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晚稻免耕抛秧栽培的优点,并从抛栽准备、秧苗管理、抛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以期为晚稻免耕抛秧栽培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双季晚稻机械化轻型栽培(软盘抛栽)技术,包括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双季晚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晚稻抛秧面积不断扩大,但晚稻育秧期间气温较高,抛秧秧苗之间空隙较小,营养条件差,秧龄一长,会产生苗过高,绿叶少,抛后立苗率低等问题.本试验应用不同孔径和孔数的塑盘,采用不同播量,不同抛栽盘数,相同用种量的对比方法,摸索合适的抛秧盘、播种量和抛秧盘数.  相似文献   

4.
双季稻机械抛栽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续两年旱、晚稻较大面积的机抛试验示范,初步明确了水稻双季抛秧的品种和适宜的播种期,抛栽期;提出了化控、肥控、水控相互结合的“三控”育秧技术,阐明了合理的抛载苗娄笔科学的施肥及灌水技术是机抛稻高产的关键,并就机抛秧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宁波市海曙区西郊乡进行了连作晚稻早、中熟晚粳品种不同抛栽期的试验,结果均以抛栽期7月25日抛栽的产量较多,此后逐渐下降,生产中抛栽最迟不要超过7月31日,以保证6750kg/hm^2左右的产量;供试的两个早、中熟品种产量,从抛秧栽培角度分析,早熟品种更适宜于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晚稻抛秧不同育秧方式综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晚稻抛秧不同育秧方式在化控下的秧苗生长量、串根量、抛栽难易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抛秧化控下旱育秧比传统湿润秧育秧技术有显著的省工,省力,增产,增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以其能争抢季节、省工、省力、省秧田、省种子、增产增收等优势正在迅速推广。晚稻抛秧田全生育期相对延长数天,为了避过秋寒为害,以中大苗抛栽为主。由于晚稻播种育秧阶段气温较高,容易造成烧芽死苗,秧苗生长快,抛栽时易头重脚轻,立苗少,抛撒不匀,操作不便,密度不易掌握,抛后立苗慢,中后期无效分蘖多,田间通透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根据近几年推广抛秧的实践经验,认为晚稻抛秧应过好以下五关: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8,(10)
嘉育948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早籼品种。1996年开始在绍兴县试种示范,表现品质优、产量稳,尤以适于抛秧栽培而深受农户的欢迎,致使抛秧面积不断扩大。1996年抛栽13.4亩,1997年迅速扩大到1150亩,1998年达到2万余亩,占全县早稻抛栽面积的20%。1.综合性状与产量表现据1996年和1997年两年的试验示范和抛栽技术试验,嘉育948  相似文献   

9.
水稻无盘旱育抛栽技术是在水稻早育秧基础上,结合塑盘抛栽技术,发挥互促互补作用,改手工插秧为抛秧。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具有旱育秧秧苗素质优、矮壮分蘖多、根系暴发力强的优点,且抛栽后秧苗入土浅、返青快、发棵早。此外,还可比塑盘抛秧节约成本,有利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经多点试验、示范,全市试验示范面积3090亩,其中早稻1250亩、单季稻1500亩、连晚稻240亩,再生稻100亩。  相似文献   

10.
双优双抛晚稻及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优双抛晚稻选用特早熟晚炳丙93-390或杂交早稻K优402翻秋抛栽,不仅具有生育期较短,适宜于短龄抛秧,而且还有抛栽后起发快,分蘖旺盛,齐穗期绍吉面积大,生物产量高,有效穗数多,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耕灭茬抛秧栽培,是近年来在水稻抛秧和晚稻免耕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轻型栽培技术,不通过牛犁或机械翻耕,而是采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快速灭茬后,直接抛栽早稻秧,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省机械翻耕所花成本,并有利于抢住季节.  相似文献   

12.
在桂林市全州县生态条件下,对双季稻抛秧的不同抛栽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以抛秧密度36.00万穴/hm2产量最高,晚稻以抛栽密度33.75万穴/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双季抛秧栽培五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抛秧具有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产量高等优点,已在农村广泛应用。目前也由单季抛栽(早稻或晚稻)已发展成为早稻、晚稻双季抛秧,正确使用抛秧技术,掌握抛秧操作要领,操作时应特别注意5个方面。1.品种选择双季抛秧对品种生育期有严格要求,必须做到早配早、早配中、中配早、迟配早。晚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杂交早稻组合株两优4024和晚稻组合H优159作双季稻种植的适宜栽培方式,研究了抛秧和移栽2种栽培方式对其剑叶SPAD值、剑叶光合速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方式有利于株两优4024和H优159增产;抛栽水稻齐穗后剑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且下降较缓慢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的抛栽密度对无盘旱育免耕抛栽稻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表明:不同的抛栽密度对无盘旱育免耕抛栽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早稻抛秧密度为2.0万丛/667m2时,其经济性状指标与产量最高;晚稻在低肥管理下抛秧密度以2.42万丛/667m2,高肥管理下抛栽密度以1.98万丛/667m2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桂北地区双季稻抛秧栽培的不利因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选用生育期适宜的良种,搞好品种搭配;确定早、晚稻播种适期,卡住晚季主栽品种播栽期;适当加大大田用种量,培育带蘖壮秧,增加抛栽密度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水稻免耕除草剂以内吸型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触杀型除草剂次之;早稻每公顷抛栽30.0万~34.5万蔸、晚稻每公顷抛栽33.0万~36.0万蔸范围内,有效穗和产量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公顷施纯氮189.15~226.95kg范围内,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晚稻氮肥施用后移的比例适当加重,成穗率、穗粒数和产量随之增加;常耕耕田用水约是免耕泡田用水的2.63倍,本田用水相差不大,免耕抛秧的灌溉水生产效率为常耕抛秧的1.36~1.79倍。水稻免耕抛秧不但省工、省力,而且增产、节水、生态环保,节本增收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研究抛秧和手栽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的不同熟期杂交晚稻全生育期的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营养生长期的长短不同,株高、穗长、千粒重、穗颖花数早熟组合显著低于迟熟组合,但实际产量抛秧的早熟品种极显著高于手插的迟熟品种。说明晚稻利用早熟组合采用抛秧栽培技术,只要抛足434孔塑盘秧825~900盘/hm22粒谷苗,完全可以达到晚稻中迟熟品种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两系杂交水稻F131S/R402和培两优特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方式及不同抛栽密度对长秧龄抛秧栽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氮肥施用比例提高及抛栽密度的适当加大,能勉中快长秧龄抛栽水稻群体茎蘖增长速度,提高N素的吸收及干物质积累、扩大叶面积指数、增强单们面积群体光合量,形成更多的有效穗数。使产量提高;增大抛栽密度、,适当控制前期施氮量,提升后期用氮比例,是长秧龄抛秧栽培较为理想的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抛秧技术促增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抛秧技术是采用塑料秧盘或旱育苗床,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移栽时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采取人工或机械均匀地将秧苗抛撒到大田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水稻抛秧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按育秧方式不同,水稻抛秧可分为塑盘育秧抛栽、纸筒育秧抛栽、无盘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