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猪舍的环境和温度是决定猪群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宜的猪舍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猪舍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把握好猪舍的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成长,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猪只饲养场的不断增多,并且趋于规模化发展,猪只饲养量逐年上升,所以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就会涉及到猪舍的建造以及扩建,应该掌握猪只基本的生活习性,然后具有针对性的考虑猪舍的朝向、采光的问题,并且要注意噪音对猪的影响,然后尽量改善,保证猪群生活在较好的猪舍环境中,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1猪舍朝向、采光目前,我国的养猪场大都采用坐北朝南的方向建造,这可能是受我国人类住宅朝向的影响所致。但实际建造猪舍时  相似文献   

3.
1猪舍建造科学合理 猪舍建造应本着因地制宜。节约成本.有利于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传染病为原则.尽可能将建造的猪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且处于人居主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猪舍应坐北朝南,保证冬暖夏凉,配套建设好栏舍进出口的消毒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如沼气池)。相邻的猪舍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以利于通风和防范猪群传播疫病....  相似文献   

4.
正猪支气管炎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黏膜表层和深层的炎症,临诊上以咳嗽、呼吸困难、流鼻液及不定型热为特征。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多变时,以小猪常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猪舍空间狭小、猪群拥挤、卫生状况不良、营养不良等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是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猪舍寒冷或天气突变,  相似文献   

5.
<正>在养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猪舍的环境和温度是决定猪群健康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宜的猪舍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提高猪群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猪舍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把握好猪舍的温度是保障猪群健康成长,增加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1猪的适宜温度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21℃,妊娠母猪为18~21℃,哺乳母猪为20~22℃,哺乳仔猪为29~33℃,保育仔猪为22~25℃,育肥猪为19~22℃。这就需要  相似文献   

6.
猪舍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性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3):107-110
猪舍空气环境直接影响着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其中微生物气溶胶与猪群健康关系密切,是猪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文章综述了猪舍微生物气溶胶的种类、来源、危害、特性及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7.
猪群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和空间,为保证猪群健康生长,并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畜牧兽医工作者必须从动物防疫、采光、通风换气、生产流程、动物福利、管理效率等方面科学规划猪场和合理布局猪舍。本文以中小型猪场为例,介绍猪场规划和猪舍布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北方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生猪规模养殖舍内会产生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猪舍需保持通风,通风引起舍内温度下降,会造成猪群抵抗力下降,引起痢疾等疾病,同时猪群生产性能下降。但是不通风,空气不流畅,猪栏的氨气超标、细菌病毒增加,生猪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又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为了解决北方冬季猪舍内温度和通风的矛盾,在猪舍内制造空间电场和臭氧,在尽量减少外界通风的情况下,去除猪舍内有毒气体,同时杀灭细菌病毒,降低猪群呼吸道  相似文献   

