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肉牛养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肉牛养殖的发展情况 1.1 肉牛生产 2007年度柳江县肉牛饲养量为19.53万头,同比增长6.78%.肉牛出栏6.94万头,同比增长16.64%.总产值达3.12亿元,纯收入达8326.56万元,同比增长16.54%,农民人均收入185.03元.肉牛生产商品率为32.55%,同比增加1.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在2025年牛肉自给率保持85%左右.当前,中国牛肉供给呈紧平衡态势,2020年牛肉产量为672万吨,牛肉自给率约76%.要想助推肉牛产业稳定发展,未来需通过多路径发展,逐步提升牛肉自给率. 牛肉供给呈紧平衡 生产逐步增加.近年来,产业扶贫、"粮改饲"持续推动肉牛产业发展.2020年,全国肉牛出栏4565万头,比上年增加0.7%,牛肉产量672万吨,比上年增加0.8%,年末肉牛存栏9562万头,比上年增加4.6%.2021年,肉牛养殖继续保持增长,尤其是一、二季度为新生犊牛的高峰期,肉牛存栏数量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3.
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成效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原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地区,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自然资源、地理和人文优势。因此,自治区和固原市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严格执行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将以肉牛为主的草畜产业确定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大力推行肉牛养殖,使当地肉牛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养殖数量逐年扩大2004年末全市牛存栏34万头、出栏13万头,比2000年分别增长34.28%、36%和30%。1.2黄牛冷配改良稳步推进自2001年实施黄牛冷配改良技术推广项目以来,共建黄牛冷配点172个,选用利木赞改良当地黄牛17.8万头,其中2004年4.4万头,2005年6万头…  相似文献   

4.
养牛是我县畜牧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措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养牛生产的发展,养牛的饲养量逐年增加,养牛的科技水平逐年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也逐年攀升肉牛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加工、兽药经营、食品加工、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1同心县肉牛生产现状同心县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包抓重点工作的办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平稳较快增长。截止目前,全县培育了韦州镇旧庄村荣振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韦州镇新月肉牛养殖合作社肉牛养殖场、韦州镇万理肉牛养殖场、韦州镇世欣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宁夏大华农林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丁塘镇新华富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同心县德瑞农林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等一批专业肉牛养殖场(合作社);建设肉牛科技科技示范村51个,发展2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1300户,为全县肉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认真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以百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为主的项目实施顺利,养牛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肉牛生产模式逐渐由过去的农户小规模向大型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到2012年底,全市牛存栏58.6万头,出栏24.4万头,有规模养牛户1.74万户、养殖小区94个、  相似文献   

6.
临夏州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清真品牌驰名中外,发展肉牛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州肉牛存栏34.5万头,出栏17.6万头,发展万头肉牛养殖园区2个,千头以上肉牛场30个,百头以上217个,5头以上规模养殖户6300户,建成了康美集团、八坊清河源、宏良公司三大肉牛产业龙头企业,牛肉产量2.89万t,产值15亿元,肉牛产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一、国内生产稳步快速发展,养殖效置稳定 我国肉牛生产稳步快速发展,养殖效益稳定。据行业统计,前三季度牛存栏14326.37万头.同比增长2.26%:出栏3948.55万头.同比增长6.82%;牛肉产量52624万吨,同比增长6.9%。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加快黑龙江省龙江县肉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龙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肉牛生产第一县”的发展目标.并积极研究探索肉牛生产规模化养殖模式。鉴于全县肉牛养殖户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实际情况.龙江县于2007年初在白山乡成立了县内首家肉牛养殖托牛所。该托牛所建有标准化牛舍3栋,一次性人栏肉牛可达到1000头。  相似文献   

9.
正一、大庆肉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牛肉市场需求稳步提升,肉牛价格持续上涨,大庆市各类主体饲养肉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饲养规模不断扩大,肉牛产业呈现良性健康发展态势。1.养殖总量较大。截至2017年年末,大庆市肉牛存栏31万头、出栏38.7万头,肉牛饲养量位列全省(饲养量644.6万头)第5位,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肇州县(饲养量36.1万头)、杜尔伯特县(饲养量9.9万头)和肇源县(饲养量6.2万头)。全市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146个,达到备案标准的规模养殖场73个,其中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养殖场13个,注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8个,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下的散养户2万余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当前适度规模经营养殖户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及肉牛养殖模式,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草食家畜生产设施设备研究与应用岗位对位于丘陵山区宣汉、筠连、阆中等肉牛养殖大县的肉牛养殖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1各县市肉牛发展情况1.1宣汉县1.1.1肉牛产业概况宣汉县牛生产总量位居全省农区第一,现有肉牛规模场800多家,2020年牛存栏16.5万头,出栏肉牛9.45万头,实现牛业综合产值达32.5亿元,蜀宣花牛及其延伸产品已成为"川字号"特色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1.
崔国胜 《饲料广角》2005,(23):17-19
1牛羊生产稳步快速发展,养殖效益稳定我国肉牛肉羊生产稳步快速发展,养殖效益稳定。据行业统计,2005年前3季度牛存栏14326.37万头,同比增长2.26%;出栏3948.55万头,同比增长6.82%;牛肉产量526.24万t,同比增长6.9%。羊存栏38139.68万只,同比增长3.39%;出栏21451.20万只,同比增长3  相似文献   

