胆、杉木+滇龙胆复合种植下,滇龙胆与土壤中部分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种植模式的滇龙胆对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其中对Ca、Cu、Mn、Zn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茶树+滇龙胆种植模式下的叶片对Cu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强。多元统计分析和滇龙胆生物富集系数分析表明,滇龙胆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种植模式影响体内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复合种植是对传统中药材种植模式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中药材与作物争地的矛盾,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采集单一种植模式的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样品以及滇龙胆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Don)、核桃(Juglans regia L.)、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木果石栎[Lithocarpus xylocarpus(Kurz)Markg.]等林药复合种植模式的滇龙胆样品,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各滇龙胆样品中的Ca、Mg、Fe、Zn、P、Cu、Mn、Cd、Pb、Ni、Sr、Ti等元素含量,以探明不同种植模式下滇龙胆植株中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5.40%~108.25%,相对标准偏差在0.26%~2.08%。其中滇龙胆根中的元素含量排序为Ca、Fe、Mg、P、Mn、Zn、Ti、Sr、Ni,茎、叶中的为Ca、Mg、P、Fe、Mn、Zn、Sr、Ti、Ni。以滇龙胆-茶树复合种植模式的P元素含量最高,其在根、茎、叶中分别为1 384.73、1 640.12、2 399.04μg/g;滇龙胆-旱冬瓜复合种植模式的Fe和Ti元素含量最高;滇龙胆-大叶桉复合种植模式的Mg元素含量最高,其根、茎、叶中分别为1 486.08、2 770.99、4 673.24μg/g;滇龙胆-核桃复合种植模式的Sr元素含量最高,其根、茎、叶中分别为37.02、52.80、34.63μg/g。重金属元素Cd与Ca、Fe、Ni元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0.929、0.893;Ni与Fe、Ti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Pb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Mg与Cu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Mn与Sr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抱茎獐牙菜中当药黄素的HPLC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抱茎獐牙菜中当药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浓度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当药黄素在0.92-4.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0.31%。[结论]抱茎獐牙菜中当药黄素在花的部位含量最高。该测定方法适应性广,可用于测定抱茎獐牙菜中的当药黄素。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措施对秦艽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栽培时间对秦艽有效成分秦艽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移栽、密度为120株/m2、施肥水平为高NP即磷肥和尿素(2 750 g/18 m2和680 g/18 m2)混合时秦艽龙胆苦苷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