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以7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6.20万株/hm2、7.95万株/hm2及9.7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栽培密度试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的干物质产量及粗蛋白质含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各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铁吉11及吉单4011干物质产量呈下降趋势,中原单32、吉饲9号、东青1号、阳光1号及高油106干物质产量则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饲9号在密度为7.95万株/hm2下的干物质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阳光1号在密度为6.20万株/hm2下粗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0cm×43cm的种植密度下,进行白顶2号、农大3138、中原单32三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能在闽清地区生长良好,以白顶2号青贮玉米表现较佳。它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数多,干草产量高达18·8t/hm2,粗蛋白质含量为8·96%,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积温、光照时间、降雨量等因素影响,不同青贮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产量差异很大,通过对龙巡32、中原单32、龙辐单208、中北410、白鹤和高油115在不同区域的种植,试验表明,龙巡32和中原单32适合在第二、三、四积温带推广种植;龙辐单208适合在第一积温带和第二、三积温带东部地区推广种植:白鹤适合在哈尔滨周边地区及第二、三积温带东部地区推广种植;高油115仅适合在第一积温带推广种植;中北410适合在第一、二积温带东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曹丽霞  杨广勇 《内蒙古草业》2003,15(1):48-48,F003
1999年扎兰屯市草原站从中国农科院引入中原单32号粮饲兼用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试种。试种结果表明:通过3年的种植,该品种在秸秆和籽实产量、抗逆性、品质等方面表现良好,可以作为扎兰屯地区青贮玉米理想的更新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5.
5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5个饲用玉米品种(东陵白、中原单32、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不同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利用的饲用玉米品种,确定最适刈割期。结果表明:经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各品种的鲜体产量差异显著(p〈0.05),依次为科多4号、科多8号、科青1号、东陵白和中原单32;茎叶比的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较其他3个品种差异显著(p〈O.05)。因此,从总的生产性能来讲,科多4号与科多8号为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营养品质和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华农1号、科多4号和中原单32,适宜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引进试种了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中原单32号、科多4号、迪卡656、沈单16号、中单16号等5个品种,其中中原单32号、科多4号、迪卡656三个品种鲜草产量在6.5 t/666.7 m2以上,可在河西灌区大力推广;通过密度试验表明,中原单32号在河西灌区的适宜密度为4 500~5 500株/666.7 m2,密度过大不仅影响产草量,也影响品质,密度过小产草量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收割期应在乳熟后~蜡熟前,此时产草量,营养物质总量已达最大值,此期也是青贮原料品质最佳的时期。在此阶段,选择晴好的天气,及时收割,抓紧青贮。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营养品质和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华农1号、科多4号和中原单32,适宜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营养品质和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华农1号、科多4号和中原单32,适宜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4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6.20万株/hm^2、7.95万株/hm^2及9.7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了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混播试验。分别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通过统计分析,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2个混播组合的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淀粉含量、粗灰分含量与组合内品种单播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各密度下,混播组合1(中原单32+东青1号+吉饲9号)的粗蛋白质含量及粗脂肪含量均高于组合内品种单播处理,其中在密度为7.95万株/hm^2时粗蛋白质含量及粗脂肪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草业科学》2007,24(7):108-109
吉饲11号青贮玉米Zea mayscv.Jisi No.11品种登记号:329草种名称:玉米品种名称:吉饲11号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育种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才卓、徐国良。品种来源:母本为1997年从辽宁省沈阳市农科院引进的高抗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活秆成熟、生物产量高的自交系沈131,父本为1999年从贵州省引进的从美国杂交种78599中选育出的带有热带血缘的抗各种叶斑病、抗倒伏、保绿性好、活秆成熟、生物量高的自交系599-20-1。2000年以自交系沈131为母本、自交系599-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育种方法:杂交育种。品种特征特性: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播量、品种二因子,进行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种植投入比常规地膜玉米低330元/公顷,籽实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高895.5 kg/hm2、11 145 kg/hm2,生物量折合粗蛋白质比地膜玉米高1 514.7 kg/hm2,种植效益提高20.84%。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不仅生物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播量、品种二因子,进行了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引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种植投入比常规地膜玉米低330元/公顷,籽实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高895.5kg/hm^2、11145kg/hm^2,生物量折合粗蛋白质比地膜玉米高1514.7kg/hm^2,种植效益提高20.84%。中原单32号饲用玉米不仅生物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应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乳业》2002,(11):20-21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唐秀芝研究员通过核辐射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1997年11月通过全国牧草审定。1998年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1999年全国畜牧兽医总站1号文件要求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成为当前青贮和粮饲兼用玉米的优良替代品种。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并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8119304.80);到目前为止是全国唯一通过审定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在农业部2001年种植业重点推广的玉米品种中,农大108、中原单32、高油115排…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从1999年开始,开展了优质饲料作物筛选试验,引入了30多个品种,经过3年种植试验选出了适宜北方种植的四种优质饲料玉米。特介绍如下:1优质饲料玉米品种青贮玉米———中原单32号:中国农科院选育而成。主要特点是籽粒成熟后秸秆保持青绿,营养丰富,籽粒秸秆粗蛋白质高于普通玉米。株型紧凑,株高240~270厘米;茎杆韧性,总叶片21~22;根系发达,抗大小斑病、青枯病和粒腐病,抗倒伏,耐旱、阴雨、冷害等;营养丰富,籽粒蛋白质11.35%~12.62%,秸秆含蛋白质7.8%~10.5%;产量高,中上等水肥条件下,籽粒亩(667平方米)产600千克,青秸秆亩…  相似文献   

16.
青贮玉米不同混播方式对饲料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之间以及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混播对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以中原单32、海育9号和高值扁豆(Dolichos lab L.cv.Highworth)为材料,设3个不同混播比例,即中原单32和海育9号、中原单32和高值扁豆均以1:1,1:2和2:1比例进行混种混收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北部积温较低地区,中晚熟玉米和早熟玉米以2:1比例混播,鲜草产量和可溶性总糖(WSC)含量最高;以1:2比例混播,营养品质最好。在黑龙江省西部和中南部积温较高地区,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以1:2比例混播时,鲜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品种设4个重复,随机分成20个试验组,对东陵白、中北410、产草王(青贮品种)、农大108、辽原1号(青贮品种)共5个玉米品种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饲用玉米品种"产草王"全株的亩产量最高,干物质含量最高,粗蛋白质含量及利用率也最高,且干物质和能量成本较低,是适合平昌县种植的优良饲用青贮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育成的一种粮饲兼用型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自1997年11月通过农业部的牧草品种审定后,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进一步探索其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1999年我们引进该品种,测定其在不同施肥条件下与掖单13号、掖单19号玉米的产量(包括秸秆产量)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9.
吉饲11青贮玉米Zea mays cv.Jisi No.11 品种登记号:329 草种名称:玉米 品种名称:吉饲11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育种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才卓、徐国良。 品种来源:母本为1997年从辽宁省沈阳市农科院引进的高抗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活秆成熟、生物产量高的自交系沈131,父本为1999年从贵州省引进的从美国杂交种78599中选育出的带有热带血缘的抗各种叶斑病、抗倒伏、保绿性好、活秆成熟、生物产量高的自交系599—20—1。2000年以自交系沈131为母本、自交系599—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大庆地区青贮玉米品比与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大庆地区种植和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对15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引种品比,研究不同品种鲜重、干重、株高、茎粗、总叶片数、绿叶数、穗位高的指标差异性,并对品种产量与农艺学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单32号和北玉青贮1号2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产量可达63000kg/hm^2以上,穗位高和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可为大庆地区青贮玉米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