12.
龙江县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以发展肉羊、肉牛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强县,同时也是生猪、奶牛、禽类生产全面发展的畜牧大县.20世纪80年代,龙江县就成为国家东北优质细毛羊生产基地县,养羊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首位,素有"全省养羊第一县"的美誉.近年来,龙江县畜牧业发展迅速,肉牛产业异军突起,年出栏肉牛突破10万头,仅龙江县景星镇肉牛存栏量就达6万头,号称"全省肉牛生产第一镇";生猪、禽类产业发达,产值逐年增长;2007年奶牛业也得到了恢复性的发展,存栏量达到2.5万头.  相似文献   

13.
正1会昌县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会昌县发展畜牧产业主要是生猪、肉牛及特种养殖:一是生猪发展总量较大。2015年生猪饲养总量达到102.14万头,其中出栏71.02万头,存栏31.12万头(其中母猪存栏2.8万头)。商品猪养殖大户:万头以上猪场3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大户216户,出栏50头以上的1 618户。二是肉牛等草食畜禽发展势头强劲。肉牛产业在江西省荣昌谷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养殖大户明显增多,2015年牛饲养总量达到了70 510头,其中出栏  相似文献   

14.
肉牛业是东营市畜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摸清全市肉牛产业的发展情况,畜牧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肉牛生产、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建设以及生产技术应用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肉牛产业发展现状1.1全市肉牛存出栏情况2011年底全市存栏肉牛30.88万头,出栏肉牛29.72万头,年产牛肉5.3万t。据统计,今年1季度,全市存栏肉牛23.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4.3万头,架子牛7.1万头,育肥牛11.8万头。  相似文献   

15.
<正>带犊母牛生产是北美肉牛产业的基石。美国肉用母牛大约2 960万头,墨西哥670万头,加拿大390万头(美国农业部和加拿大统计数据)。肉牛饲养的环境和管理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从历史上看,肉牛产业起源于家庭产业,目前其已经向公司所有制方向发展。肉牛产业是一个低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它通常利用国内或者国外的草  相似文献   

16.
姚安县立足本县饲草丰富,发展肉牛产业争地矛盾小、养殖难度小、消费需求大、农作物副产物利用潜力足的优势,把肉牛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进行集中打造、全力培植;为实现年肉牛存栏20万头,出栏10万头,产值超过20亿元,农民人均养殖1头牛增收1万元,把姚安创建成云南省"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打造"中国姚安肉牛产业基地"品牌的目标,本文就分析了姚安县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秉赋和经济转型实际,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作为调结构、增收入、保供给的重要举措,制定优惠政策,使肉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建设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62家,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园区10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23万头,为西吉县肉牛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秉赋和经济转型实际,把发展壮大肉牛产业作为调结构、增收入、保供给的重要举措,制定优惠政策力促肉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建设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62个,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园区10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23万头。为西吉县肉牛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贵州肉牛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有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428.7万hm^2(公顷)牧草山地、430万头黄牛,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目前全省在大面积开展肉牛杂交改良,发展农村养殖小区,肉牛产业已经迈入起步阶段.随着优质肉牛基地县建设项目和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我省肉牛产业将在5年左右形成一定规模,养殖技术水平将有明显的提高.从而认为,贵州肉牛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13年,甘肃省肉牛牦牛产业继续以20个肉牛产业大县(含3个以牦牛肉生产为主的大县)为主保持平稳发展。据甘肃省辖区86个县市统计,2013年肉牛存栏509.2万头,出栏肉牛181.3万头,牛肉产量达19.3万t。牦牛是甘肃省重要牛种资源之一,存栏118.73万头。甘肃省初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国家商品粮基地肉牛产业区、陇东地区肉牛产业区和依靠天然草场的牦牛产业区为优势的肉牛生产基地,甘肃省肉牛业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以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已成为甘肃省肉牛生产的主体。文章从甘肃省肉牛生产概况、肉牛产业技术应用状况、与甘肃省肉牛产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以助力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