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牛羊较多见。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在15~180 d之间。  相似文献   

2.
3.
正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饲养辽宁绒山羊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圈养技术日趋成熟,饲养辽宁绒山羊的养殖户不断增加,但养殖户大多为农民出身,缺乏动物疫病的防疫知识和个人卫生防护意识。随着绒山羊饲养量增加,调运更加频繁,本地区羊布病的发病率和人感染率有所提高,因此加强布病防控意义重大。1布鲁氏菌病概况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将其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侵害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感染羊和牛。1流行病学引起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家畜,感染性由强至弱依次是羊、牛、猪、犬,发病或带菌的野生动物也是传染源。布鲁氏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传播,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肉、奶等可传播本病,蜱也可传播本病。如牛、羊同群放牧,可发生牛种和羊种布病交叉感染,动物布病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都有严重危害,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之首。现如今,布病在人间和畜间的疫情持续上升,成小范围、点状、散发的流行态势,应引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加强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6.
7.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牛型布鲁氏杆菌感染发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常通过采食被病源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结膜、交配感染。1临床症状牛感染布氏杆菌后,多表现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有的病牛会出现关节炎或腱鞘炎,有跛行症状,孕牛发生流产是本病的特征症状。牛布氏杆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在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病死牛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2个月以上.加热60℃或日光下暴晒10~20分钟可杀死该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围绕全国"精准扶贫"农业产业扶贫,畜牧业作为洛南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贫困户脱贫,促进全县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养羊产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但在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羊布鲁氏菌病的知识进行宣传。羊布鲁氏菌病,简称"羊布病",它可侵害羊群,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的布病又称为"懒汉病""千日病"。  相似文献   

10.
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在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病死牛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2个月以上。加热60℃或日光下暴晒10-20分钟可杀死该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的发展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提高,疫病的发生也越加频繁。其中,布鲁氏菌病对牛羊的繁殖性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广大养殖户必须要重视该病的防控。本文分析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并提出了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对外购牛羊采取严格且正规的检疫等防控措施,避免患有该病的牛羊混入现有的健康牛羊群,一旦发现患病牛羊及时进行隔离或捕杀。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动物感染出现流产、不孕、不育等症状,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规范用药的防控原则,加强调入动物的免疫、检疫、监督执法力度,从而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防控该病应从保护健康畜群、消灭疫场的布鲁氏菌病和培育健康幼畜三方面进行。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危害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动物危害极大,其特点是临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奶牛养殖户在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上,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作为奶牛养殖户,当发现奶牛发生疑似布鲁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羊肉价格持续上升,养羊规模大幅扩大,羊布鲁氏菌病病(以下简称布病)也随之逐年上升,给畜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为人畜共患病,该病在流行过程中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结膜和受损皮肤等传染到人,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随着人畜共患性疾病报道频次的增加,人们对其关注程度亦在不断提高,而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它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近些年来,我国人间和畜间布病疫情逐年递增,甚至部分地区呈爆发和流行态势,防  相似文献   

17.
正牛羊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威胁,特别是牛、羊、猪养殖中十分容易发生自然感染。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不仅影响动物健康,也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1传播路径、传染源与发病原理1.1传播路径接产、对牛羊进行屠宰、剪毛、挤奶等活动都会引起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其中,接产是最主要的传播路径,除此之外,通过眼结膜或者消化道黏膜,布鲁氏杆菌能够进入人体,对人体健  相似文献   

18.
羊布鲁氏菌病是我国羊养殖工作中的常见疾病,当前我国关于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对于羊的健康养殖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还是需要对该疾病给予一定的重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羊的养殖规模和养殖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是患病率显著提升,患病羊是羊布鲁氏菌病的核心传染源,实际养殖工作中还需结合实际,采取...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防控该病应从保护健康畜群、消灭疫场的布鲁氏菌病和培育健康幼畜三方面进行。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危害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之明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7):50-50,52
1临床症状母猪患病后流产,病猪流产前不食或厌食,体温升高至40℃以上,部分母猪皮肤发红或发紫。本病多发生于母猪怀孕第4~12周。流产前母猪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的阴道内流出红色或粉红色的黏样分泌物,有的流产前无明显症状。流产的胎儿大多为死胎,若胎衣滞留,则引起子宫炎。早产母猪常产出弱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