9.
猪舍内温度和通风对猪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舍内小气候因素对猪的生长发育、发情繁殖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温度和通风是决定猪舍内小气候的两大重要因素。论文综述了温度对不同阶段猪群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不同国家猪舍中温度及通风设定及控制参数。以期为中国猪舍温度和通风控制提供设计参数,并为猪场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冬季气温寒冷,造成全封闭式猪舍供暖成本上升,而建造阳光猪舍,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提升猪舍的温度,降低供暖成本,降低猪的发病率,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阳光猪舍的优势有: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能使透光性更好,能使养猪环境更优化。建造阳光猪舍时应注意阳光猪舍的入射角、太阳高度角、屋面角、投射角。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9,(12):40-45
在自由栏猪舍养殖下,生猪聚散程度可以反映猪群在当前环境下是否处于舒适的生活状态。然而猪舍环境光线变化范围大、生猪为非刚体以及多只生猪之间相互粘连、遮挡等因素会造成多只生猪目标实时识别较为困难。本文以现场生猪监测视频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困难样本的快速单网络目标检测器(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SSD)猪群目标识别算法,并通过分析猪群聚散度,监测当前猪群在猪舍内的生活舒适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化了SSD网络结构,可以准确识别猪舍中多只生猪目标,识别速度快,满足生猪监测实时识别要求,监测猪群的生活舒适度,有助于提升生猪自动化养殖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规模化猪场猪群的三方面的饲养管理措施。第一部分介绍猪群的饲喂管理,重点介绍猪饲料品质和饲喂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猪舍管理,重点介绍猪舍面积、公母猪比例的配置、猪舍地面要求等;第三部分介绍猪舍的卫生管理;良好的猪舍卫生可使猪群患病风险大大减少,尤其是可以减少母猪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孟庆利  曾浩  郭和军 《养猪》2012,(3):77-78
猪舍安装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阻止微小颗粒进入猪舍。众所周知,病毒、细菌等致病元凶都以微小颗粒为载体进入猪舍,进而在猪群传播,造成猪群疾病暴发和流行。美国第1家空气过滤猪舍已经使用6年,保证了猪群的健康,取得良好效果,2006年有家,年有家,之后有越来越多的猪舍采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埋怨中国养猪业的繁殖效率低,经常说引种退化快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建造的猪舍有没有满足繁殖猪群的环境需求呢?  相似文献   

15.
种公、母猪舍建造不科学,光照不足。种公猪舍及空怀母猪舍应建成半封闭式向阳舍,每天猪只能晒太阳,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合成。保持体质的健壮,从而达到促进发情的目的,否则就会影响发情和准胎率。  相似文献   

16.
Marcel和Nicole Keysers买下了一个面积为一公顷的农场,农场里有三幢猪舍,总共可容纳1000头肥育猪。他们首先建造了独立的设施,开始建立种猪群,在几个月之前他们已出售9周龄或20公斤体重的断奶仔猪,(除了可留作后备母猪的优良仔猪)。与此同时,他们继续利用现有肥育猪舍来育肥更多的肉猪。这些肥育猪舍为常规的建筑形式:两排猪圈,中间由饲养通道分隔开,在同样大小的空间里只能容纳350头猪。猪圈内配备有由自动输送机充料的自由采食槽。部分地面为漏缝地板,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另外,进入的空气通过两侧墙壁  相似文献   

17.
<正>猪舍既是猪群的生活环境,又是饲养人员的工作环境。猪舍空气质量控制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空气污浊往往是引起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改善猪舍环境质量,对改善动物福利、提高猪群生产性能、提升员工工作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猪舍空气清洁度主要是指洁净环境中空气所含悬浮粒子量多少的程度,如猪舍空气中所含悬浮颗  相似文献   

18.
正1猪舍建造地沟通风系统意义1.1是阻止有害气体流向猪体的必要手段随着养猪科技发展,高床养猪逐步大面积得到推广应用,它不仅改善了猪舍卫生条件,有利于猪舍通风,而且也为粪便机械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高床养猪粪尿下沉于猪床下方,粪尿发酵产生包括氨气在内的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特别是氨气比重小,其上飘过程必然经过猪床,势必对生猪造成伤害;如果按照传统通风模式,不仅猪群未能享  相似文献   

19.
猪场通风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舍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有害气体含量,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巨大,这些有害气体会损害猪只健康,降低猪群抵抗力,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导致猪只生产性能下降。经常地通风换气,可增加空气流通,降低猪舍中有害气体浓度,改善猪群健康状况,提高猪只的生产成绩。本文就猪场通风管理的重要性、通风换气方式、通风换气量、猪舍的空气卫生质量要求、猪舍通风的影响因素、通风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1发病原因 1.1环境因素 种公、母猪舍建造不科学,光照不足.种公猪舍及空怀母猪舍应建成半封闭式向阳舍,每天猪只能晒太阳,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合成,保持体质的健壮,从而达到促进发情的目的,否则就会影响发情和准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